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中,因為平津和東南沿海地區(qū)城市的淪陷,我國有近百所大學內遷辦學,在顛沛流離中堅持教學,為賡續(xù)文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段歷史。
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私立南開大學,這三所學校先遷移至長沙。1937年11月1日,三校合并成立 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校慶日。
![]()
隨著日軍的逼近,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又分三路遷往西南。
第一條路線,年老體弱的教師以及家屬,乘汽車經(jīng)衡陽到桂林,穿過廣西,從友誼關出國到越南,然后乘坐火車,經(jīng)滇越鐵路到昆明。
第二條路線,第二條路線,大部分教師,全體女生以及部分家屬,坐火車到廣西,再乘船到香港,從香港乘船到越南,再坐火車到昆明。
第三條路線最為艱苦,聞一多等11位教師,帶著300多名男生,徒步前往昆明。他們從長沙出發(fā),沿著湘黔古道和滇黔古道,經(jīng)益陽、常德、芷江、玉屏、貴陽、鎮(zhèn)寧、曲靖等地,歷時68天,到達昆明。他們苦中作樂,把這趟旅行稱之為“湘黔滇旅行團。”
1938年5月4日,西南聯(lián)大在昆明正式開學。
與西南聯(lián)合大學相對應的,還有一所西北聯(lián)合大學。
1937年7月,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京師范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這三所大學撤離了平津,遷徙到了西安。1937年8月,三所學校聯(lián)合組成了西安臨時大學。
1938年初,日軍進攻到了風陵渡,西安顯得也不那么安全了。西安臨時大學在 原北平大學校長徐誦明的帶領下,先坐火車到寶雞,然后全體下車步行到陜西漢中。在步行過程中,一位湖南籍的周姓教授病死在途中,就地安葬,因時局動蕩,其后人在2019年才找到墳墓祭奠。
在陜西漢中,西安臨時大學更名為西北聯(lián)合大學。
1939年8月,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最終“一分為五”,成立獨立學院,即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國立西北醫(yī)學院和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后來,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又發(fā)展出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東北大學等十所高校。目前,國內有三十多所高校與西北聯(lián)合大學有淵源。
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堪稱中國高校教育的航母。
![]()
浙江大學先后四次遷校,行程2600多公里。
1937年9月,浙江大學一年級新生遷到了天目山,11月11日開始,浙大師生分三批在杭州江干碼頭乘船,溯富春江而上,于15日全部到達建德。
1937年12月24日,浙江大學全體師生又出發(fā)西遷,沿著浙贛路前行,用了近一個月時間,于1938年1月,遷到了江西吉安。因為日軍轟炸,2月,浙江大學又遷到了泰和。
1938年8月,因為江西北部淪陷,浙江大學又不得不遷徙。這次遷徙分兩路進行。北路,先從經(jīng)萍鄉(xiāng),進入湖南境內,再溯湘江到桂林,再轉宜山。南路,
先溯贛江而上到大余,翻越南嶺到南雄,坐船而下到廣州,再轉西江入廣西,最后到宜山。這次遷徙主要走水路,師生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保護的古典文獻和教學設備的周全。
1939年底,南寧陷落,宜山也不安全了,浙江大學決定再次遷徙。1940年1月,浙江大學遷徙到貴州湄潭,并在此辦學7年。
浙江大學的遷徙辦學,就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文化長征。
![]()
在所有高校的遷徙辦學歷史中,國立同濟大學是遷徙次數(shù)最多,過程最為曲折的了。
國立同濟大學,1937年9月遷往浙江金華,同年11月遷往江西贛州,其醫(yī)學院遷往吉安。1938年7月,遷往廣西的賀縣八步 (今賀州市八步區(qū)),當年冬天,同濟大學又經(jīng)越南遷往云南昆明。1941年,同濟大學又 開始第六次遷校,從昆明遷到四川李莊、宜賓。
我們來看下中山大學。
1938年10月,中山大學遷粵西羅定,接著遷到云南澄江。1940年4月遷到韶關坪石,1944年秋天遷到了連州,接著又一分為三,分別遷往仁化,興寧和梅縣。
國立東北大學。
在東北淪陷后,東北大學遷到了北平。1937年遷到了開封,同年6月又遷到西安。1938年3月,東北大學遷到了四川三臺。
內遷的高校確實太多了,難以盡數(shù),我們還是來看圖吧。
![]()
![]()
![]()
![]()
![]()
最后我們還是以《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歌》結尾吧。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干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yè),須人杰。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敬請關注本公眾號,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