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國頂級私校,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是“九大公學”——它們以高水準教學、高質量管理和高升學率享譽全球。
然而,九大公學名氣雖大,但入學門檻高、名額少、競爭激烈,讓不少家庭望而卻步。事實上,除了九大公學,英國兩大知名私校聯盟——伊頓聯盟和拉格比聯盟的其他成員校同樣是學術實力與聲譽兼備的“寶藏名校”,閉眼選都很穩。
01
九大公學
“九大公學”(Origin 9)是英國人對9所歷史最悠久、學術最頂尖公學的尊稱。它們起源于16世紀,受到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由原本只招收特定人群的教會學校轉為面向公眾,成為為本地平民男孩提供教育的慈善學校,這也是今天公學的雛形。
1861年,克拉倫登皇家委員會成立,對當時被認為最優秀的9所公學的教學和管理提出建議。這些學校以嚴謹學風著稱,將自由與自律的精神融入教育,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社會精英。
直到今天,這9所公學依然保持著超高的水準,堅持推行“全人教育”。
![]()
根據LSE的研究,九大公學的社會影響力驚人:英國歷任首相中有70%出自九大公學,其畢業生進入牛津、劍橋的比例是其他學校的兩倍。
雖然最初都是男校,但如今除伊頓、哈羅、圣保羅、麥錢特泰勒斯外,其余已轉為男女混校。
值得一提的是,九大公學雖然名義上是一體,但上世紀60年代開始,各所公學出于經常相互合作,或定期共同組織活動等各種原因,分成了兩大聯盟——拉格比聯盟和伊頓聯盟。兩大陣營分庭抗禮,暗暗較勁。
02
拉格比聯盟
20世紀60年代,戰后英國社會變革劇烈,精英教育開始走向大眾化。傳統權威受到挑戰,貴族地位下降。
在此背景下,拉格比公學成立了“拉格比聯盟”(Rugby Group),成員包括18所私校,其中5所來自九大公學:切特豪斯公學、哈羅公學、溫徹斯特公學、拉格比公學、舒茲伯利公學。
聯盟校長和學術負責人定期會議、交流教育理念,學校間頻繁舉辦比賽和聯誼活動。這種緊密合作迅速贏得歐洲精英階層的認可,一度成為名流家庭擇校的標桿。
![]()
03
伊頓聯盟
拉格比聯盟名聲大噪后,伊頓公學也聯合十幾所知名私校成立“伊頓聯盟”。由于成立較晚,大部分著名寄宿學校已被拉格比聯盟吸收,伊頓聯盟便吸納了不少優質走讀學校。
伊頓聯盟共有12所私校,其中3所是九大公學成員:伊頓公學、威斯敏斯特公學、圣保羅公學。雖然數量不多,但伊頓和威斯敏斯特的升學成績常年拔尖,使該聯盟在實力上不輸拉格比聯盟。
聯盟學校之間在教育學生方面有著共同的教育理念,常會開會探討各校學費、課程設置、招生制度等事項,并制定一定的盟約,避免惡性競爭。
![]()
04
寶藏聯盟成員校
伊頓聯盟與拉格比聯盟幾乎囊括了英國大部分頂尖私校,學術成績、升學表現和教學資源均屬一流。因此這兩大聯盟中的學校基本上可以閉眼做選擇。
![]()
例如以下兩所都是很不錯的學校,雖然名聲不大,但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在英國眾多學校里,擁有漫長歷史的情況并不鮮見,可坎特伯雷國王學校(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的歷史之長著實令人驚嘆,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是英國最古老的學校之一,招收13-18歲學生。
2018年開放國際學院,整個學院被設計和建造為一個軟著陸平臺,為國際學生發展他們的學術,也獲得其他頂尖的Sixth Form學院和/或大學的入學資格。
特色亮點:
牛劍錄取率高,文理科均衡
校園與教堂融為一體,儀式感十足
名人校友:劇作家Christopher Marlowe,BBC主持人David Frost
Uppingham School
以音樂和戲劇課程聞名,是英國最早設立音樂學院的私校之一,也是Rugby Group成員。校園占據小鎮一半面積,是全英國其中一個最大的寄宿中學,風景也非常優美。
特色亮點:
世界級音樂廳,藝術氛圍濃厚
傳統男校轉為混校,男女比例均衡
名人校友:作曲家Vaughan Williams,BBC記者John Simpson
![]()
申請頂尖英國私校,絕非臨時抱佛腳就能拿到錄取。學校通常提前一年啟動選拔,頂級私校開始時間就更早了。考察的不僅是平時成績,還包括UKiset、ISEB、學校自主招生筆試及面試等環節。名額有限,國際生比例更低,比如惠靈頓每年250個名額中,僅30個留給國際生。
想沖刺英國頂級私校,務必提前規劃,早做準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