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我們都知道,中俄邊境線堪稱世界上最漫長的陸地邊境線之一,整體長度達到4300公里,不過絕大部分都位于我國東北,也就是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長度約4245公里;
![]()
中俄邊境的東段與西段
此外,在我國西北地區,還有一段跟俄羅斯相鄰的邊境線,這就是中俄邊境西段,長度僅有55公里左右。
關于這段邊界,全城探秘經常看到一種說法,就是其長度雖然很短,但卻徹底“鎖死”了蒙古,使得蒙古被中俄兩國包圍,跟哈薩克斯坦僅隔數十公里相望,卻無法成為鄰國;
![]()
中俄邊境西段
由此,蒙古不僅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之一,更成為最封閉的國家之一,但凡要跟中俄之外的其他國家交流,就避不開這兩大鄰國,甚至有不少人調侃,被中俄兩個世界大國夾在中間,蒙古堪稱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
中俄邊境西段,是為了“鎖死”蒙古嗎?
那么,長度僅有55公里的中俄邊境西段,真的是為了“鎖死”蒙古嗎?
全城探秘試著給大家解答。
一,首先得明確一點,促使中俄邊境西段形成并“鎖死”蒙古的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為啥這么說呢?三個理由:
1.十七、十八世紀沙俄擴張到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彼時清朝國力強盛,沙俄在與清朝的交鋒中占不到便宜,兩國先后通過《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確認了我國東北以及北方的邊界線,此時的蒙古毫無疑問就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什么邊界或者“鎖死”的問題;
![]()
清朝巔峰時期我國北部邊界
而在十八世紀清朝平定準噶爾后,中俄在西北地區也開始接壤,此時兩國在這片區域的邊界并沒有通過條約明確,而是遵循傳統習慣邊界,包括唐努烏梁海、巴爾喀什湖東南在內的遼闊土地,都屬于我國,如今成為中俄蒙哈四國邊界的阿爾泰山還完全位于我國境內;
顯然,那個時候的中俄邊境西段非常漫長,從薩彥嶺到巴爾喀什湖向南一直延伸到帕米爾高原,也不存在如今只有55公里長的中俄邊境西段“鎖死”誰的問題。
![]()
阿爾泰山曾完全屬于我國
2.近代以來,清朝國力衰落,沙俄趁著清朝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先后強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割占我國外東北大片領土,又通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以及此后的一系列強迫手段,陸續割占我國西北地區54萬平方公里領土;
我國失去巴爾喀什湖東南的大片土地后,這片區域的中俄邊界才逐漸南移至阿爾泰山脈,而如今長55公里的中俄邊境西段,就是彼時中俄漫長邊境線的一部分。
![]()
19世紀我國西北地區邊界線變動
3.至于跟蒙古僅隔55公里,卻可望而不可及的“第三鄰國”哈薩克斯坦,也跟俄羅斯有著密切關系;
數百年前,哈薩克斯坦的前身哈薩克汗國還是中亞松散的游牧部落,按照部落譜系劃分為三個玉茲,分別是小玉茲、中玉茲和大玉茲,17世紀末,準噶爾崛起,為了對抗其威脅,小玉茲、中玉茲先后投靠沙皇俄國;
1822年,沙俄頒布《西西伯利亞吉爾吉斯人條例》,廢除了哈薩克的可汗制,將哈薩克地區劃分為不同的行政區,由沙俄官員直接統治;
![]()
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擴張
蘇聯成立后,1936年,哈薩克斯坦從俄羅斯分離,成為其加盟共和國,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時宣布獨立,而目前以阿爾泰山為界的中俄邊境西段,就是由一百多年前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以及蘇聯解體后獨立出來的哈薩克斯坦共同確定的。
由此可見,所謂“鎖死”蒙古的中俄邊境西段,其實就是彼時沙俄趁著清朝衰弱搞出來的,如果按照清朝巔峰時期的版圖,別說這段邊境線了,蒙古還位于我國版圖內呢,根本就不存在“鎖死”的問題。
![]()
55公里長的中俄邊境西段
二,55公里長的中俄邊境西段,真的是為“鎖死”蒙古嗎?俄羅斯醉翁之意并不在此。
別看如今的蒙古地處中俄兩大國夾縫中,看起來“可憐兮兮”的,一段時間以來,蒙古更是費盡心思的開拓“第三鄰國”,從美國到日韓再到歐盟,可謂是用盡了各種方法,但無論對中國還是俄羅斯來說,完全沒有“鎖死”蒙古的必要;
蒙古國土面積雖然達到156萬平方公里,但一方面人口很少,只有350多萬,妥妥的地廣人稀,另一方面,蒙古的實力也非常有限,經濟落后,長期依賴資源出口,僅有一些小型船只的蒙古海軍更是經常淪為調侃對象;
![]()
蒙古首都烏蘭巴托
如此蒙古,無論怎么看,都不可能成為中俄威脅,兩大鄰國又怎么可能特意針對他呢?
