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美也可以更安全
文/王芳潔
編輯/劉宇翔
李妍煩得想從按摩床上彈射起來,美容師“說軟話、辦硬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看起來不把她賣給醫美機構誓不罷休。
難怪她前幾天看到王星的新聞那么似曾相識,渠道醫美和賣到緬北,套路不能說很像,只能說是一模一樣。中介先是用花言巧語利誘,把人帶過去,這時候求美者想要脫身就難了,哪里有什么三百塊水光針的大便宜,只有上萬塊的三無產品和江湖游醫。
否則你猜美容師為什么非要陪同呢,是因為太閑嗎?當然不是,蛇頭有蛇頭的規矩,她們就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行如此好賺,對應的是求美者上了一當又一當。整個醫美行業的確還在正規化的前夜,求美者長期依靠熟人推薦、私域營銷、社交媒體魚龍混雜的信息,來接觸醫美,實際并不掌握切實可靠的決策抓手。
這個行業水太深。據《醫美行業黑皮書》顯示,中國醫美行業非法執業者數量是合規執業者的9倍。中國黑診所數量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
黑醫美無孔不入的原因是,蛋糕實在太大了。目前,醫美已經形成了高規模,且有相當強增長潛力的市場,處在全面滲透社會生活的過程當中。
據統計,過去10年,醫美行業規模及CAGR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8.3%,預計未來五年,行業仍將保持年均13.2%的增長。并且,這還是一個客單價高,客戶生命周期長的產業。
美團的市場調研顯示,醫美消費者基本保持每季度一次的消費頻次,年均消費達到了1~5萬元,并且96%的醫美消費者有意愿持平或增加其醫美支出。
但是沒有一位求美者會希望,把自己的錢和臉交給黑醫美。醫美是一種利用科技手段,尋求安全變美的捷徑,但現實卻是山路十八彎。
其實,直路就在那里,只是大家要找到它。
01
避免“王麗茹”
還記得王麗茹嗎?《漫長的季節》里,龔彪漂亮的老婆,當過幾天護士,就敢在自家的客廳給人拉雙眼皮。結果悲劇了,要賠錢,那追著要錢的阿姨也沒占多大便宜,從此要頂著一雙陰陽三角眼。
劇情雖然講的是二十來年前的事情,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因為行業亂象仍在持續,很多消費者仍然會在消費醫美的過程中,碰上“王麗茹”。她或者是外地來的“專家”,在賓館里給你打針,或者是社交媒體上的“大師”,在私域群里把你轉化。
月前,人民日報社旗下《健康時報》曾展開過一次針對黑醫美的暗訪,記者發現了一個俗稱“黑針會”的非法醫美群體,它們常藏匿于生活服務類場所,通過熟人介紹獲得客源,使用“三無產品”,并在非正規醫療美容環境下,由四處游走的無行醫資質人員進行操作。
這就讓醫美消費,變得不僅像被賣到緬北,甚至像是澳門新葡京,真是一場豪賭,不僅賭上不菲的金額,還可能會賭上自己的臉。
結果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上半年,一位姑娘到杭州智美品質醫美面診,問了院長徐曉云一個問題:“如果是你,會在我臉上打十幾支玻尿酸嗎?”隨后,拿出一張自己原來的照片,臉型自然流暢,但現在在徐對面的,是一張銀盤大臉。
徐曉云也沒辦法,這種長期注射的玻尿酸,已經將皮膚撐大,如果溶掉,臉就會垮掉,但是不溶,姑娘自己看著也添堵。最后的方案只能是做個熱瑪吉,稍微改善。
在醫美失敗案例里,這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在上述《健康時報》的報道中,介紹了諸多非法操作而導致的毀容、視力下降等案例,令人觸目驚心。
但在“毀容針”打下去之前,求美者對此并無預期,她們很難事先了解機構的資質、醫生的履歷,更看不到其他求美者的評價,哪怕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做足了功課,但通常大家能看到的都只是機構的軟廣。
