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吳大爺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長
知識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學習思考,尋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滿肚子雞湯的吳大爺,一個天天在鍵盤上敲打心靈,喜歡給人講知識講故事的男人。
很多創業者在選擇行業時,總喜歡問幾個問題:這個行業前景大不大?空間夠不夠?天花板高不高?
沒錯,這些問題很重要,但往往還有個更關鍵的問題被忽略了,未來是個“不確定性”的世界,你再怎么研究,沒人能給你打包票。
那么創業者真正需要培養的,不只是“看行業”的能力,而是“看問題”的能力。
尤其在這個AI逐漸成為標配的年代,會問問題的人,才是真正能吃到紅利的人。
![]()
一、學習的幻覺:顱內高潮與現實落差
先聊學習。
很多人學習時有個陷阱:學得很嗨,但現實用不上。
比如看一本厚厚的經濟學書,讀到通貨膨脹的模型時,腦子里閃現出一萬個靈光,甚至有點“顱內高潮”。
但等到第二天去談客戶,根本派不上用場。
這就是學習最大的困境:
l底層假設有問題——學的東西和自己沒關系,不匹配;
l學習和實踐脫節——為了學而學,而不是為了用而學。
在AI時代,解決方案其實很簡單:把AI當學習伙伴。
比如你想搞懂“產業鏈利潤區”,自己一個人讀論文,很容易卡殼;
但如果你丟給AI一篇論文,讓它幫你拆解框架,再不斷追問,就像你在和一個“不會嫌你煩”的老師辯論。
工具也不少,比如Perplexity、Glarity可以快速搜集和整理學術資料,SCISPACE幫你篩選論文。
以前一篇論文可能得啃一周,現在兩小時就能抓到核心。
AI最大的價值,不是幫你“生成答案”,而是幫你“生成更好的問題”。
![]()
二、ChatGPT的三重身份:助理、教練、顧問
很多人用ChatGPT只是寫文案,充其量當個打字員。
但其實它可以成為你的助理、教練和顧問。
先看助理。
你要整理會議記錄,ChatGPT分分鐘幫你提煉要點,比一個實習生干得還快。
再看教練。
比如你在思考“公司業務增長為什么停滯”,很多時候自己想不出思路,但ChatGPT能逼你窮舉問題、拆解因果,讓你避免一頭扎進“就事論事”的陷阱。
吳敬璉說過:“沒有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撐的應對措施,往往不僅沒效果,反而會制造新矛盾。”AI可以成為你那個幫你“搭框架”的外腦。
最后是顧問。
當你要做行業分析、市場預測,它可以幫你找到研究路徑、生成假設,再結合你的數據去驗證。
說白了你不需要一個全能專家,而是一個永遠不嫌你問題傻、能陪你不斷試錯的“虛擬麥肯錫”。
![]()
三、識別真問題:OBQA方法
那怎么讓ChatGPT幫你找出問題的根?這里有個好用的方法:OBQA。
Objective:目標
Barrier:障礙
Question:問題
Answer:答案
比如你的目標是“提升電動車小程序的留存率”,障礙是“用戶三天后就流失”。
那么問題是什么?答案是什么?
如果答案依舊模糊,就把它當成新的Objective,繼續拆。
這個過程就是“把非結構化的未知,變成結構化的已知”。
你要是開會讓團隊討論,可能要4小時,最后還得吵一架;
用ChatGPT半小時就能跑出一版邏輯樹,效率高到離譜。
四、破除隱含假設:高手的思維方式
頂級高手的厲害之處,不是把問題解決掉,而是讓問題不再重要。
為什么?
因為很多問題,本質上是我們思維慣性制造出來的假問題。
比如有家公司天天喊“我們缺流量”,但真問題可能是“我們的轉化率太低,流量來了也留不住”。
要破除假問題,第一步是窮舉隱含假設,第二步是挑戰它們。
靈魂三問:
1.真的嗎?
2.總是真的嗎?
3.有沒有例外?
只有當你把假設拎出來質問,才可能看見根本問題。
劉潤說過:找到真問題,才能抓住機會。
![]()
五、行業洞察:看清“水有多深”
作為創業者,你總要面對一個終極問題:我做的行業,到底行不行?
這里有一個基本框架:
l行業定義:我到底在哪個賽道?
l發展空間:天花板有多高?
l驅動因素:增長靠什么?政策?技術?需求?
l產業鏈條:利潤區在哪?錢到底被誰賺走了?
l外部環境:法規、經濟周期、文化趨勢。
比如你要研究電動車,可以看“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行業報告”。
數據里,兩個指標很關鍵:絕對值和增速。
一個行業盤子大但增速放緩,和盤子小但增速飛快,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更妙的是,你可以直接讓ChatGPT扮演“行業分析師”:
l人設:你是一名行業分析師。
l目標:幫我估算行業規模。
l背景:我的產品是XXXX。
l任務:請給我多種測算方法,并告訴我需要哪些數據。
這就像給AI開了一張“問題處方單”,你只要填數據,剩下的讓它跑。
![]()
六、用戶洞察:看懂人心
行業看清楚了,還得看用戶。
傳統用戶畫像,總是“25-35歲,愛健身,年收入20萬”這種標簽。
問題是這些標簽并不能解釋“為什么他會買”。
真正有用的用戶洞察,應該圍繞待辦任務(Job to be done)。
消費者買產品,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
比如:
lKeep的用戶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向朋友圈展示自己很自律。
l買小紅書爆款好物的人,不是因為缺一個杯子,而是為了獲得“生活美學的歸屬感”。
ChatGPT也能幫你在這上面做文章。
比如:
l幫你生成用戶調研問卷;
l幫你總結用戶評論的共性;
l幫你分類“用戶是誰?想成為誰?”。
歸根結底,用戶洞察不是“發現需求”,而是“發現他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
結語:AI與創業者的未來:第二大腦的價值
未來的創業者,不需要記住所有知識,而是需要學會和AI對話。
這就像你多了一個“數字合伙人”:
l它幫你快速學習,縮短信息差;
l它幫你拆解問題,找到真問題;
l它幫你做行業分析,看清趨勢;
l它幫你洞察用戶,發現機會。
但最關鍵的一點:問題依舊要你來提。
真正的高手,不是手里有多少工具,而是能問出比別人更深的問題。
會提問的人,才是未來創業賽場上的贏家。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
我是吳大爺,夜風同學
愿一路陪你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