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車輪碾過 G109 國道上最后一段凍土時,儀表盤的海拔數字正緩緩跳向 4700 米。風裹著昆侖山脈的寒氣,透過車窗縫隙鉆進來,帶著雪粒與碎石的氣息,像是遠古山神在耳邊低語。我握緊方向盤,目光越過擋風玻璃前飄飛的經幡,遠處那道橫亙天地的銀灰色輪廓愈發清晰 —— 那便是昆侖山口,是青藏公路上最凜冽也最深情的地標,是無數旅人用車輪與腳步丈量過的信仰坐標。
4768 米的石碑:凍土上的歲月刻度
車子在昆侖山口的觀景臺停下時,最先闖入視野的,是那座矗立在寒風中的黑色石碑。“昆侖山口” 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泛著冷光,下方 “海拔 4768 米” 的數字像一把標尺,精準地刻在這片凍土之上。我推開車門,一股寒風瞬間灌滿衣領,讓我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可當指尖觸碰到石碑冰冷的表面時,卻忽然感受到一種滾燙的溫度 —— 那是無數過往旅人留下的溫度,是歲月沉淀的溫度,是昆侖山脈千年未涼的脈搏。
![]()
“這石碑立了二十三年了,” 旁邊一位穿著軍大衣的老人開口,他的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沙啞,卻帶著格外的厚重,“我當年跟著工程隊來修這條路,親眼看著吊車把它立起來。那時候這里還沒有觀景臺,只有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石碑周圍全是碎石子,風一吹,能把人吹得站不穩。” 老人叫老周,退休前是青藏公路的養護工人,退休后總喜歡來這山口轉轉,看看他守護了一輩子的路,看看這見證了無數故事的石碑。
我跟著老周走到石碑側面,那里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有些是用馬克筆寫的,已經被風雨沖刷得模糊不清,有些是用小刀刻的,筆畫深深淺淺,卻透著一股子執拗。“這些都是過路的人留下的,” 老周指著一個模糊的名字說,“那是個年輕的兵,二十年前在這里守邊防,每次巡邏經過山口,都會來這石碑前坐一會兒,后來他在一次雪崩里救戰友,再也沒回來。他的戰友每年都會來這里,在他的名字旁邊描一遍,描了二十年,從來沒斷過。”
![]()
風忽然大了起來,吹得經幡獵獵作響,像是在為那些逝去的人吟唱。我看著石碑上的名字,忽然覺得每一個名字背后,都藏著一段故事 —— 有自駕去西藏的旅人,在這里留下對遠方的向往;有戍邊的戰士,在這里寫下對家國的忠誠;有離別重逢的親人,在這里刻下對彼此的牽掛。這些名字,像一顆顆星星,鑲嵌在昆侖山口的石碑上,照亮了這片寒冷的凍土,也溫暖了無數過往的腳步。
老周從背包里拿出一塊紅布,小心翼翼地擦拭著石碑上的灰塵。“我退休那年,帶了塊紅布來,每年都來擦一擦,” 他說,“這石碑就像我的老伙計,陪著我走過了一輩子,我得好好照顧它。” 陽光落在老周的白發上,像撒了一層霜,可他的眼神卻異常明亮,像昆侖山上的星星。我忽然想起剛才在車里看到的一幕,一個年輕的女孩在石碑前擺上了一束格桑花,花束里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爸爸,我終于到了你當年守護的地方,這里真的很美。”
![]()
眼淚忽然就涌了上來。我看著那束在寒風中微微顫動的格桑花,看著老周專注擦拭石碑的背影,看著遠處連綿的雪山,忽然明白,這 4768 米的石碑,從來都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它是歲月的刻度,記錄著青藏公路的變遷;它是情感的載體,承載著無數人的思念與牽掛;它是精神的象征,代表著堅守與熱愛,在這片寒冷的凍土上,永遠散發著溫暖的光芒。
G109 上的生靈:荒原里的生命詩行
離開昆侖山口,我們繼續沿著 G109 國道前行。老周說,這條路上藏著許多驚喜,說不定能偶遇藏野驢和藏原羚。我放慢車速,目光緊緊盯著路邊的荒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身影。公路兩旁的草原像是被凍住的綠色海洋,偶爾有幾株低矮的灌木頑強地生長著,在寒風中搖曳,像是在向我們招手。
“看,那邊!” 老周忽然指著前方,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幾只藏野驢正在草原上奔跑。它們的毛色是淺棕色的,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四條腿修長而有力,跑起來像一陣風,身后揚起淡淡的塵土。藏野驢們顯然也發現了我們,卻一點也不害怕,反而停下來,轉過頭看著我們,像是在好奇這兩個陌生的訪客。
![]()
