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島內臺陸軍在新竹湖口基地舉行首個M1A2T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營成軍儀式。這款被臺媒稱為"地表最強"的美制主戰坦克,歷經10個月整合訓練后正式列裝,取代了該旅長期使用的CM-11勇虎坦克(M48衍生型號,純屬脆皮車)。
01.臺軍裝甲旅獲"拒統神器",美媒:中看不中用
對于長期依賴老舊裝備的臺陸軍而言,M1A2T的到來被視為"火力、機動性與防護力的重大躍升",甚至被綠媒冠上"拒統神器"的稱號。然而,美媒《軍事觀察》則對島內綠媒的吹噓潑了冷水,美媒明確表示,從烏克蘭戰場的教訓到解放軍體系化反坦克能力相比俄軍的碾壓優勢,臺軍列裝的這批M1A2T戰時下場比烏軍的M1坦克部隊下場還慘,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
![]()
臺軍總共采購了108輛M1A2T,其中扣除10輛裝備島內的裝訓部負責該型坦克的駕駛、維修、戰術訓練,以及實彈射擊等教學任務,確保后續部隊的訓練需求外。
那么剩余的98輛坦克將裝備臺陸軍第六集團軍的584裝甲旅和269步兵旅,其中584裝甲旅是全旅換裝,打算換裝84輛M1A2T,作為臺陸軍首個全M1A2T裝甲旅,部署在新竹湖口基地,承擔北部防區的裝甲作戰任務,重點對抗解放軍的兩棲登陸部隊。
![]()
而陸軍269裝甲旅下轄的裝甲營僅一個連全部換裝14輛M1A2T,部署在林口臺地,配合584旅形成北部裝甲防線。可見,目前民進黨當局將裝甲部隊的主要防御方向設定在臺北附近,至于島內的中部、東部和南部方向,只能說自求多福吧,也就只能繼續使用老舊的二代坦克湊數了。
![]()
美媒表示,臺軍這些少量的M1A2T戰時根本無法發揮任何作用,其一,M1A2T的防護設計基于冷戰時期"大規模裝甲對抗"理念設計的,強調對抗敵方坦克炮與反坦克導彈,卻未充分考慮現代戰場飽和式打擊與無人機蜂群的威脅,其二,臺軍整體裝甲規模與體系支撐能力的不足,使得單裝備性能提升難以轉化為戰場優勢。
而且M1A2T的列裝,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其"師兄"在烏克蘭戰場折戟的M1A1SA主戰坦克,該型坦克和M1A2T師出同門 。
![]()
而截至2025年6月,烏克蘭接收的31輛M1A1SA坦克中,27輛被摧毀或俘獲,損失率高達87%。這一數字徹底擊碎了西方頂級坦克不可戰勝的神話,也暴露出現代主戰坦克在體系對抗中的致命短板,而且面對的俄軍反坦克體系是差解放軍一個檔次的。
![]()
02.對上解放軍將全軍覆沒?
解放軍的反坦克體系遠較俄軍完善,解放軍陸軍裝備有PHL-191遠程箱式火箭炮能夠專打制導彈藥和末敏彈,中/重型合成旅則有紅箭-10反坦克導彈(射程10公里遠超臺軍坦克打擊范圍,光纖制導抗干擾)這樣的豪華裝備、空軍陸軍則有一系列完善的察打一體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和巡飛彈,最后還有陸航的武裝直升機兜底。
![]()
這種空地一體化的反坦克網絡,能在M1A2T部署前即完成目標鎖定,在其機動過程中實施多方向飽和打擊。美媒對此悲觀指出,鑒于解放軍比俄軍更強的體系化作戰能力,臺軍的M1A2T下場可參照烏軍,甚至更慘。
![]()
并且由于臺軍的M1A2T還要面臨機動范圍受限(臺灣多山地形,M1A2T全重67噸,在臺灣狹窄道路、農田與城鎮中機動困難)劣勢,其生存概率將遠低于烏軍。烏軍面臨俄軍的窮追猛打,其M1A1SA坦克損失率尚且高達87%,而臺軍戰時面對解放軍的體系化打擊,其M1A2T裝甲部隊將全軍覆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