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臺平板、一個智能攝像頭、一個運動手環,就能合成一個生態,太酷了。”從事HarmonyOS應用開發培訓的周淑安對第一次遇見鴻蒙操作系統的時刻記憶猶新,“在平板上打開一個健身APP,點擊‘聯動設備’,攝像頭自動識別我的動作并同步到平板屏幕,實時姿態矯正,手環則同步心率數據到APP的健康面板里,這一切聯動沒有復雜的配對流程。那一刻我意識到,這不是簡單的‘另一個操作系統’,而是重新定義了‘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的關系。”
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副教授謝濤近幾年也觀察到,身邊越來越多人不知不覺間完成了“華為全家桶”的配置。手機上的文件可以無縫秒傳到電腦、出行前語音喚醒小藝規劃路線,乃至在景區拉起元服務聽講解、購票……一個完整豐富的生態,就這樣妥帖承載了個體的全方位需求。
而承載這一切的,是3個數字——
1.3億+,是開源鴻蒙代碼行數;800萬+,是目前鴻蒙生態注冊開發者數量;3萬+,則是不斷加速開發、積極更新的鴻蒙應用和元服務數量。
龐大的數字背后,一個問題悄然浮現——是誰在為這片新興生態源源不斷地培養人才?
答案指向一群特別的教師。方寸屏幕是他們的大課堂,一行行代碼里藏著數不清的熱愛。正是因為他們存在,大學生們才能與鴻蒙操作系統“第一次接觸”;培訓班的學員們才能憑借鴻蒙技能,拿到人生中的第一份Offer。
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因同樣的理由匯聚在一起。有的是在高校任教的“學院派”,在高校內積極求變,將鴻蒙課程融入教學內容或單獨開設一門新課,用新知點燃學生們的熱情與求知欲,推動技術的邊界不斷擴展。有的是技術出身的“實踐派”,熟悉前后端的開發與部署,在接觸鴻蒙后改變了人生軌跡,決定將自己的經驗與思考傾囊相授,甘愿成為引路的先行者,為各行各業輸送人才。正是因為有他們,鴻蒙生態用點點星光,組成燎原之火。
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采訪了鴻蒙生態下不同身份的老師,努力揭開他們如何在技術的荒野中,播種出一片多元而茂密的叢林。
高校中的教育革新者
在高校里,一群“學院派”教師正在通過鴻蒙課程,推動一場教育的變革。他們不斷創新,擁抱變革,在第一時間將鴻蒙課程引入大學課堂,為學生打開一扇新的窗戶,望見新的風景。
截止目前,已有400多所高校參與鴻蒙人才培養,累計舉辦了320多場HarmonyOS公開課。謝濤與秦飛舟兩位老師便是大學課堂中的第一批鴻蒙生態“播種人”,以相信驅動變革,共同見證了鴻蒙課程愈發蓬勃的歷程。
謝濤,是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副教授。他在高校里開設的“Web編程技術”課程教材已經用了十多年。2021年,華為的產業合作項目為他提供了一個改革課程內容的契機,他決定將鴻蒙課程引入教學內容,并將其作為重點,在課上,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鴻蒙版APP的開發。
![]()
謝濤——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華為開發者布道師
彼時,還沒有多少學校引入了鴻蒙課程,可以說是從零開始。“最初的過程是十分棘手的,課程改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投入許多時間,而且當時資料匱乏,做起來確實困難重重。”新的課程也帶來了新的教學模式和挑戰。謝濤老師清楚地記得那段時間里,連續幾晚熬夜備課也是常事。在課程的初期,謝濤老師幾乎是和學生們一同學習。
好在,鴻蒙生態里官方資源的支持十分豐富,為自學提供了土壤。他還記得,有一個小組在開發APP時遇到了數據訪問的難題,師生一起查閱資料,互相交流討論,在項目完成前,成功攻克了數據訪問的問題,這讓他非常感動。截止目前,鴻蒙生態學堂累計732多萬的學習人次,華為開發者聯盟官網月均閱讀和使用開發文檔次數達840萬有余。
四年過去,謝濤已經指導了50多個學生作品,每屆的質量都在提升。有學生將古代時令與鴻蒙應用相結合,創作出融入二十四節氣的精致服務卡片;還有學生大膽地為汽車開發導航系統,盡管缺乏必要的測試設備,他們依然自信地表示能夠解決問題。
謝濤把自己比作“橋梁”—— 架接鴻蒙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四年來,師生共同探索,也共同見證著鴻蒙知識在高校里生根發芽。
