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思想家加繆如是說
作為一個心理老師/咨詢師,如果從沒有面對過抑郁、孤獨和創傷,那他大概還沒有開始做咨詢;如果從沒有面對過有自殺想法和傾向的來訪者,那他的咨詢經驗大概還不夠豐富。面對最具挑戰的自殺與危機個案,咨詢師們同樣焦慮、緊張、無助;而面對生死議題,無人能逃避,而咨詢師更加無法回避這樣重大而根本的咨詢議題。
——徐凱文博士如是說
在臨床心理咨詢和治療實踐中
幾乎每個咨詢師和治療師
都會遇到生命與死亡的問題
那么,當來訪者表現出
對生命的絕望和自殺傾向時
我們應該如何挽救他們
幫助他們找到存在意義和生之力量呢
這也是最考驗咨詢師能力和素養的地方
因此不難理解,危機干預是心理咨詢中
最具挑戰性、最能體現咨詢師價值的工作
就此而論,對任何一位咨詢師來說
學習危機干預都是咨詢生涯的必修課
危機(自殺)干預是一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
是一次只有一次機會的短程咨詢
卻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準確判斷來訪者自殺風險
還必須幫助自殺傾向者走過
想死死不了的行動干預和
從絕望中看到希望不再想死的心理干預
這是一場許勝不許敗的戰斗
如何化危險為改變的契機
是如同如何化腐朽為神奇一般的咨詢藝術
成功化解危機后
你會品嘗到心理咨詢最甘醇的美酒
既然非常重要,跟哪個老師學、怎么學
就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反復考量的問題了
如果說誰既有自己獨創的危機干預體系
又有長達20多年豐富的危機處理經驗
并且還基于中國當下社會語境提出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機處理工具和方
估計非徐凱文博士莫屬了
![]()
獨創性的中國式危機干預體系
徐凱文老師提出的“空心病”。因精準、犀利地概括了當代青少年無意義感的精神狀態,“空心病”一詞引起無數家長、教育者、心理從業者及社會有識之士的共鳴,激發了全民大反思。如今,徐凱文老師把“空心病”和自己首創的“樹理論”引入了危機干預領域,提出了自成一體且極具建設性的“從樹理論到空心病——中國式心理危機干預”。這一心理范式完全基于中國當下現實語境而造,能有效地處理各種危機個案,可謂我國心理學的創舉。
完整立體呈現危機個案處理全過程
【危機前預防】
如何全面深入地理解時代空心病?
怎么做才能預防自殺事件發生?
怎樣才能在數以千萬計人群中發現危機個體?
如何建構心理健康網絡系統,全面、動態、即時發現高危同學并給予幫助?
【危機中干預】
如何理解處于危機和絕望中的人?
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和來訪者建立信任關系?
怎樣用5個維度迅速、準確、客觀量化和評估來訪者的自殺和攻擊風險?
如何消除來訪者的自殺想法,通過幾個步驟幫助來訪者放棄自我傷害?
出現非正常死亡或危機事件的時候具體該怎么處理?
針對不同心理發展水平的個案,例如抑郁神經癥、邊緣人格障礙、自戀人格障礙等,危機干預的理論、技術、策略有何不同?
【危機后處理】
危機發生后如何處理和應對網絡輿論和媒體?
如何在危機發生后預防自殺或其他極端行為的傳染和蔓延?
來自徐凱文20年危機干預經驗,案例、技術和實操相結合
徐凱文老師20年如一日,每周20-25小時咨詢,常年處理日常危機,積累了極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因此,本課程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支撐,又有來自一線的臨床實戰經驗的支持,還有大量的現實案例,以及基于案例的實操,可謂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危機處理。
【課程收獲】
深入學習該課程,將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咨詢與治療中生死問題的理解,提高會談技巧和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為今后從事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礎。
![]()
【課程內容】
第1講,你沒有學過的心理學——社會臨床心理學與危機干預
全面、系統地理解影響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互聯網、大數據對心理健康工作的影響;怎樣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危險性評估、處置方案與流程危機干預的流程。
第2講,理解危機中的人:危機干預的樹理論
學習和運用心理學理論和依戀理論,對來訪者產生深層的理解和共情——危機干預的基礎。
第3講,空心病與空心人——現代人的心理危機
對西方心理學的反思,以及對當代青少年空心病問題及其所致嚴重心理危機的理解、理論與干預。
第4講,理解自殺:理論、誤解和從了解自己開始
通過討論問答,理清對人的抑郁自殺行為的認識,了解危機與自殺基本知識和危機干預的基本態度。
第5講,影片討論:《我的憂郁青春》(Prozac Nation)
通過電影《我的抑郁青春》學習理解青少年自殺/自殘行為的心理-社會背景。
第6講,自殺的病因學和現象學
系統討論自殺的現象學和生物、社會、文化、心理病因。
第7講,心理危機與危險性評估
10-20分鐘完成對危機風險的準確評估。
第8講,人人可做人人做——危機的行動干預
通過具體案例介紹怎樣立即開始行動評估行為危險性,建立危機干預團隊,并處理危機干預中的倫理兩難困境,遵循《精神衛生法》進行合法有效的行動干預。
第9講,直抵人心——危機干預的會談技術
與陌生且處在絕望中的人建立關系,影響其生死決定,話該怎么說?
