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漢室”是劉備的畢生宏愿。
蜀漢的對手曹魏和東吳的實力都非常強大。劉備要想完成“匡扶漢室”的重任,就需要為蜀漢挑選一位能力出眾的接班人。為何劉備有4個兒子,他會選擇“扶不起的阿斗”劉禪做接班人。
一、劉封
劉封是劉備的長子和養子。
![]()
東漢末年,天下接連爆發黃巾軍之亂、董卓之亂和李傕、郭汜之亂,導致漢室衰微,天下大亂,進入了諸侯割據,四分五裂的亂世。劉備是漢朝皇室(中山靖王)之后,他很早就挺身而出,率兵鎮壓黃巾軍之亂和諸侯叛亂,想要匡扶漢室,但兵微將寡,屢戰屢敗,總是寄人籬下。
劉備被曹操擊敗后,前去投奔同宗荊州劉表。
在荊州期間,劉備年過四十,但膝下無子,這讓他非常感傷。為了能讓自己在百年之后,有一個人繼承自己的衣缽,劉備收養了荊州世家大族羅侯寇氏之子、劉泌的外甥為養子,取名劉封。劉備收養劉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結交荊州的世家大族,讓他們助自己一臂之力。
![]()
劉封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
在劉備,以及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的悉心指導和軍隊的耳濡目染下,劉封成長為了一名非常出眾的年輕將領,他跟隨劉備參加了新野之戰、赤壁之戰和入川之戰等戰爭,立下赫赫戰功。
漢中之戰時,劉封又率兵和孟達一起奪取了上庸。
220年,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被曹魏、江東聯手擊敗,被他們圍困后,派人向駐扎在上庸的劉封求救。關羽為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得罪過蜀漢的不少同僚,這導致他身陷險境后,劉封和孟達選擇了見死不救,不愿出兵救關羽。荊州被江東奪取,關羽也被江東擊敗并生擒處死。
![]()
劉封性格強勢,鎮守上庸期間,經常欺凌孟達,導致孟達心生不滿。同時,孟達也擔心劉備因關羽之死懲罰自己,所以選擇背叛蜀漢,投降了曹魏,并聯手曹魏將領攻打劉封,奪取了上庸。
劉封兵敗后,只能撤回成都。
此時,劉備的甘夫人已經為他生下了劉禪。
有了親兒子后,劉備就打算傳位給親兒子。
劉封失去了接班人的位置,但他依舊是劉備的長子,蜀漢的重要將領。劉封見死不救,導致關羽被殺,這讓劉備非常憤怒,準備懲罰劉封。諸葛亮趁機進言說:“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劉封性格強勢,諸葛亮擔心劉備百年之后,劉禪壓制不住劉封。為了避免自己去世之后,蜀漢爆發內斗,損害蜀漢利益,劉備權衡利弊之后,采納諸葛亮的建議,責令劉封自殺。
![]()
二、劉禪、劉永、劉理
劉禪是劉備的甘夫人所生之子,劉永、劉理生母不詳。
劉備病逝之時,劉封已經被他所殺,他只能在剩下的3個兒子:劉禪、劉永、劉理選一個接班人。
當時的劉禪為17歲,劉永、劉理不足10歲,沒有能力治理國家,這使得劉備只能傳位給劉禪。
劉備安排諸葛亮、李嚴為托孤大臣,負責輔佐劉禪。后來,李嚴犯錯被劉禪罷免官職,諸葛亮開始獨攬大權。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曾6次率兵北伐,但受限于蜀漢國力,未能北伐成功。
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
諸葛亮病逝后,劉禪重用諸葛亮推薦給他的蔣琬、費祎和董允,讓蜀漢得以平穩過渡。蔣琬、費祎、董允去世后,姜維成為了蜀漢大將軍。他秉承諸葛亮遺志,又開始了北伐,但也未能成功。
263年,曹魏司馬昭派鐘會、鄧艾率兵攻打蜀漢。
姜維率兵在劍閣和鐘會對峙之際,鄧艾率領3萬大軍偷渡陰平,進入了蜀漢腹地。鄧艾在綿竹之戰中擊敗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后,率兵殺到了成都城下。國家有難之后,劉禪身為蜀漢國君,沒有積極組織城中百姓堅守,等待各地援軍救援,而是打開城門投降鄧艾,導致蜀漢亡國。
姜維等蜀漢將領得知此事后,悲痛地說:“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他們也只能投降曹魏。
![]()
蜀漢滅亡后,姜維為了能讓蜀漢幽而復明,極力慫恿曹魏名將鐘會造反,想借助鐘會之手再造蜀漢。可惜事情敗露,姜維、鐘會,劉禪的太子劉璿,蜀漢將領張翼、蔣斌等人皆被曹魏誅殺。
劉禪和蜀漢其他大臣,被司馬昭接到了洛陽。司馬昭問劉禪:“頗思蜀否?”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這讓劉禪保住了自己和蜀漢大臣的性命。劉禪被曹魏封為安樂公,善終于曹魏。
劉備的另2個兒子:劉永被劉備封為魯王。劉禪在位期間,改封劉永為甘陵王。蜀漢亡國之后,劉永和劉禪一起被司馬昭遷移到洛陽定居,他被曹魏任命為奉車都尉,封爵鄉侯,善終。劉理被劉備封為梁王。劉禪繼位后,改封劉理為安平王。244年,劉理病逝,時年不滿3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