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升降門扭簧的“雙反”終裁結果正式落地。反傾銷稅率方面,中國生產商/出口商的傾銷率在734.33%-779.31% (抵消補貼后的保證金調整為723.79%-767.77%);反補貼稅上,天津市旺夏彈簧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旭龍彈簧廠等眾多企業以及中國其他生產商/出口商的補貼率均被裁定為257.46% 。這一結果無疑是給中國相關廠商貼上了一張“天價罰單”。
??這事兒看似只是簡單的貿易摩擦,實則背后是美國本土企業IDC Group等三家公司推動的“貿易保護主義劇本”。一直以來,中國彈簧憑借著物美價廉的優勢,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定份額,這讓美國同行倍感壓力,以至于他們在關稅數字上都能編出如此夸張的數據。
??在這次“雙反”裁定中,中國企業受到重創。從天津旺夏到寧波君言等企業,幾乎“團滅”。相比之下,印度同行的稅率明顯低好幾檔,美國這針對性的操作昭然若揭。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按照這樣的稅率,出口美國賣100塊的彈簧,需繳納的稅費竟高達900塊左右,這樣的成本,確實還不如把貨扔太平洋,還能省下運費。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美國海關稅則號居然列出6個,甚至連紡織品的編碼都包含其中,難怪網友吐槽:“這是生怕中國彈簧偷偷跑進美國?”
??目前,此事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有人提出“美國市場不要就轉內銷”,然而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早已讓利潤微薄;也有人呼吁“必須硬剛上訴”,可回顧之前337調查的案例,就連TCL這樣的巨頭都被迫選擇和解。當“全球化”變成“美國優先”的單選題,我們是該咬牙承受這高額的“學費”,還是果斷掀桌子換賽道,另謀出路?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