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網上的信息眼花繚亂,我決定搞個簡單點的表述。
![]()
先說結論:
美國得到:
從停火會談到和平會談,特朗普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希望;
從自己援烏到賣武器給歐洲援烏,得到歐洲1000億美元的武器采購承諾;(BBC報道說的是是900億美元);
從和俄羅斯對立到破冰,得到可能和俄羅斯達成的礦產協議和能源交易;
烏克蘭得到:
澤連斯基最需要的就是錢和武器,得到可以繼續支撐下去的希望和1000億的武器;
緩和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的矛盾,得到可能和美國合作制造無人機的機會;
歐洲得到:
凈虧損1000億,全程陪跑,兼輪番馬屁攻略特朗普。
雖然一開始就去了,但特朗普堅持先和澤連斯基1V1,歐洲顯然在整個三方會議中淪為配角;
地緣政治和安全威脅還是要自己扛;
![]()
好了,結論先放在這里,接下來我們可以聊聊其他的一些要點:
要點一:從俄烏停火到俄烏和平 是美國回歸常識的重要表現
雙普會見面后,美國很大的一個轉變就是不再強調俄烏停火,而是訴求俄烏和平,在這一點上真的算得上是回歸了理性,看來普京對特朗普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強大的。
中國外交部曾經給俄羅斯的建議:復雜的問題不能用簡單的方式解決。這一點,看來美國終于領悟到了。美國之前不關心雙方的訴求,強行要求停戰就跟小孩子無理取鬧一樣,畢竟一場戰爭從不是無緣無故開始的,也不會無緣無故結束,特別是雙方都還有余力有后路可退的情況下。
要點二:美國、俄羅斯甚至烏克蘭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只有歐洲成為血包
美國方面:
特朗普上臺以后,雖說一通怪拳打得全世界眼花繚亂,但其實仔細觀察的話,會有兩個不變的核心: 1、全方位塑造強人政治的個人形象,讓川粉感受到一直贏的爽感!2、搞錢。不管是DOGE、關稅戰還是縮減各類聯邦資金的支出,目的都一樣:開源或者節流。
俄羅斯方面:
俄烏開戰以來,頭頂超過20000項的制裁、國際外交上被西方國家孤立、俄羅斯的國家形象被妖魔化,經濟上被孤立,雖然即使在這樣的重重圍堵下,2023年和2024年俄羅斯的GDP還是連續兩年增長超4%,成歐洲最大經濟體,越戰越強。
但如果能和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和解,如果國際關系能不繼續惡化,誰不想呢?
更何況,打仗是要花錢的,既然美國也想賺錢,趁著特朗普對普京的特殊好感,為什么不能和俄羅斯一起賺錢呢?
美俄一家親是不可能的,但美俄經濟合作是可能的。畢竟,就算是關系惡劣的2024年,美國還進口了俄羅斯30億元的商品。
烏克蘭方面:
就如我之前說的,烏克蘭的訴求就是錢和武器。
如果澤連斯基是一個項目經理,他要做的就是兩件事: 1、對外先和辦法搞錢;2、對內想辦法做出成績維持投資人對項目的信心。
就這個角度而言,烏克蘭其實做得不算太壞,庫爾斯克戰役和密謀18個月奇襲俄羅斯都干得相當漂亮。
大概這也是俄羅斯現在不堅持一定要澤連斯基下臺或者直接拒接和俄羅斯談判的原因。
歐洲方面:
除了烏克蘭之外,歐洲真的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
戰爭不是他們挑起的,但危險離他們是最近的。
對美國來說,俄烏繼續打,反正和美國的國家安全沒什么關系,但歐洲完全不一樣,冷戰思維的流毒、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以及在俄烏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韌性,都是讓他們徹夜難安的。
到最后,出錢、偷偷出人,把戰火控制在烏克蘭境內就是他們沒有選擇的選擇。
![]()
要點三:所有參與方都認同了不訴求先停火,“邊打邊談”就是常態
這結果對俄羅斯是有利的,對美國也是有利的,甚至對澤連斯基個人和歐洲也是有利的,悲劇的只有烏克蘭的國民。
畢竟,如果美國說一聲:不管了,與我無關,根本不會影響美國最后來分享勝利果實,但歐洲可能就真的要睡不著了。
畢竟,如果只有歐洲的支持,這場代理人戰爭肯定是打不起來,也停不下的。
為啥“邊打邊談”會成為常態呢?因為邊打邊談,不耽誤大家追求和平,并且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本來也是談不出結果的。
但只要雙方愿意談,對特朗普來說,這就是對他追求“和平”理念的支持。這怎么不是皆大歡喜呢?
綜上所述:雖然結果和我之前判斷的一樣,肯定是大家都表示自己熱愛和平,然后繼續打,但總體上還算是有點小進步的。
諾貝爾和平獎真的不考慮給特朗普嗎?畢竟我們吃瓜群眾都等著看這大樂子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