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韓國總統李在明開始了對日本的工作訪問。他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先訪問日本,再訪問美國的韓國總統。
而且,距離日本無條件投降80周年紀念日也才過去了8天而已。在韓國,這算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
當然,李在明的外交政策有多個發力點,但本文只討論其對日關系的轉變。
![]()
李在明將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晤,這將成為他自6月4日就任總統以來,與石破茂的第二次會晤,上一次是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上。本來,李在明也是要與川普在G7峰會上舉行會談的,但是由于川普要臨時回國處理伊朗問題,所以放了李在明的鴿子。
另外,李在明還在7月時與日本前首相菅義偉(安倍之后、岸田之前的首相)會面。
![]()
李在明還沒有做總統時,常常拿韓國民族主義借題發揮,甚至稱日本是敵對國家。關于日本排放核廢水一事,李在明說這是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的開端,且帶著一大群共同民主黨議員抗議。2023年9月,李在明開始絕食,并將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作為其絕食原因之一。
![]()
關于美日韓之間的軍事合作,李在明說這可能將導致日本軍國主義的旭日旗再次飄揚在韓國領土上空。
在去年彈劾尹錫悅的風波中,共同民主黨控制下的國會,甚至將尹錫悅任命親日人士擔任政府高官作為彈劾理由。其實這種理由,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彈劾的前提是犯罪,而總統行使人事任命權,并非犯罪。當時,共同民主黨繼續拿與日本的外交關系大做文章。
但是,一旦李在明做了總統,情況就驟變了。
現在,李在明說,先前之所以批評尹錫悅的對日政策,其原因,并非是針對日本本身,而是在針對尹錫悅,因為尹錫悅在東京時將姿態放得太低。
李在明又說,美日韓的軍事合作還是得繼續,同盟關系要予以強化、鞏固。
李在明還說,之前的韓日政府間簽署的關于解決歷史問題的協議,都得繼續生效。他說,這些協議是韓國做出的承諾,不可能被推翻作廢,信任與政策的持續性,在雙邊關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之前他可不是這么說的,比如,他曾說樸槿惠政府與日本達成的關于解決韓國慰安婦問題的協議是“政治陰謀”。
李在明表示:日本是韓國的“非常重要的伙伴”,韓國也可以對日本有利。
他高度贊揚了1998年兩國政府所簽署的共同宣言,其全稱為“韓日共同宣言——面向21世紀的新韓日伙伴關系”。
李在明說,他希望在此次的訪問中,再次簽署一份新的共同宣言,不僅繼續發揚1998年宣言的精神,而且還要走得更遠。
李在明的變化,其實在選舉日之前不久就已經開始顯露了。我在文章《李在明已經變了,而對手仍在原地踏步》提到過,李在明在4月底時,就開始反復表明自己是親市場、親企業的候選人。甚至喊出了“國家財富由企業創造”這種在許多左派看來頗有些“大逆不道”的話。
除此之外,他還指責強硬派工會阻礙企業發展。
李在明的變化為什么這么大呢?我們可以從制度上的原因分析一下。
韓國總統的任期制度,使得在任總統們不必擔憂連任選舉,他們只需擔憂國會選舉(地方選舉對青瓦臺/龍山的影響沒那么大)。
但是對于李在明而言,下一次國會選舉是在2028年4月,距今尚遠。所以在接下來的近三年內,他都可以完全掌控國政。當然,2028年4月以后則不好說,但即使共同民主黨失去了對國會的控制權,李在明在外交上的權力,也不會受到多大的掣肘。這從前總統尹錫悅的施政重點上就可以看出來。
既然不必擔憂選舉,那么就不必過分在意輿論,不必擔心選民的掣肘,就可以無懼民意。要是韓國總統選舉體制與美國一樣,那么李在明此時斷不敢在對日政策上有如此轉變,否則將得罪當初因為其對日政策而投票給他的基本盤選民。
而且,石破茂自己現在都有些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自民黨有可能會換下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在明都能在未訪問美國的情況下,與他見了兩次面,足見其轉變幅度之大。
在離開日本后,李在明將前往美國訪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