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治旗
其實,大人也不喜歡精讀。
精讀,是通過思考別人的經驗,去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尋找人生幸福的答案,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所采用的一種方法。
精讀的本質是對話與交流。與他人對話,與作者對話,與自我對話,最重要的是與自我對話。
當自我沒有獨立意識,讓孩子精讀就不太可能,他們大多追求娛樂性、快餐性、幽默的東西,自娛自樂。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老師推薦親子閱讀。通過與父母的交流對話,孩子走近書本,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
當孩子逐漸長大,書本就不再是他唯一精讀的對象,可以發展興趣,可以發明創造,可以學做生意……通過參與社會生活,獲得直接的經驗。
讓孩子學會精讀的第一步,就是讓他知道書中有他想要的答案。
為什么要考試?
為什么不能絕對自由?
人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嗎?
如果一群小孩被放逐到一個海島上,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
假如你生下來就被人施了咒語,只能聽從別人的命令,你的生活將會怎樣呢?
當然,前提是孩子有提問的能力。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精讀好像和我理解的不太一樣。
噢,按照要求勾畫好詞佳句,寫賞析感悟?
那叫考試要求,叫作業,叫考試,和精讀是兩碼事。
我眼里的精讀課國際大獎小說精讀課 | 整本書閱讀學習策略2.0,解決“為什么讀、讀什么、怎么讀”的問題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