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層林盡染的蛟河紅葉谷景區 蛟河文旅供圖
深秋,長白山余脈的山林褪去翠綠,換上“赤焰盛裝”——吉林省蛟河市的紅葉谷景區內,漫山遍野的楓葉如燃燒的火焰,層林盡染間云海翻涌,拉法山日出與紅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絕美的秋日畫卷。蛟河這座“紅葉之城”正憑著紅葉的魅力,成為全國秋季旅游的焦點,不僅游客量與旅游收入雙增長,更激活了全域發展動能,書寫著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的“蛟河答卷”。
蛟河與紅葉的故事可從20多年前說起。2002年,蛟河市舉辦首屆長白山紅葉旅游季,彼時紅葉經濟還停留在“看景打卡”的初級階段,但憑著紅葉谷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其紅葉有規模大、品種多、色彩迷人、觀賞時限珍貴4個突出特點,蛟河紅葉品牌逐漸在東北乃至全國打響。如今,歷經24屆旅游季的深耕,“蛟河紅葉”已從單一景觀升級為吉林省秋季旅游的“金字招牌”。
今年金秋,蛟河的紅葉魅力再升級。當地不再滿足于“讓游客來看紅葉”,而是通過豐富文旅業態,推動觀光旅游向深度體驗轉型,讓紅葉之旅變成沉浸式度假。走進紅葉谷景區,白天沿棧道賞楓葉,萌寵樂園里的羊駝、小鹿與紅葉相映成趣,成為家庭親子游的“打卡點”;夜幕降臨后,非遺“打鐵花”表演驚艷亮相,1600攝氏度的鐵水被匠人擊打成漫天星火,與紅葉谷的夜色震撼碰撞;凈首湖上,花船水幕電影緩緩放映,光影在江面流動,講述著蛟河的山水故事;慶嶺活魚美食街已有21家店鋪,剛捕撈的松花湖江魚經柴火慢燉,鮮美的魚湯驅散秋涼,成為游客必嘗的舌尖美味。這些新業態的加入,讓“看紅葉”不再是唯一目的,而升級為“白天賞景、夜晚尋趣、舌尖品鮮”,讓蛟河的秋季游更具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蛟河的紅葉效應已超越旅游業,串聯起全域發展產業鏈,成為帶動鄉村振興、激活地方經濟的“金鑰匙”。
在距離紅葉谷不遠的富江村,曾經的普通漁村如今變身“網紅村落”,村民們開起民宿、農家樂,每到周末,常常客滿;村頭的農產品展銷區里,蛟河大米、山野菜、蜂蜜等農特產品被包裝成伴手禮,游客買走的是特產,留下的是對蛟河生態的認可。
據蛟河市文旅部門統計,近一個月來,當地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2.7%,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54.4%——收入增速遠超游客量增速的背后,正是深度體驗帶來的消費升級。游客停留時間從過去的半天延長至兩三天,除了景區門票,住宿、餐飲、文創產品等消費占比顯著提升,紅葉經濟的輻射效應持續擴大。
“一片片紅葉,不僅是景觀,更是蛟河的生態名片和發展密碼。”蛟河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余年的深耕讓蛟河深刻認識到,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財富。未來,蛟河將繼續以紅葉為紐帶,進一步整合拉法山、紅葉谷、松花湖等資源,打造“春賞百花、夏游湖、秋觀紅葉、冬玩雪”的全季旅游產品,讓“紅葉之城”的魅力不止于金秋,更能實現全年可持續發展。
如今,漫步蛟河,無論是紅葉谷的漫山赤楓,還是富江村的煙火氣息、慶嶺活魚的鮮香美味,都傳遞出這座城市因紅葉而煥發的生機。一片紅葉帶火一座城,蛟河的實踐證明,只要找準生態與發展的結合點,綠水青山就一定能變成金山銀山,書寫出屬于地方發展的獨特答卷。
2025年11月6日《中國文化報》
第8版刊發特別報道
《吉林蛟河:紅葉漫山 一城煥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