這就是為什么,她們需要一份擇店和擇醫指南,專業、客觀,并和醫療行為的顆粒度盡量對齊。這幾年,美團醫美就是在做這件事。
目前,在美團醫美頻道的機構主頁,除明碼標價醫美項目團購外,還展示了醫生團隊,包括每個醫生的執業資格、從業年限、職稱以及擅長的項目,與此同時,在醫生主頁里,還會展示用戶體驗報告、用戶評價。
自2023年,美團醫美開始評選北極星醫美榜單,對標餐飲行業的“黑珍珠”,是一份醫美行業的“閉眼入”指南。最初醫美榜有兩個榜單,即針對機構的北極星榜單和針對醫生的司南醫生榜。
伴隨著更深入的市場洞察,今年的第三屆北極星榜單中,原本的機構榜與司南醫生榜合二為一,其中,機構榜聚焦“專業+服務”,醫生榜專注“技術+審美”,從而幫助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快速鎖定優質選擇。
為了實現這一點,北極星特邀10位行業領先教授成立專家評審組,分品類制定細分領域特色的關鍵評估維度與臨床標準,設立927項考察點;評估機制上,進一步擴大用戶調研規模,除神秘訪客實地勘察外,還增加了對過去一年服務用戶的電話調研,讓更多品質用戶加入到為機構建言獻策的過程中來。
同時,北極星為每一位參評機構與醫生提供完整、詳細的評估檔案,明確履約體驗提升改進點,幫助機構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可靠的服務。
另外,除了多位權威專家、大眾評審和用戶口碑數據作為評審基礎之外,北極星也會通過臨床經驗、審美、個性化治療、方案設計能力等維度評估醫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最終,在140項機構評估和33項醫生評估維度之下,用戶在選店和選醫場景下都有了決策依據,她們只要通過一份榜單就能匹配自己的細分需求。
正如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會長宋建星所言,北極星更重要的意義是,提供了一份從用戶角度出發的行業標準。
![]()
02
杜絕“假茅臺”
不久前,在醫美顧問的推薦下,李璐想要做超聲炮,但她留了一個心眼,上半島超聲炮的服務號上去查,發現這家機構根本不在官方名單里。這意味著它沒有通過正規渠道采購過正版機器。對于這個問題,醫美顧問的解釋是,機器是從另一家連鎖門店拉過來的。
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在儀器醫美領域,租賃二手機器,甚至是仿冒機器的情況非常普遍,一個半島超聲炮使用過的炮頭,在黑市上可以賣到200元,一些無良機構會采購這種炮頭進行回充使用。
這就像是用真茅臺的瓶子裝假茅臺,但質量能一樣的嗎?而使用了假儀器的醫美,后果可比喝假茅臺嚴重多了,因為能量無法控制,輕則沒效果,重則灼傷皮膚。
但是長久以來,機器和藥品驗真的難度都很高,社交媒體上,很多求美者都分享了五花八門的方法,說到底,大家心里都沒底。有時候,甚至會因為是機構的老客戶,對驗真羞于啟齒。
那么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成為行業驗真的金標準,既保證驗真環節的規范,也保證驗證結果的準確。
答案是有。自2022年開始,美團開始試點放心美項目,醫美機構通過免費引進美團自研AioT智能驗真硬件,來實現醫美儀器和藥品的現場驗真。
每次操作前,護士會將驗真設備推到手術間,當著求美者的面來掃碼,一旦發現是假藥、假儀器,甚至是串店儀器,都無法通過驗真。
根據2024年用戶NPS回訪數據,體驗過"放心美"正品保障流程的用戶相較于未體驗用戶,其消費保障感滿意度和復購意愿均有大幅提升(+13.4 pp),超過88.6%用戶希望持續在平臺選擇有同樣正品保障服務的機構。
通過放心美,藥品的現場驗真被嵌入到醫美服務的標準流程當中,最終促進了消轉,機構何樂而不為?所以,近兩年來,放心美在醫美行業迅速鋪開,截至2025年6月,放心美已鋪設4000套設備至100城2000家醫美機構、累計提供超700萬次驗真服務(2025年累積400萬次),目前已有15家機構累積提供驗真服務人次超過10萬人。
