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前幾天在小區接孩子時,聽到一位媽媽對著書包還沒收拾好的兒子發火:“都跟你說半小時了,怎么還在玩橡皮?再磨蹭就要遲到了!”兒子低著頭,手里的橡皮卻還在指尖轉來轉去,媽媽越說越急,最后直接搶過書包幫孩子收拾。
![]()
很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崩潰時刻:孩子吃飯磨、寫作業磨、出門磨,明明十分鐘能做完的事,非要拖到半小時,最后只能靠家長催、吼、幫著做,可越催孩子越磨,陷入“催-磨-更催”的惡性循環。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磨磨蹭蹭,大多不是“故意跟家長作對”,而是他們沒建立時間概念、沒找到做事節奏,或者覺得“做事沒意思”。
只要找對方法,幫孩子理清節奏、提起興趣,他們的效率很快就能上來——畢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喜歡“磨”,只是需要家長用對方式引導。
1、用“可視化時間表”幫孩子“看見時間”,告別“無頭緒的磨”
李姐的兒子小宇,以前每天早上都要磨很久:穿衣服要十分鐘,刷牙洗臉又十分鐘,最后總踩著上課鈴進教室。李姐每天早上都像“打仗”一樣,催完這個催那個,自己累得夠嗆,孩子還一臉委屈。
后來李姐聽了老師的建議,做了一張“早上時間計劃表”,貼在孩子房間的墻上:
7:00起床(配個太陽圖標)
7:00-7:10穿衣服、疊被子(配個小衣服圖標)
7:10-7:20刷牙、洗臉(配個牙刷圖標)
7:20-7:35吃早餐(配個面包圖標)
7:35-7:45收拾書包、換鞋(配個書包圖標)
李姐還特意給小宇買了個卡通計時器,每個任務開始前,讓小宇自己設定時間:“我們現在要穿衣服啦,計時器定10分鐘,看看能不能在鈴聲響之前穿好?”
![]()
一開始小宇還會忘,李姐就指著時間表提醒他“現在該做什么啦”,慢慢的,小宇開始主動看時間表,甚至會跟李姐說“媽媽,我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了2分鐘”。
其實孩子對“時間”沒概念,你說“快點,要遲到了”,他不知道“遲到”意味著什么;你說“十分鐘內做完”,他也不清楚“十分鐘有多長”。
而可視化的時間表、計時器,能把抽象的時間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幫孩子建立做事的節奏,告別“不知道該做什么”的迷茫磨蹭。
2、用“游戲化引導”讓孩子“愛上做事”,告別“沒興趣的磨”
小雅的女兒朵朵,以前寫作業總磨磨蹭蹭:寫兩個字就玩會兒橡皮,算一道題就翻會兒繪本,明明半小時能寫完的作業,非要拖到晚上九點。小雅試過催、試過批評,甚至試過“不寫完作業不讓看電視”,可朵朵反而更抵觸,寫作業時更不專心。
后來小雅換了個思路,把寫作業變成“小游戲”:朵朵喜歡玩“小老師”的游戲,小雅就說“現在我們來玩‘作業小課堂’,你是小老師,要先把作業寫完,才能教媽媽做題哦”;朵朵寫生字時,小雅就說“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寫的‘人’字最漂亮,寫完后我們互相打分”;甚至還會給朵朵的作業本貼“星星貼紙”,每按時完成一項作業,就貼一顆星星,攢夠五顆星星就能換一次“親子游戲時間”。
慢慢的,朵朵寫作業的積極性高了很多:每天放學回家,會主動說“媽媽,我要先寫作業賺星星”;遇到難一點的題,也會說“我要趕緊想出來,不然小老師就當不成啦”。
![]()
孩子磨磨蹭蹭,很多時候是因為“覺得做事無聊”——寫作業比不過玩玩具有趣,收拾房間比不過看動畫片開心。這時候硬催只會讓孩子更抵觸,不如用游戲化的方式,把“要他做”變成“他要做”:比如把收拾玩具變成“玩具回家比賽”,把吃飯變成“光盤小勇士挑戰”,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做事,磨蹭自然就不見了。
3、用“正向激勵”幫孩子“找到成就感”,告別“沒信心的磨”
張阿姨的孫子小遠,以前做手工總磨磨蹭蹭:剪個圓形要半天,粘個紙片也能粘很久,最后還會因為“做得不好”發脾氣,說“我不做了,太難了”。張阿姨一開始會說“你怎么這么慢,看別的小朋友做得多快”,結果小遠更磨了,甚至故意不做。
后來張阿姨換了種方式,不再催他“快一點”,而是關注他的“小進步”:小遠剪圓形時,雖然有點歪,張阿姨就說“你這次剪的圓形,比上次圓多了,進步真快”;小遠粘紙片時,雖然粘得有點歪,張阿姨就說“你看,你把紙片粘在正確的位置上了,這就很棒呀”。每次小遠完成手工,張阿姨還會把他的作品貼在“成果墻”上,讓家里來的客人都能看到。
![]()
慢慢的,小遠做手工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有信心:不僅能獨立完成手工,還會主動跟張阿姨說“奶奶,我今天要做個更難的手工”。
孩子磨磨蹭蹭,有時候是因為“沒信心”——怕自己做得慢、做得不好,所以用“磨”來逃避。這時候家長的催促和對比,只會讓孩子更自卑、更抵觸。
不如多給孩子正向激勵,哪怕他只快了一分鐘、只做好了一點點,也及時肯定他的進步,讓他在做事中找到“我能行”的成就感。當孩子覺得“我做得好、我能做好”,自然就不會用磨磨蹭蹭來逃避了。
孩子磨磨蹭蹭,就像我們遇到沒頭緒、沒興趣、沒信心的事時,也會忍不住拖延一樣。
家長不用急著批評、催促,更不用替孩子做,而是要幫孩子找到“做事的方法”:用時間表幫他理清節奏,用游戲化讓他提起興趣,用正向激勵幫他建立信心。
![]()
當孩子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會有成就感”,自然就不會磨磨蹭蹭,效率也會慢慢提上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