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什么突然要放棄M1A2D“超級坦克”項目?
![]()
目前關于第四代主戰坦克,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各國都在押寶,就看誰押的最準了。而美國已經在六代機上被中國壓了一頭,特朗普不是神筆馬良,他在白宮拿的F47一時之間不會從畫里走出來。既然空軍不行,只能從陸軍那里找補了。
這次美國打算放棄原來計劃,跳過M1A2D直接開展下一代主戰坦克艾布拉姆斯X,通用動力的相關負責人直接上書總統,希望得到支持,并保證在30個月內完成首輛艾布拉姆斯X的服役。掐指一算大概還在懂王的任期內,這個時間獲得了他的肯定,所以項目經費自然要漲。
![]()
M1A2D有什么不好?它其實也是一個研發項目,現在美軍還沒有裝備,從2107年開始搞到現在,就直接放棄了?
M1A2D算是當年國會老爺們給軍工復合體戴緊箍咒催生出來的產物,當時美國國會嚴控軍隊預算,禁止陸軍開發下一代新型坦克。理由也很充分,未來戰場是無人機時代,坦克可能沒有多大的生存空間。
美國國會也有安全顧問,背后還有大量的智庫做分析,當時俄烏雖然還沒開打,但是作為世界上幾大軍事強國之一,上層的預見性還是有的。
正因為此,陸軍沒有辦法,只能在M1A2 SEPv3技術積累的基礎上繼續升級,而這個項目預計生產的原型車就叫M1A2 SEPv4,2018年的時候項目正式更名為M1A2D。
![]()
從名字上看,M1A2D屬于M1A2家族,實際上相比于老款,即美國陸軍當下裝備的1000多輛M1A2 SEPv2,M1A2D的升級非常大,身上已經沒有老艾布拉姆斯家族的血了。
首先在傳感器上做了許多升級,它采用雙頻中波和長波紅外高清焦平面陣列,探測距離提升50%,在雨霧、沙塵環境中能精準識別8000米外的目標,同時與車長獨立周視熱像儀整合,實現360度態勢感知,并支持與其他作戰平臺共享圖像數據。
![]()
它還增加了一個彩色攝像機,人眼安全激光測距儀、跨平臺激光指示器,提升目標識別與多域協同能力。
它使用一款彈藥取代原來的四款,先進多用途(AMP)炮彈可穿甲、破甲、殺傷人員、擊穿混凝土工事。這款彈藥整合彈藥數據鏈和可編程技術,簡單來講它能與火控計算機雷達互聯,實時修訂目標參數,不需要人工操作,首發命中率極高。
![]()
在防護上,M1A2D使用了戰利品主動防御系統,該系統通過4個相控陣雷達陣列判斷來襲目標,然后發火箭彈進行攔截,能提高坦克的戰場生存率。但是在加沙城內,這種防御系統并不靠譜,雷達開啟后很耗能。哈馬斯往往在50~100米內使用串聯火箭彈開火,這個距離留給雷達的反應時間太短了。當然了,任何重型坦克到了城市這座“鋼鐵森林”中都施展不開,攔不住很正常。
![]()
很顯然,中美俄都看重了主動防御系統,今年央視還曝光了一段我國主動防御系統的測試畫面,大國地形環境多樣,這種主動防御系統在開闊空間里或許可以發揮更大價值。
M1A2D還預留了AI網絡接口,要知道AI技術在近兩年才走向實用化,而且還僅限于軟件上,所以這個項目還是有一定前瞻性的。不過,由于各方面原因,原本計劃的7輛原型車,通用動力都沒能按時交出,按照步驟應該是在2023年就完成的,然后到今年完成部分老款M1A2的升級,總量預計是400輛。
![]()
問題是費用太高了,升級一輛據說預估要花費800萬美元以上。
這樣看來,恐怕不是美軍想放棄M1A2D這個項目,而是它本來就進行不下去。這就引出了一個思考,連在舊有坦克上改造升級都完成不了,怎么在30個月拿出第四代主戰坦克?除非通用動力在M1A2D上的確積累了很多技術,然后再更換插電混動的動力系統,通過移植技術強行把艾布拉姆斯X原型車推出來。左手倒右手,反正是一家公司。
![]()
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艾布拉姆斯X不是早就出來了嗎?2022年就展覽了!那叫技術驗證車,西方文化特有的高調,事情剛開頭就宣布成功了。什么是原型車?就是可以直接上戰場的,但是它有些技術要經過檢驗,原型車測試完后就是量產車了,艾布拉姆斯X顯然沒走到這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