此前數百年,長期處于強勢一方的俄羅斯或有意、或無意地將中俄邊境西段逐漸固定到阿爾泰山,并且長度也大幅縮短至55公里,成為世界上最短的邊境線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南部,一直都是其最大的“軟肋”;
我們常說,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戰略縱深非常大,但這通常僅指其東西方向,俄羅斯國土東西最大跨度達9000公里,歷史上就憑借其東西方向上的戰略縱深,先后在拿破侖時期、一戰以及二戰時期多次擊敗來自西邊的勁敵;
![]()
俄羅斯版圖
但從南北方向看,俄羅斯的國土縱深就會大幅縮水;
一方面,其國土南北最大跨度只有4000公里,不到東西跨度的一半;
另一方面,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中北部氣候寒冷,并不適宜人類居住以及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所以俄羅斯在這片區域的大部分人口、城市以及交通線路等基礎設施,幾乎位于其南部邊境線附近;
![]()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口以及交通線路都非常靠近南部邊境線
因此,俄羅斯南北方向的國土縱深并不大,至于戰略縱深則更小,這意味著其東歐平原的腹地同遠東地區的來往,非常容易被切斷。
對此俄羅斯顯然也非常明白!
而好的一點是,雖然其南部邊境線相當漫長,但主要分布在哈薩克斯坦以及蒙古兩個鄰國,前者與俄羅斯的邊境線長達7644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段連續邊界,后者長度也有3800公里,但這兩個國家顯然很難威脅到俄羅斯南部邊界;
![]()
哈薩克斯坦與蒙古,是俄羅斯南部的主要鄰國
同樣位于俄羅斯南側、實力更強的中國,顯然才是俄羅斯最忌憚的;
而中俄邊境西段呢,不僅長度非常有限,只有55公里,關鍵是還位于阿爾泰山;
![]()
阿爾泰山
這座山脈整體呈西北-東南走向,長達2000公里,寬約80-150公里,山體雄渾陡峭,地勢復雜崎嶇,中間分布著大量的河谷以及盆地,還擁有多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峰,比如中蒙邊境的友誼峰,海拔高達4374米,中俄邊界的奎屯峰,海拔也有4104米;
![]()
阿爾泰山地圖
可見阿爾泰山堪稱一道名副其實的屏障,天然就能阻隔南北東西來往,而其北側,就是俄羅斯遼闊且一馬平川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中俄邊境西段無比“短小”,且以阿爾泰山為界,乍一看是“鎖死”了蒙古,實際上是隔開了中俄兩個大國,既保護了我國新疆的安全,更保護了俄羅斯的南部邊境以及極易被切斷的西伯利亞交通線路。
![]()
阿爾泰山北部,就是俄羅斯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看看地圖就會發現,在今天,中俄之間所有直接相連的交通線路以及口岸,都位于兩國邊境線的東段,而中俄邊境西段則基本維持著未開發的原始狀態,要從我國西北地區進入俄羅斯,還得先經過哈薩克斯坦才行;
![]()
所以,中俄邊境西段是否為了“鎖死”蒙古,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俄羅斯的醉翁之意不在蒙,而在國力遠超蒙古的中國,以及俄羅斯自己最大的軟肋!(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