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對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就讀的伊朗籍學生麗娜來說,眼前有一份幫助她實現創業夢想的機會。11月4日下午,北京市朝陽區外籍人才創業伙伴計劃在中國北京(望京)留學人員創業園啟動,將為外籍人才提供更多創業、就業機會。
據悉,該計劃通過專項計劃落地、聯盟搭建、基地共建、服務升級等多重舉措,建設政策、空間、資本、產業、平臺、資源六大要素為一體的一站式賦能體系。
麗娜和姐姐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開設了自己的賬號,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中國知名學府以及她在中國的體驗以視頻的方式介紹給外國人。目前,姐妹倆的賬號已經有50余萬粉絲。
“我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認識更多的企業和更多的人,在朝陽創立公司,除了幫助想來中國讀書的留學生提前了解中國,還可以做一些貿易或者其他形式的合作。”麗娜說。
對于麗娜這樣的外籍創業者來說,政策不熟、資源難尋等痛點亟待解決。在ITCP啟動儀式現場,朝陽區同步正式發起“外籍人才創業聯盟(Startup Alliance,簡稱SA)”。聯盟由外籍創業者、“鳳凰計劃”高層次人才馬赫擔任聯盟秘書長,聘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成功創業者擔任導師,為外籍創業者提供支持。
朝陽區人才局現場發布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升級。升級后的平臺,整合頭部企業資源,優化窗口功能,新增生活、創業就業、安居優惠、法律咨詢等多元服務。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區政務服務局、區稅務局協同搭建外籍人才創新創業政策供給體系,精準消除外籍人才在華創業“信息差”。
在活動現場,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區稅務局及部分街鄉代表為享受“朝陽青創15條”政策、新落地朝陽的國際創業公司頒發“創業服務包”,涵蓋場地支持、政策咨詢、投融資對接等福利,助力企業快速成長。拿到服務包的外籍創業者內馬爾表示:“這些支持不僅幫我們節省了初期成本,還鏈接了關鍵資源,讓我們在朝陽創業更有信心。”
在馬赫看來,這些舉措的出臺,意味著一個外籍人士只要能對接到外籍人才創業聯盟,就基本上可以銜接朝陽的全部創業資源。
北京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長賀泳江表示,希望以此次發布儀式為契機,不斷增進與在京高校院所、科技企業與各類創新主體的交流合作,吸引全球更多人才聚北京創未來,為北京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人才動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