“這些藏野驢可是這里的寶貝,” 老周笑著說,“以前這里的藏野驢很少,因為有人偷獵,后來政府派人來保護它們,還設立了自然保護區,現在越來越多了。有時候運氣好,還能看到成群的藏野驢過馬路,那場面,壯觀得很。” 說著,老周從口袋里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群藏野驢在雪地里奔跑,背景是連綿的雪山,“這是我去年拍的,那時候剛下過雪,藏野驢在雪地里跑,像一幅畫。”
我們繼續往前走,沒過多久,又看到了幾只藏原羚。它們比藏野驢小一些,毛色是灰褐色的,屁股上有一塊白色的毛,像一個小小的心形。藏原羚們警惕性很高,見我們靠近,立刻抬起頭,耳朵豎得筆直,隨時準備逃跑。可當它們發現我們沒有惡意時,又放松下來,低下頭啃食著地上的青草,樣子可愛極了。
“藏原羚很膽小,但是很聰明,” 老周說,“它們知道哪里有危險,哪里有食物。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草原上的草都被雪蓋住了,藏原羚找不到食物,就跑到我們養護站附近,我們就把儲備的草料拿出來喂它們。后來春天來了,它們還經常來我們養護站,像是在感謝我們。” 老周的眼神里滿是溫柔,仿佛在回憶那些與藏原羚相處的美好時光。
![]()
風輕輕吹過草原,帶來了青草的香氣。我看著眼前的藏野驢和藏原羚,看著它們在這片荒原上自由地奔跑、覓食,忽然覺得,這片看似荒涼的土地,其實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些生靈,是荒原里的生命詩行,用它們的存在,詮釋著生命的堅韌與美好。它們與這片土地相依相伴,共同譜寫著昆侖山脈的動人樂章。
玉珠峰下的眺望:冰川上的勇者足跡
車子行駛了大約兩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玉珠峰觀景臺。下車的瞬間,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玉珠峰像一位銀色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間,山頂覆蓋著厚厚的冰川,在陽光下泛著耀眼的光芒,像是披了一件銀色的鎧甲。冰川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下,像一條銀色的河流,緩緩流淌,在山腳下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湖泊,湖水清澈見底,倒映著玉珠峰的身影,美得像一幅童話里的畫面。
“玉珠峰是初級登山者的天堂,” 老周說,“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里登山,挑戰自己。我年輕的時候,也跟著登山隊來過這里,雖然沒登上山頂,但是那種在雪山里攀登的感覺,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老周的目光望向玉珠峰的山頂,眼神里滿是向往。
![]()
我們沿著觀景臺的棧道慢慢往前走,棧道兩旁掛滿了登山者留下的經幡,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在風中舒展,像是在為登山者祈福。棧道的盡頭,有一個小小的紀念碑,上面刻著一些名字,是那些在登山過程中不幸遇難的登山者。“這些都是勇敢的人,” 老周的聲音有些低沉,“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雖然他們沒能登上山頂,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了玉珠峰上。”
我看著紀念碑上的名字,心里充滿了敬佩。這些登山者,是冰川上的勇者,用他們的腳步,丈量著玉珠峰的高度,用他們的生命,詮釋著夢想的力量。他們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們的足跡,永遠留在了玉珠峰的冰川上,永遠激勵著后來的登山者。
忽然,遠處傳來了一陣歡呼聲,我抬頭望去,只見一群登山者正沿著冰川向上攀登,他們的身影在銀色的冰川上顯得格外渺小,卻又格外堅定。他們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卻又充滿了力量。“他們一定能登上山頂的,” 老周說,“我相信他們。”
陽光灑在玉珠峰的冰川上,反射出溫暖的光芒。我看著那些正在攀登的登山者,看著他們在冰川上留下的足跡,忽然覺得,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有夢想,只要有勇氣,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玉珠峰的冰川,見證了無數登山者的夢想與堅持,也見證了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
![]()
無極龍鳳宮:云端上的道教傳承
