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蜜袋鼯這種小動物,是在朋友的家里。那天我去朋友家做客,剛一進門,就聽到一陣細微的 “吱吱” 聲,像是某種小動物在輕聲呢喃。我好奇地四處張望,就看到籠子里,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正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盯著我們,那眼睛又大又亮,像兩顆黑寶石,透著一股靈動勁兒,仿佛藏著無數的小秘密 。它的身體小巧玲瓏,大概只有我的手掌大小,身披一件柔軟的藍灰色 “外衣”,肚子是奶白色的,就像剛從牛奶里撈出來一樣,摸起來一定很舒服。最特別的,是它身體兩側那一層薄如蟬翼的滑翔膜,連接著前肢和后肢,像是大自然為它量身定制的一對小翅膀。
當時我就被它萌到了,忍不住伸手想要摸摸它。小家伙似乎有點害羞,先是警惕地往后縮了縮,隨后又小心翼翼地湊了過來,用它那粉嫩的小鼻子嗅了嗅我的手指,癢癢的,那一刻,我徹底被這個可愛的小生靈征服了,心里種下了想要養一只蜜袋鼯的種子。
![]()
走進蜜袋鼯的世界
蜜袋鼯是一種有袋動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幾內亞等地,屬于夜行性動物,白天大多時間都在睡覺,夜晚才是它們的活動時間。它們喜歡棲息在樹上,是典型的樹棲性動物,擁有超強的攀爬能力,在樹枝間來回穿梭對它們來說就像是一場刺激的冒險。
蜜袋鼯還是群居動物,在野外,它們通常會以小群體的形式生活在一起,一個群體大概由 6 - 10 只蜜袋鼯組成。它們之間的交流方式十分豐富,會通過發出各種聲音來傳遞信息,比如 “吱吱” 聲、低吼聲、咕嚕聲等,每一種聲音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有的是在呼喚同伴,有的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有的是在警告外來者不要侵犯它們的領地。此外,它們還會用氣味來標記領地和同伴,加強群體之間的認同感,互相理毛也是它們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
![]()
成為 “鏟屎官” 前的準備
當你決定要養一只蜜袋鼯時,就意味著你要為這個小生命的生活負責,給它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家,以及健康合理的飲食。在迎接這位 “小主子” 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
(一)居住環境
一個寬敞舒適的籠子是蜜袋鼯生活的基礎。籠子的尺寸至少要達到 60cm×60cm×90cm,這樣才能給它們足夠的活動空間,讓它們盡情地攀爬、跳躍。而且,垂直空間對蜜袋鼯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可是攀爬高手,喜歡在高處活動。材質方面,金屬籠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堅固耐用,又能防止蜜袋鼯啃咬逃脫,鐵絲網的間距要小于 1.2cm,避免它們的小腦袋或肢體卡住 。
籠內的設施布置也大有講究。首先,要給它們準備一些樹枝,這不僅能滿足蜜袋鼯攀爬的天性,還能讓它們在上面磨磨爪子。樹枝的粗細要適中,表面最好粗糙一些,方便它們抓握。還可以掛一個柔軟的睡袋,這可是蜜袋鼯的 “小窩”,它們喜歡躲在里面睡覺、休息,睡袋的材質要選擇柔軟舒適的棉布,讓它們感覺像在媽媽的育兒袋里一樣溫暖。食盆和水盆要選擇淺口、容易清潔的,最好固定在籠子的一側,方便蜜袋鼯進食和飲水 。
蜜袋鼯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也比較敏感,它們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理想的溫度在 25 - 30℃之間,濕度保持在 50% - 70% 左右。冬天可以使用加熱墊或保溫燈來保持溫暖,但要注意不要直接接觸籠子,以免燙傷小家伙;夏天則要注意通風散熱,可以用空調或風扇調節溫度,但要避免冷風直吹。同時,籠子要放置在安靜、避免強光直射的地方,讓蜜袋鼯能夠安心休息 。
![]()
(二)飲食搭配
蜜袋鼯是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飲食需要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均衡。專用飼料是它們的主食,里面含有蜜袋鼯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除了專用飼料,還可以給它們喂一些水果,但要注意,像蘋果、香蕉等水果,最好先蒸熟再喂,這樣可以減輕它們腸胃的負擔,避免因食用生冷食物而導致消化不良。
昆蟲也是蜜袋鼯喜愛的食物之一,比如面包蟲、蟋蟀等,這些昆蟲富含蛋白質,能夠滿足蜜袋鼯對營養的需求。不過,喂食昆蟲的頻率不要過高,一周 2 - 3 次即可,以免它們攝入過多脂肪。此外,蜜袋鼯還喜歡吃甜食,偶爾可以給它們喂一點蜂蜜、花蜜,但要注意控制量,高糖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它們肥胖和出現健康問題 。
