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一個晚上,完整聽完了老羅和李想長達 4 小時的播客。坦白說,這年頭能讓人安安靜靜聽完這么長的對談不多了,但這次的體驗非常奇特,信息量密集,而且真誠得有點驚人。它完全不是那種商業互吹的訪談,更像兩個都從槍林彈雨里走出來的人,終于可以坐下來,復盤一下這些年到底是怎么活下來的。
ShowNotes 里的時間線很清晰,但我腦子里反復回響的,是幾個故事和細節,那種能讓你在深夜里反復琢磨的時刻。我試著把它們撈出來,分享給你。
1. 樂觀精神的出廠設置,是在鄉下姥姥家完成的一個人的底層代碼是怎么寫成的?
李想的故事給了一個特別溫暖的答案。他童年最重要的一段時光,是在滄州鄉下的姥姥姥爺家度過的。那不是一個尋常的隔代撫養故事。他的姥爺像個“鄉紳”,一個極富正義感和行動力的退伍軍人,村里各家各戶的矛盾都找他解決,而且不圖任何回報。李想從小就跟在姥爺身后,親眼看著他為戰友被欺負的遺孤出頭,讓她再也沒人敢惹;也親眼看到姥姥 80 歲大壽時,那些受過恩惠的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祝賀的場面。
他說,這段經歷讓他從小就有了一個樸素但堅定的信念:“你只要去做你認為對的事兒,好的事兒,其實就是有好的結果。” 這不是后來讀了什么管理學大師的書得來的,而是在一個孩子心里種下的種子。當他后來創業遇到無數坎坷,他說自己之所以還能堅持下去,就是因為這種樂觀精神的底色。
2. 那些堪比 TVB 商戰劇的“至暗時刻”
聽這部分的時候,我幾次都覺得,這劇情也太狗血了,但它就是真實發生的事。
一夜之間,90% 的員工集體辭職。這是他在北京做泡泡網的時候。因為年輕,管理上是個徹底的“暴君”,完全不關心人的感受。終于有一天,矛盾總爆發,公司三四十號人,一夜之間走了 90%,而且是商量好的集體行動。他說那一瞬間,“公司就崩了”。
被剛借錢買房的“兄弟”聯手逼宮。這是 2008 年,公司資金鏈最緊張的時候。幾個元老級的合伙人,其中一個剛剛從他個人卡里借走了 100 萬買了房,轉頭就在茶館里開了個“批斗會”,羅列他的“罪狀”,要他和另一位創始人出局。你能想象那種感覺嗎?他說:“我跟那幾個人甚至在一起睡過覺,我們白天工作,晚上一張床上睡覺。” 這種背叛的戲劇性,比任何電影都來得真實和刺痛。更讓人心酸的是,那段時間公司賬上沒錢,恰逢 512 大地震,他們因為捐不出錢被全網罵,而他自己卡里只剩下幾萬塊。
上市前夜的釜底抽薪。汽車之家準備了三年,馬上就要去紐交所敲鐘。團隊的護照都辦好了,準備去美國慶祝了。就在國慶節前兩天,一個持有少量股份的股東,被競爭對手用高價策反,突然發難,試圖阻止他們上市。他說,當時宣布這個消息后,從那個股東原來公司跟過來的人,“大部分人都哭了”,因為他們跟著老東家沒賺到錢,眼看這次財務自由的機會又要被攪黃了。
這些故事串起來,你會發現創業根本不是什么一帆風順的英雄史詩,而是一場接著一場的絕境求生。
3. “我不想變成那樣的人”——一個創業者的底線
這是整場對話里,最讓我觸動的一點。
老羅問到理想 MEGA 被全網惡意 P 圖成“棺材車”,問他難道沒有報復心理嗎?李想的回答很平靜,但擲地有聲。他說,他們很清楚背后是哪家公司在操縱,但如果自己也用同樣的手段去“打黑”,去搞那些臟活,“我這一輩子就完了”。
他說:“我不想變成那樣。……如果他們那么黑,還能對我們產生影響,還是因為我們產品做得不夠好,我們應該更努力把產品做得更好。我只能這么告訴自己。”
在今天這個流量就是一切,為了贏可以不擇手段的環境里,能守住這樣的底線,真的很難得。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理想的公關總讓人感覺“慢半拍”,因為他們的內核邏輯不是去打口水仗,而是回到產品本身。
4. 一些反常識的領悟
除了故事,他還分享了一些非常深刻,甚至有些反常識的思考。
頂尖企業家的秘密公式:他見過幾乎所有國內外的頂級企業家,發現他們都有三個共同點:選得準、選得長、迭代快。前兩個不難理解,但第三個“極高頻率地迭代”是反人性的。很多人以為選對了長賽道就可以慢慢來,但他發現,所有最成功的人,都是在一個長周期里,用比任何人都快的速度去試錯和進化。
最深刻的教訓來自背叛你的人:在經歷了合伙人逼宮的風波后,他去問那個主導的人為什么。對方說了一句讓他幡然醒悟的話:“你老一個人死扛,……我們最大感覺就是你覺得我們不重要了。” 從那以后,他才學會把最大的困難跟核心團隊分享。他說:“每個人都希望在你身邊貢獻它的價值,大家都希望自己是被需要的。” 這個領悟,竟然來自于一場最痛苦的背叛。
創業者最脆弱的時刻:老羅也分享說,每次發布新手機,是他情感上最脆弱的時候。李想完全同意,他說每次發布新車,第一周會極度在意用戶的每一個反饋,那種感覺就像把自己幾年心血的全盤托出,等待市場的審判,每一分每一秒都“戰戰兢兢”。
5. 為什么是“家”?
最后,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李想的公司和產品,從汽車之家,到理想 ONE,再到理想 MEGA Home,始終圍繞著“家”這個概念。這不只是一個聰明的商業定位。
他坦誠,自己從小輾轉在姥姥家和奶奶家,和父母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很短,直到結婚后才真正感受到家的寶貴。他甚至有點“自私”地對老婆說:“我需要你,遠遠超過了你需要我。”
當一個創始人把對家庭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射到產品里,這個產品自然就有了不一樣的溫度。從這個角度,你或許更能理解,為什么理想汽車能牢牢抓住家庭用戶的心了。
這期播客還有很多精彩的細節,比如他和老羅都狂粉任天堂的宮本茂和蘋果的喬布斯,聊到興奮時那種掩飾不住的 Geek 的快樂;比如雷軍決定造車前,深夜打電話向他請教,他給的唯一建議就是“你自己上,別找代理人”。
整場聽下來,感覺李想是一個極度理性和感性交織的矛盾體。他會用最冷靜的模型去分析商業,但驅動他做出一次次重大決定的,往往是一些非常感性、源自初心的信念。
推薦你有空也去聽聽,雖然很長,但絕對不無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