離開玉珠峰觀景臺,我們驅車前往無極龍鳳宮。無極龍鳳宮坐落在昆侖山腳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觀,海拔 3800 米。遠遠望去,無極龍鳳宮像一顆明珠,鑲嵌在綠色的草原上,紅色的墻體在陽光下泛著溫暖的光芒,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莊嚴、神圣。
推開無極龍鳳宮的大門,一股淡淡的香火氣息撲面而來。院子里,幾位穿著道服的道長正在打掃衛生,見我們進來,他們停下手中的活,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一位年長的道長走過來,他的頭發和胡須都是白色的,卻精神矍鑠,眼神里滿是智慧。“歡迎來到無極龍鳳宮,” 道長的聲音溫和而厚重,“我是這里的主持,道號清玄。”
清玄道長帶著我們參觀無極龍鳳宮。宮內供奉著道教的各位神仙,神像栩栩如生,神態莊嚴。墻壁上畫著道教的壁畫,色彩鮮艷,筆觸細膩,講述著道教的神話故事。“這座道觀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清玄道長說,“當年我的師父在這里修建了這座道觀,就是為了傳承道教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道教的智慧。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這里修行、弘道,也幫助了很多過往的旅人。”
![]()
我們來到道觀的后院,那里有一口老井,井水清澈見底。“這口井是當年建觀的時候挖的,” 清玄道長說,“不管天氣多干旱,這口井的水都不會干涸,而且井水甘甜可口,很多旅人路過這里,都會來這里喝一口井水,解解渴。” 說著,清玄道長拿起一個木瓢,從井里舀了一瓢水,遞給我。我喝了一口,井水果然甘甜可口,從舌尖一直暖到心口。
院子里,幾株梅花正在寒風中綻放,紅色的梅花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艷。“這幾株梅花是我師父當年親手種的,” 清玄道長說,“每年冬天,梅花都會綻放,像是在告訴我們,無論環境多么惡劣,都要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 清玄道長的眼神里滿是懷念,仿佛在回憶與師父相處的點點滴滴。
我們在無極龍鳳宮待了很久,聽清玄道長講述道教的文化、道觀的歷史,還有那些過往旅人的故事。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無極龍鳳宮的屋頂上,給這座道觀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清玄道長,踏上了返程的路。
離別與眷戀:昆侖山脈的永恒牽掛
車子緩緩駛離無極龍鳳宮,我回頭望去,無極龍鳳宮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后變成了草原上的一個小點,可那紅色的墻體、金色的琉璃瓦,卻像刻在了我的心里,永遠也不會忘記。老周說,每一個來過昆侖山口和玉珠峰的人,都會把心留在這里,因為這里有最壯美的風光,最動人的故事,最深厚的文化。
![]()
我忽然想起了昆侖山口石碑上的名字,想起了 G109 國道上的藏野驢和藏原羚,想起了玉珠峰下的登山者,想起了無極龍鳳宮的清玄道長 —— 這些畫面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回放,每一個畫面都讓我熱淚盈眶。
原來,這昆侖山脈的美,不是因為它的雪山有多高聳,不是因為它的冰川有多壯觀,而是因為這里的人,這里的生靈,這里的文化,都帶著最純粹的愛與堅守。他們像昆侖山上的石頭一樣,歷經千年風雨,卻依然堅定;他們像G109 國道上的草木一樣,在惡劣的環境中頑強生長,卻依然充滿生機;他們像無極龍鳳宮的道長一樣,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卻依然熱情地幫助著每一個過往的旅人。
![]()
車子駛上了盤山公路,風里依然飄著昆侖山脈的寒氣,卻帶著一絲溫暖的氣息。我知道,我雖然離開了昆侖山口和玉珠峰,可我的心,卻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留在了那 4768 米的石碑旁,留在了那 G109 國道的荒原上,留在了那玉珠峰的冰川下,留在了那無極龍鳳宮的院子里。以后每當我想起這片土地,想起那些可愛的人,想起那些靈動的生靈,想起那些深厚的文化,我的心里就會充滿溫暖與力量,因為我知道,在遙遠的青藏公路旁,有一座巍峨的昆侖山口,有一座壯美的玉珠峰,有一座神圣的無極龍鳳宮,正守護著最純粹的美好,最動人的故事,最永恒的牽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