在飲食方面,有一些食物是絕對不能給蜜袋鼯吃的,比如巧克力、洋蔥、大蒜等,這些食物對蜜袋鼯來說是有毒的,可能會危及它們的生命。所以,在給蜜袋鼯準備食物時,一定要謹慎選擇,確保它們的飲食安全 。
甜蜜陪伴:日常互動與訓練
最開始的時候,我會輕輕地打開籠子,把手伸進去,邀請它到我的手心里來。剛開始的時候,它還有些膽小,總是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先用鼻子嗅一嗅我的手指,確認沒有危險后,才會慢慢地爬上我的手。現在,它已經和我很熟悉了,一看到我的手,就會歡快地跑過來,跳到我的手心里,還會用它那小腦袋蹭蹭我的手心,癢癢的,特別可愛 。
為了讓小蜜袋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還對它進行了一些簡單的訓練 。
定點排便訓練是讓很多鏟屎官頭疼的問題,但掌握了方法其實并不難。蜜袋鼯有個習性,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排泄。利用這個習性,剛開始養的時候,我每隔 4 個小時就把它拿出來,墊好衛生紙,然后用棉簽或衛生紙沾水輕輕擦拭它的生殖器誘導排尿。每次導尿的同時,我會提一下它的尾巴,或者拍一下尾巴,這樣堅持了 2 - 4 天之后,它就記住了這個動作和排泄之間的聯系。現在,只要我一提它的尾巴,它就知道要尿尿了,而且慢慢的,它看見衛生紙就會排尿,在家或者帶出去都很方便 。
![]()
呼喚回應訓練也很有趣。我給它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每次喂食或者和它互動的時候,我都會溫柔地呼喚它的名字。剛開始,它可能不知道我在叫它,沒有什么反應。但我沒有放棄,堅持每天重復這個動作。慢慢地,它似乎明白了這個聲音代表著我在呼喚它,當我叫它的名字時,它會豎起耳朵,轉過頭來看著我,然后歡快地跑到我身邊。這個小小的進步,讓我特別有成就感 。
在訓練蜜袋鼯的過程中,耐心和愛心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它一時學不會就責罵它或者強迫它,這樣只會讓它感到害怕和不安,反而不利于訓練。要多給它一些時間和鼓勵,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它,當它做得好的時候,及時給予獎勵,比如它喜歡的小零食或者一個輕柔的撫摸。相信只要你用心去對待它,你的蜜袋鼯也會成為一個乖巧、聽話的小萌寵 。
守護健康:疾病預防與應對
消化系統疾病是蜜袋鼯比較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 。比如腹瀉,可能是由于食物不新鮮、飲食結構突然改變、細菌或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發現蜜袋鼯的糞便變得稀軟,甚至呈水樣,而且排便次數明顯增多,那它很可能是腹瀉了。便秘也是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當蜜袋鼯長時間不排便,或者排便時表現出痛苦、費力的樣子,排泄物又干又硬,就可能是便秘了 。
想要讓蜜袋鼯少生病,日常的預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飲食方面,要保證營養均衡,按照前面提到的飲食搭配方法,給蜜袋鼯提供多樣化的食物,避免喂食高糖、高脂肪、高鹽的食物,以及對它們有害的食物 。
居住環境的清潔也非常重要 。每周至少要對籠子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更換墊料,清洗食盆和水盆,定期消毒籠子和玩具,保持環境的干凈衛生,減少細菌和寄生蟲的滋生。同時,要注意控制好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避免溫度驟變和濕度過高或過低 。
如果不幸發現蜜袋鼯生病了,一定不要慌張,要及時帶它去看獸醫 。在選擇獸醫時,盡量找那些有治療異寵經驗的專業獸醫,他們對蜜袋鼯的生理結構和常見疾病比較了解,能夠提供更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
![]()
養蜜袋鼯的日子,就像打翻了一罐蜜,滿滿的都是甜蜜與歡樂 。這個小小的家伙,雖然體型不大,卻有著大大的能量,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和陪伴 。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被蜜袋鼯的可愛所吸引,并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它,那么不妨開啟這段與蜜袋鼯的奇妙相伴之旅 。相信我,這個小小的生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成為你生活中最溫暖的小確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