同樣在進行教學革新的,還有寧夏大學的秦飛舟教授。這位有著30年教齡的資深教師,在2021年接觸HarmonyOS時發現,作為一門全新的技術體系,教學資料相對稀缺,開發環境的配置也與以往接觸的技術有所不同。因此,為了更方便教學鴻蒙課程,她建立專門的QQ群方便學生咨詢,盡可能詳細解答學生們的疑惑。
此后她還多次申報了產學合作項目,成立興趣小組向學生開放,共同研究華為開發者聯盟官網課程資源,自2023年起至今,她在高校內持續開設鴻蒙課程,不斷拓展鴻蒙技術與實踐融合的邊界,不斷賦能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個人成長。
![]()
秦飛舟——寧夏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華為開發者聯盟學堂認證講師
“我所任教的城市,教育、科技資源可能較一線城市而言略有差距。不過正因如此,地方高校才要更積極地推動新技術、改進培養方案,先另辟蹊徑,再補足差距。我認為鴻蒙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一條新的發展路徑,為生活在西部地區的學生們,提供一個與前沿接軌的機會。”而這,也正是秦飛舟在這條道路上堅定走下去的理由。
“這幾年,我指導的學生都已經掌握鴻蒙技術并成功找到了工作,讓我很欣慰。”秦飛舟印象頗深的是2023年畢業的5名學生,他們順利進入了大廠,畢業當年起薪就達到每月1.4萬左右。
“學習鴻蒙技術并不是教學的重點。我們更希望教育學生要時刻關注技術的脈搏。”兩位老師都曾表示過,他們在教授鴻蒙課程時,不僅是在傳授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維的方式。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高校里播種著技術革新的種子。在培養學生的技術視野、創新思維的同時,為鴻蒙生態的長遠發展儲備著源源不斷的力量。
產業一線的實戰先行者
與高校的理論建構不同,來自專業培訓機構的“實踐”教師,更像是站在技術應用最前沿的偵察兵。他們面對的學員目標明確——快速掌握實用技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正因如此,他們的課堂更注重實戰演練,教學內容直接對接企業需求,用最高效的方式將學員送上職場。周淑剛與周淑安兩位老師,便是其中代表。
“能夠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本領。”這是周淑剛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如今已是傳智教育鴻蒙研究院的院長。
![]()
周淑剛——傳智教育鴻蒙研究院研發總監、華為開發者專家HDE
周淑剛與鴻蒙的故事,開始于一場技術上的“一見鐘情”。盡管那時的HarmonyOS還未成熟,但“萬物互聯”的理念深深吸引了他。
2021年的那個深夜,他剛剛開發完自己的第一個鴻蒙應用,是一款新聞閱讀類APP,依托鴻蒙創新特性,實現了在不同設備之間的自由流轉。激動之下,他開設了一場直播,教授鴻蒙應用開發的課程。他還將開發過程轉化為兩場公開直播課程,沒想到這場直播觀看人數高達四萬多人。
2023年,華為技術團隊主動聯系到他,希望與他建立產教融合的合作關系,共同培養更多的鴻蒙應用開發人才。周淑剛說:“我的課堂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重視實戰、靈活和活躍。”課程內容完全來源于實踐,每天8小時的密集教學,不局限于教材內的固定內容。
高強度的實戰訓練也帶來了顯著效果,第一期學生的就業率達到90%,第二期學生也都在畢業一月內找到了工作,甚至還有的企業會直接與他聯系,希望招聘具有鴻蒙技術專長的人才。
讓周淑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土木工程跨專業學習的學生。因缺乏計算機基礎,學習起來很吃力,但他非常努力,遇到困惑經常與老師溝通交流,每次到了分享環節也總是準備最充分的一個。畢業后,他加入了一家股份制銀行,擔任鴻蒙開發工程師,還負責了新員工的技術培訓。后來這位學生專門聯系了周淑剛,表達感謝:“感謝老師,是您,用技術點亮了我的人生。”聽到這話,他就覺得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
同為培訓機構講師的周淑安,有著近10年的教學經驗。他最初從事前端開發,后來轉入教學崗位,隨著鴻蒙生態的興起,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新機會。
2025年初,周淑安老師帶領3支團隊,在第九屆華為ICT大賽中國總決賽編程賽中,斬獲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參加比賽的9名學生,均來自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利用寒假與周末的時間學習鴻蒙應用開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相當了不起。
