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某一項醫學新技術,突然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以前完全沒有聽說過,瞬間感覺天靈蓋兒都開了,居然還能這樣,科技已經這么發達了!
但這往往是被營造出來的錯覺,背后的原因既涉及醫學,也涉及傳播學和營銷學。
首先,在醫學層面上,幾乎不太可能有什么技術是突然涌現的,就像海上的冰山,在大家看到冰山一角之前,其實海面以下已經有很多基礎系統研究和行業多年積淀了。
比如說HPV疫苗,2006年就問世了,經過近20年傳播,終于推到了更多人面前,當然,哪怕時至今日,也仍然有人是今天才剛剛知道HPV疫苗,那可能對ta來講,這就是突然涌現的科學技術。
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達芬奇機器人、CAR-T療法、mRNA疫苗等等,這些至少都是幾十年的研究和發展之后,一朝被大家知曉的。
其次,在傳播層面,也有很多原因導致我們會誤以為技術是突然出現的,比如很多新聞是偏好那些有突破性進展的,中間很長時間的沉淀和鋪墊不會提及,只會在有重磅消息的時候才會傳播,這讓大家無法形成線性認知,總感覺都是晴天霹靂,天降神技!
另外,還有一些是之前很長時間都只是在小圈層傳播,直到積累到一定量之后,達到了某個引爆點,突然就進入到大眾視野了,比如布洛芬緩解痛經,有的人已經用了好多年了,也有人驚呼,人類終于有緩解痛經的藥了!
最后,從營銷學角度來講,一方面是在明確有商業價值的時候,才會投入資金進行宣傳,目的當然也是為了前期多年投入可以有回報,就像電影宣傳一樣,很多時候都是定檔之后,才正式進入宣傳期,很多醫療技術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是不可避免存在新瓶裝舊酒的情況,就是一個很舊的技術或者早已經淘汰的技術,突然進行重新包裝,搖身一變成了香餑餑。
比較典型的就是近幾年突然流行的「液體避孕套」,其實就是含殺精劑的凝膠,在幾十年前就因為成功率太低,副作用太大,風險太高,退出歷史舞臺了,結果近幾年換個名字卷土重來了。
還有那個腹膜外剖宮產,120多年前的手術了,一些私立醫院為了尋找差異化,外加依靠明星塑造高端稀缺醫療資源,重新火了起來,但其實早就被淘汰了。因為手術風險大,手術時間長(不利于緊急情況),術野受限(無法探查子宮、輸卵管和卵巢等),副損傷多(膀胱輸尿管損傷率高于常規手術)……
結果在一頓宣傳下,反而成了大家都要花高價排長隊才能做上的手術。
歸根結底,信息不對稱存在于方方面面,但是把話說開了,其實大家就都明白了。
順著這個思路來說,如果你看到某一項醫學技術橫空出世,你拿不準,但是你發現相關領域的醫生老師都沒討論,甚至提都沒提,那可能就多少有點兒問題,因為一兩個老師不關注是合理的,如果所有相關領域的老師都不關注,那就說明這可能并不是醫學事件,更可能是一個營銷事件。
以上供各位參考。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獨家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