澳瑪星光甚至將掃碼驗證納入員工KPI和考核體系當中,每季度結束后,護士長會在全體會議上通報數據并發放獎品,考核內容包括掃碼率和驗真真實性(如配合視頻等),每月和每季度都會進行數據統計和反饋。
與此同時,美團還攜手中國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開展基于官方公開藥械產品的數據治理,利用藥品追溯碼和醫療器械UDI,來追蹤醫美藥品和器械的溯源、儲存、使用全流程。
![]()
03
拒絕“醫美羞恥”
在中國醫美界,很多年來還有一個問題——醫美羞恥。大家不能大大方方談醫美,求美者不敢把車停在醫美機構門口,機構也再三拍著胸脯保證讓你“悄悄變美”。
不過伴隨著醫美行業合規化,近年來這種觀念有了很大革新,今年的進步尤其大,美團醫美冠名了熱播綜藝《演員請就位》,醫美也能成為熱播劇《以美之名》的主題。美團醫美行業運營負責人劉蓉坦言,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但真正要讓全社會正確看待醫美,為這個行業提供非常良性的發展土壤,根本上還是要讓醫美能走進千家萬戶。
不過,在此之前,幾乎所有求美者都會有一個抱怨——中國大陸的醫美太貴了。
這種貴不僅對潛在求美者造成了高門檻,也讓很多求美者去了香港、韓國,消費外流。并且,眾所周知的是,當一個行業存在高價格,就必然催生出地下市場,即黑醫美,甚至無證居家水光,這些不合規的醫美行為存在很高的風險,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高價格的成因非常復雜,一方面是早期發展階段,因為醫美消費被定義為白富美項目,機構普遍采取了高定價策略。當時大家都背靠背攬客,沒有充分競爭,反而形成了高價同盟。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美團醫美牽引的行業線上化,促使價格進一步透明化,實際上這幾年醫美的價額是在不斷下調的。以水光針為例,早年間一次水光針的價格要三千元左右,只有很少人嘗試,但現在低至幾百元,成為很多人的日常維養項目。
決定高價更重要的因素在于上游,我們醫美行業的現狀是行業還在發展階段,市場供應產品單一,上游廠商具有很強的控價能力。
為此,美團正在努力打通供應鏈,通過集采的方式來與上游廠商形成聯動,提高議價能力。
此外,整個醫美產業鏈的利益分配也是高價的成因之一。兩頭大、中間小的格局中,位于中間層的服務機構因為承擔高額采購和營銷成本,只能削減服務水平,或者誘導過度醫療,這些問題最終也讓消費者買單。
不過,伴隨著美團醫美持續發揮平臺作用,行業生態格局已經在發生變化。劉蓉認為,未來行業會向成熟市場靠齊,服務機構和醫生的作用正在得到強化,與之匹配的是生態中間層的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生態的變化也促進了競爭,截至2025年8月,美團上今年新開醫美機構近9500家,同比保持增長態勢,超200家上游品牌入駐,這也給機構的可持續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是北極星就成了牽引行業生態改善的“牛鼻子”。這不僅是一份針對消費者的醫美指南,也是提供給機構的切實有效的醫美經營手冊,讓它們可以在全生命周期范圍內,持續增強主動經營能力。
作為兩次入選美團“北極星榜單”的醫生,上海鉑曼光環醫療美容診所的副主任醫師王曼姬坦言,自從上榜后,不僅自己所在的門店訂單量同比提升約300%,甚至有人從幾百公里以外的城市過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接待從外地慕名而來的求美者。
不管什么時候,地球怎么轉,北極星的位置是不會變的。就像這些年,有過很多審美潮流,但只要機構服務好,只要醫生專業性高,這些要求是不會變的。
這就是行業標準的意義,它會幫助消費者安全穿越審美周期,也會幫助機構平穩度過經濟周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