參賽期間,兩名學生因技術方案爭執不休,周淑安老師讓他們分別用30分鐘“為對方的方案找茬”。結果反而融合出了第三種更優解,這種“對抗式合作”后來成了團隊的經典方法。
![]()
周淑安——HarmonyOS應用開發高級講師、HarmonyOS應用開發者高級認證
這僅僅只是周淑安教學方法的一個縮影。他擅長實踐創新,讓學生在實踐進步,在合作中成長。2024年秋天,他在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為一個60人的班級開設了HarmonyOS應用開發實訓課。為了讓學生們更快進入狀態,他從基礎到應用,由淺入深地將完成項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分解到小案例中,循序漸進下最終完成綜合項目。最終,54名學生順利通過HarmonyOS應用開發者認證。
周淑安認為,和學員之間并非單向的“傳道授業”,更像是生態里的“同行者”。每次課程結束后,與學生之間建立起的深厚關系,總是讓他難以割舍。
在他看來,培訓機構的教學優勢,在于“實戰反哺”與“結果閉環”。將實戰經驗轉化為教學資源,讓學生憑借這門手藝,拿到心儀的Offer或者獲得更強的職業競爭力。目前他的學生遍布各行各業,這讓他十分驕傲。
身處產業一線的鴻蒙實戰先鋒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什么叫“學以致用”。像上述兩位老師一樣,他們離市場更近,離就業需求更近,為鴻蒙生態輸送著最急需的實用型人才。
薪火相傳的生態共建者
四位老師此前并未進行過深入的交流,但他們都感受到了一個相同的變化,HarmonyOS正在從一門“新興的技術”,變成更多人的選擇。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第四季度,HarmonyOS在中國市場內占據了19%份額,穩居中國第二大操作系統。迅猛的發展趨勢、光明的就業前景,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豐厚薪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技術人才。
InfoQ研究中心發布報告顯示,當前鴻蒙生態面臨百萬級人才缺口,超300萬鴻蒙就業崗位,2024 年鴻蒙開發者平均薪資漲幅達 43.1%。種種數據表明,市場對鴻蒙技術人才相當渴求。
![]()
InfoQ研究中心發布報告顯示,開發者工作年限及對應人均月薪(元)
“一開始,許多學生對HarmonyOS都是一無所知的,但現在,有很多新同學都會主動來詢問我的課程,或主動與我交流自己對HarmonyOS的理解。”這種轉變不僅讓謝濤感到驚訝,也讓所有鴻蒙教育者倍感振奮。“在寧夏地區,掌握鴻蒙技能可以成為學生簡歷上的亮點。”秦飛舟的觀察得到了市場的印證,即使在相對欠發達地區,鴻蒙技能也能為求職者帶來明顯優勢,逐漸抹平區域發展之間的差距。
投身教育事業的同時,幾位老師也在見證著鴻蒙生態的一次次重要轉折。如果說最初是從0到1的技術奠基期,需要教育者們在資料匱乏的條件下摸索前行,那么現在的鴻蒙生態正進入一個新的飛速發展期,開發者的創新應用提升用戶體驗,用戶增長又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從最初的幾位鴻蒙生態的“播種人”,到現在宛如星星之火蔓延向各個省市,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加入鴻蒙生態的建設中來。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為這個快速發展的新興生態培養著急需的人才。
![]()
在這個教師節,當我們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表達敬意時,也應該看到鴻蒙生態下這群老師們的貢獻。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是他們用知識的力量點亮著學生們的科技夢想,也為中國自主創新的未來播撒著希望的種子。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HarmonyOS而找到就業方向,鴻蒙生態也期待有更多教師與開發者攜手加入,不僅是把這份教育與創新的力量繼續傳遞下去,更是站在時代的路口,主動抓住新機遇的一次價值選擇與躍升。當星空愈加璀璨之時,我們相信,每個光芒都無可替代。
作者 |林檎
統籌 |孫梅
視覺 |顧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