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公眾號設為“星標”,可第一時間看到推送
2025年北京經開區七所高中招生計劃
2025年的中招已經結束了幾天,很多應屆家長們抱怨經開區的普高率偏低,其實經作者計算, 今年 經開區的普高率至少在76%以上。客觀來說,不算很高,但算不上低。
說句不招人愛聽的話,后25%的生源,繼續升入高中的實際意義并不是很大,提前走貫通培養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
但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只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今年經開區多了兩所公立高中以后,普高率卻不見明顯的提高呢?
作者認為,大概是因為“ 上面 ”在普高率與生源之間,最終選擇了后者。
因為五所公立高中,都不愿意招收后25%的生源,導致普高率“人為”的維持在了76%左右。(作者不信二中、人亦是因為硬件方面的限制,導致其今年招生名額只有兩位數)。
其實,對于生源基數極小的經開區來說,招生名額再多出100名左右,普高率就會變得很好看。而這100人的名額,僅僅只需一所學校就可以解決。
但目前,經開區就是缺這么一所,愿意去招收后25%、100人左右的兜底校。
而為什么說,經開區缺少兜底校是一個死結呢?
因為目前來看,短期內這個問題基本無解。
由于歷史原因,經開區范圍內就沒有一所大興區留下的高中兜底校。
在當初教育獨立的時候,有人指望人開去兜底,現在看顯然不太可能,人開“心氣”太高了。
要不因為教育獨立,人開錄取分數線可能已經超過大興一中了。
而剩下四所高中都是后來引進的名校,更沒有哪所學校主動甘愿的去兜底,成為一名躺平者。
建華吃了一次擴招的虧,為經開區犧牲了一年,后面更有底氣去拒絕。
二中“強勢”的可怕,見過幾所學校第一年統招名額只有28人的?
而實驗擴招對于普高率的提升不大,其擴招吃的只是后面學校的頭部生源。
師資問題,可以靠政策 、 資金 等解決,生源問題,近期可以招收一些外區生源彌補不足,遠期則依靠人口流入、教育擴區等得到改善。
但缺少 高中兜底校的問題,目前對于經開區來說,真的是沒有任何的辦法。
所以,區內全是優質高中校,即使一種幸福,或許也是一種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