第10講,危機的心理干預(絕望處的巨大希望)
第11講,危機的心理干預(人格障礙的危機干預)
第12講,危機的心理干預(空心病的危機干預)
通過幾個步驟成功實施心理危機干預,幫助危機中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放棄極端想法,開始積極改變。通過具體的典型個案,討論對于不同心理功能水平個案的成功干預。
第13講,借事練心的中國智慧
中國文化中的心理智慧在危機干預中的運用。
第14講,哀傷輔導與危機事件后應對策略
如何運用心理減壓方案進行危機和創傷輔導,預防危機與創傷的擴散。
第15講,富士康為何十五連跳——自殺傳染的預防
危機事件后受害者、幸存者及其同伴的哀傷輔導。
【主講介紹】
![]()
徐凱文,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副教授;前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北京和睦家醫院(UFH)執業精神科醫師。
中國心理學會
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注冊督導師、倫理委員;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下屬: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危機干預專業委員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 四個分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社會精神醫學組委員
中央國家機關心理咨詢中心督導
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創傷治療、危機干預、犯罪心理矯治、心理咨詢倫理。負責全校危機干預工作,近年來先后基于大量臨床實踐提出心理危機的樹理論、空心病理論、社會臨床心理學理論等,并和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共同建立“互聯網+心理實驗室”,主持發展了“心云”心理健康信息化管理平臺。
【課程設置】
共15節課,每節課70分鐘
永久復聽,無限次回放
提供徐老師全套PPT課件
報名方式
優惠價699元
秒殺冰點價,僅需399元↓↓↓
快來掃碼報名↓↓↓
限時優惠機會,即將漲價300元
課程已更新完畢,可永久不限次數學習
報名后可立即聽課
報名后,領取福利
溫馨提示:已完成學習的老師補齊證書差價即可
(報名課程后可申請心理危機干預師高級證書,證書費用另外付款)
徐凱文課程中使用到的所有課件
徐老師提到的評估量表、承諾書、告知書等
13份危機干預必修資源
掃碼添加老師微信
▽ 1000份心理福利,免費領取 ▽
轉發本文章到朋友圈(至少30分鐘后截圖)或兩個心理學群(100人以上,至少3分鐘后截圖), 即可免費領取(購課同贈)
01、危機干預心理學.pdf
02、 【制度】學校心理咨詢工作轉介和危機干預制度.doc
03、創傷危機干預心理案例集.pdf
04、教育部:危機干預一次團體輔導技巧.doc
05、青少年危機干預.pdf
06、三級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流程圖.doc
07、心理危機學生庫.exl
08、預防青少年自殺(101)預防工作和危機處理.doc
09、中小學自殺預防和危機干預的實踐經驗與困難思考.doc
10、(講義)個體心理危機干預技術.ppt
11、(講義)團體心理危機干預技術.ppt
12、(講義)心理危機干預的組織實施.ppt
13、創傷中成長:10位心理專家危機干預之道.pdf
危機干預必修資源13份
《徐凱文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
限額50名,僅需399元即將
快來掃碼報名↓↓↓
限時優惠機會,即將漲價900元
【深度學習書目】
Richard James & Burl Gilliland,《危機干預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埃米爾·迪爾凱姆(涂爾干),《自殺論》,商務印書館,2008。
吳飛,《自殺作為中國問題》,三聯書店,2007。
杰弗里斯·麥克沃特等,《危機中的青少年》,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卡爾·門林格爾,《人對抗自己:自殺心理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Christine Courtois &Julaian Ford, Treating Complex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The Guilford Press, 2009.
John Bowlby, Attachment and Loss, Basci Books, 1969.
John Maltsberger &Mark Goldblatt, Essential Papers on Suic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6.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贊賞
篇幅有限,僅展示部分資料
更多免費資料請添加客服微信領取
可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咨詢
↓避免找不到課程↓
請您點擊關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