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看《動物世界》時,我老舅說:“這輩子能吃頓企鵝燉土豆就值了。”
我查了下,企鵝用翅膀游泳,胸肌發達,肉估計很柴,還得用高壓鍋燉,而且可能又油又腥,應該不好吃。
![]()
——
“這是啥?能吃嗎?好吃嗎?”
這三句話已經刻進中國人的DNA。
我五歲女兒問:“海里的都是海鮮嗎?”
我:“那叫海洋生物。”
![]()
![]()
B站上有老外夸中國環境好,白鷺成群,結果評論區畫風跑偏:“當地人說不好吃,肉柴,所以沒人抓。”
![]()
![]()
我們這兒,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除了毛發牙齒,幾乎都能吃。
考試沒考好?吃頓竹筍扣肉。
被打了?“吃了幾記老拳。”
最狠的罵人話:“食屎啦你。”
![]()
心情不好,吃一頓;病好了,吃一頓;失敗了,吃一頓翻篇;成功了,吃一頓犒勞自己。
開學、放假、入職、離職……都要聚餐。
![]()
最后總結:感謝老祖宗給我留下愛吃的基因。
親愛的朋友們,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參與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