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綠牌中介APP,突然發現看不到成交價了。
![]()
原以為綠牌把我的號封了,畢竟我經常寫成交價,得罪人。
![]()
但我問了一圈,發現是所有人都看不到了。
難道,上海綠牌真的要全面下架二手房成交價了?
01
這個事大概率有3方面原因,
1、二手房價跌太多了,上面施壓;
2、綠牌中介想要掌握市場話語權;
3、炒房客投訴成交價太低。
前兩個我就不展開了,懂得都懂,文章容易沒。
第3個在很多炒房城市曾經發生過:
比如蘇州,炒房客組織密集投訴,說是二手成交價一個比一個低,導致了房價下跌。
![]()
由于新的成交價太低,導致了價格下跌,由于價格下跌,所以要關閉成交價,捂住那張說真話的嘴。
這樣房價就不跌了?
這個邏輯真好笑。
無論什么原因,對賣房的房東和買房人來說,都陷入了信息黑盒,不是什么好事。
隱藏成交價不僅不會帶來房價的上漲,反而可能會造成市場恐慌,引起進一步下跌。
市場應該是理性的、獨立的、嚴肅的,而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隱藏成交價,能讓房價上漲嗎?
不可能。
任何商品都有流動性,房產作為大宗商品亦是,而流動性的命門則是信息透明!
價格越透明,買家越敢出手,流動性越好。
反之,價格成謎,中介瞎說,賣家瞎報,買家疑慮重重,誰敢接盤下手?
02
事實上,綠牌關閉成交價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都是在房價大漲的時候,很多城市貫徹房住不炒,下架了成交價。
成功帶來了成交量的下滑,引導了房價下行。
但這次是下行周期,還玩這一套?
以往的例子足以證明,關閉成交價會導致買房人不敢下手,會量價齊跌。
另外對賣房的房東和買房人來說,也是新一輪的挑戰。
對賣房的房東來說,經歷最多的就是中介壓價。
當成交價不顯示的時候,當你不知道競品賣了多少錢的時候,賣房的中介會干什么?
肆無忌憚的壓價。
有人說,我又不是沖頭,不會上當,也不會降價。
那么你能保證,小區其他業主不會被壓價嗎?其他小區不會被壓價嗎?
只要出現一個新的砸盤,新的價格底線就會重塑。
信息不透明,其實是害了房東,任人擺布,燈下黑。
對買房人來說。
會加劇恐慌,下行市場里,買家本就“寧錯過,不接盤”的心態。
現在連真實價格都看不到,擔心被忽悠,更怕房東趁機亂漲價,誰敢放心出手?
03
真正的出路何在?向成熟市場看齊!
美國——
信息公開:個人房產信息極度透明,可通過商業網站(如Zillow)或地方政府網站查詢具體房屋信息,包括成交合同、貸款記錄、地稅情況等。
監督機制:信息公開便于民眾監督地方政府評估房屋價值并收取房產稅,同時方便媒體或公眾查詢官員或名人的房產情況。
英國——
購房者可通過政府網站查詢意向房產的成交價格、稅費、交易日期等詳盡信息。
日本——
房地產市場成熟且透明,房屋的歷史售價、修繕記錄等信息均可在相關網站查詢。
中國香港——
有完善的房地產數據統計和發布機制,可查詢土地登記冊和確認兇宅信息。
綜上所述,發展越早、越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信息透明度反而越高,才是真正的有助于市場健康發展。
此時的綠牌中介,不該“關燈”,反而要更透明!
ZF更應搭建權威的數據平臺,不應把信息權交給中介機構管理。
陽光,可能不是拯救樓市的唯一出路。
但不陽光,可能會關上拯救樓市的最后一扇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