國際教育知名媒體人 趙剛
![]()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25年9月11日報道,從2026年秋季開始,英國肯特大學和格林尼治大學將合并而成英國第一所跨地區的“超級大學”。我將從英國大學財務形勢、合并內在目的、新大學世界大學排名預測、英國政府國際教育政策影響等多個維度分析這一英國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事件。
01格林尼治大學收購肯特大學?
![]()
英國高校工會(UCU)秘書長喬-格雷迪(Jo Grady)表示,所謂的合并實際上是“格林尼治的收購”,因為肯特大學已經“瀕臨破產”。
不過,兩所大學的校長在接受BBC專訪時堅稱,此舉并非收購,也不是由金融危機推動的。
盡管如此,英國高等教育監管機構學生辦公室(OfS)的表態似乎道破天機,“更多大學在應對經濟挑戰時可以探索類似的選擇。”
畢竟,到目前為止,40%的英國大學正在經歷財務方面入不敷出的窘境。
02倫敦與英國東南部校區能一體化嗎?
![]()
合并后的大學名稱暫定為倫敦和東南大學集團(London and South East University Group),新學校的學生規模接近5萬人。
格林尼治大學和肯特大學的校區彼此之間相隔較遠,只是在梅德韋(Medway)地區兩校各有一個校區,學生已經在那里共享設施,包括圖書館。
新大學將在現有校區內運營,很可能不會修建統一校區,這對兩校專業設置、學生流動都設置了潛在的障礙。
03世界大學排名將有何變化?
![]()
根據2026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肯特大學排名全球第397位,格林尼治大學801-850位。
按照QS排名的一般規律,院校合并或擴建,對排名有提升作用,兩校合并后整體排名可能在肯特大學排名的基礎上調高,這對申請入學的學生有利。
04“抱團取暖”式的合并或是英國大學財務危機的最有一招
![]()
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與南澳大學的合并重組不同,此次格林尼治大學、肯特大學一起成立的新大學不屬于強強聯合。
從表面上看,更像是在英國高等教育財務風險激增的形勢下,不同院校之間抱團取暖,強行擴大規模,以此倒逼教育主管部門增加財政撥款和幫扶。
不過,英國工黨政府上臺一年多以來,在不斷限制移民凈流入的大前提下,官方一直在維持國際學生簽證收緊政策,導致拖家帶口的印度學生、沙特阿拉伯學生、尼日利亞學生大幅度減少,直接影響英國大學國際學生學費收入。
更嚴重的是,英國政府還準備縮短國際畢業生工作簽證(Graduate Route Visa)有效期,計劃向英國大學征收留學生學費稅,不少英國大學財務赤字的局面將加劇。
而且,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國內消費降級的經濟形勢下,中國學生留學英國的規模也在縮水,英國大學依賴程度最高的學生群體的松動,在短期內對排名不高、財務狀況不好的英國大學來說,將是致命打擊。
因此,中國學生申請英國大學時,一定要特別關注校際、院系、學科合并所帶來的影響,增強風險評估意識。
*文中圖片來自BBC新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