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即影壁,是一種中國傳統建筑形式,具有裝飾、私密、民俗等多重含義。照壁在舊時的吉林城內衙署、寺廟、民宅較為常見。照壁按位置不同可分為門內照壁、門外照壁、門側照壁等三種。其中門外照壁又因俯瞰時的平面分為一字型和雁翅型(外八字)兩種。關于吉林衙署大門前的照壁,目前所見資料不多,但兩種造型的影壁都有。
在俄國攝影師拍攝的早期吉林照片中,可以看到江畔的將軍府(今吉林市政府)門前有一座一字型照壁。此照壁上有檐斗,外圍木柵欄,在府門前合圍出一個獨立的空間。不過令人疑惑的是,盡管民國時期的照片顯示仍為一字型,但民國版《永吉縣志》附圖中,一字型照壁則被標注為雁翅型影壁,而且在其西側還標上了另一座雁翅影壁。很遺憾,偽滿時期,因修建沿江永久堤防及江沿街,偽吉林省公署門前的轅門、圍墻、照壁、紀念碑等均被拆除,照壁細節已難知曉。
關于舊時吉林衙署門前修建照壁,應為一字型還是雁翅型,有無制度要求,目前本人未見明確記載。根據民國版《永吉縣志》附圖,民國財政廳使用的舊衙署門前使用的是一字型照壁,而教育廳門前的照壁則是雁翅型,可見同一級別衙署,影壁未必同狀。
然而不論哪種形制,照壁上的圖案則有比較明確的要求。據記載,清代衙署照壁上的紋飾分為兩部分:其一為“兩只蜻蜓、一樹纏枝壽桃、三只雄雞和重疊的雞冠花”,寓意“清廷萬壽無疆”、“連升三級”、“官上加官”;其二為形似麒麟的怪獸——“貪”,用以警示為官者要保持廉政。目前存世的一張晚清時期濱江道臺衙門的老照片中(下附俄文、法文、英文,英文標注為The dragon),就可以看到照壁中浮雕的“貪”的形象。
對于清代吉林衙署門前照壁是一字型還是雁翅型,如有朋友了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
![]()
![]()
本文為優雅的胡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特別鳴謝恒紹先生、賈大為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給予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