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親胡是工,字潤初,浙江寧海縣大蔡鄉人,1892年出生,兄弟五人,排行第五。1949年4月10日因長期患肋膜炎,不幸逝世,享年58歲。
![]()
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大門
父親是浙江省立醫學專科學校的第一期畢業生。1917年,父親學成后在寧海城內山隍堂(南大街)開設達生醫院(The Sun Hospital),以門診為主。當時憑著早期醫專畢業,父親如在大城市像杭州或寧波開業行醫,名聲定會遠揚。
![]()
胡登昭與夫人鄔琇冰
在醫院的書架上,我瞥見大本醫學專著多譯自日本,處方、藥名沿用拉丁文,屬“德日派”。1926 年間,江浙一帶軍閥割據,互爭地盤,父親曾在紅十字大旗下,為過境傷兵診治。我曾就近避難。1929 年間,父親在南京首都警察廳首都警察保安總隊一大隊長童上進(別名童葆輝,浙江寧海前童鄉人)的引薦下,出任該隊少校軍醫,月薪135銀圓。不久,我們全家入京,約年余,后因大隊長易人,旋即南歸。1937 年初,抗戰前夕,醫院設置手術臺,接通照明用電,常為
傷病員快速取出子彈頭。享譽縣城的父親選用德產名藥,自行制作“藥水紗布”專治外傷。抗戰爆發后,寧海成為大后方,全力投入后援工作,醫院為新兵及有志青年參加戰地服務隊增設體格檢查業務。其時,冬令奇寒,凍瘡患者劇增,醫院配置特效油膏,供應市場。有時,多在晚間,居民發生嚴重家庭糾紛導致吞服“鹽鹵”(鹽缸底部沉積的鹽水)自殺,有人敲門求救,醫院無不派人出診注射催吐針劑而獲救。夏令,為預防霍亂病,曾印制宣傳品滿街張貼。醫院曾有一次為正學小學高年級學生免費注射霍亂疫苗。當地政府禁毒、戒煙舉辦“戒煙所”,醫院配置藥物,指導煙民服用。當時城內有識之士共同出資興辦農場,我家既是醫院亦是籌建處,初建“桃山”,后因無園藝人才而破產。我家處在城中,清潔衛生條件好,一度成為社會名流送往迎來的設宴之地。寧海餐館,內無雅座,常選派名廚師備菜登門烹飪。宴席分“四盆八”和“會鮮”(會千)兩種,任人選用。
父親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的熏陶下,力主子女讀書成材。他說自己個子不高,不適報考戰備學堂,改讀西醫,始有今日一技之長。我們兄弟姐妹四人先后全部上了大學,各有專長,各奔前程,無一留在體弱的父親身邊分勞,深引為憾。
抗戰后期,民不聊生,醫院收入少,而我們子女們多已進入大學門檻,費用高,父母親仍然多方設法。寧海有句土話:屎缸基賣了,也得讀下去!這正反映父親教育子女成材的強烈愿望,毫不動搖。我在學齡前曾患支氣管炎,發生過痰液梗塞,在父親的精心治療下,活了下來!父親先給我服用“幾阿蘇丸”,后在冬令常不間斷服用清魚肝油,長達十年之久。
我的母親鄔銀桂,浙江寧海璜溪口人,1892年出生,1963年3月19日上午8 時50 分,因糖尿病昏迷、支氣管發炎在南京鼓樓醫院急診室不幸辭世,享年72 歲。母親住在南京胞妹家中,承受不了氣候突變而誘發舊病,永遠離開了我們,南京竟成為母親晚年生活的終點站。母親在家里終日忙個不停,幫工老媽子只干粗活,做飯、燒菜非親自動手不可。我在上學前,母親領著我串門,記得外婆去世,母親帶領我到娘家奔喪。入晚,外婆靈堂前睡滿親人們“陪夜”,夜深人靜,一盞小油燈半明不滅,陰森嚇人,隔不了幾日,父親差人叫我們回城。又一次,我在一幀發黃的照片中見到父親穿著長袍,頭上蓄著二尺來長的發辮,怡然是一位滿清末年的知識分子,母親卻說時代不同了,早年父親動身到杭州讀書的那天清早,一邊吃飯,一邊由母親替他梳理長發,打結發辮。我在上小學時,曾幾次在市集中瞧見有人強行剪去鄉下佬的長發辮,這正是民國政府下令革除滿清習俗的時候了。
![]()
胡登仁(是20世紀60、70年代的電影美工方面的主要人員)
解放后,1950年初,我赴滬謀職,胞弟胡登仁繼續在杭州藝專求讀,1951年后胞兄敦行和嫂先后赴滬工作,母親一個人留家無人照料。寧海土改運動后,我家四合院一半被分割,母親人身受到折磨。1953 年春某日清晨,母親自寧波乘輪到滬,事先我和胞兄相約同到提籃橋碼頭迎候。輪船一到,乘客紛紛登岸,約半小時,還不見母親蹤影,胞兄離家遠,先去上班,我獨自在碼頭出口處徘徊著,不時遠望碼頭長廊,終于瞧見母親在一老船員的攙扶下緩緩走來。我急忙上船提
取行李和舊家具,雇車,和母親直奔胞兄處。母親年老、多病、小腳、行動不便,我沒有專程到寧海老家陪同她老人家乘輪來滬,深為不安。
1960 年夏,我自銀川出差到滬,轉至無錫太湖無線電專科學校胞妹處探望母親,只見她患糖尿病,減食消瘦些。誰知道這竟成為最后一次我和母親見面的時刻!1963年3月底,我接到胞妹自南京寄來的掛號信,附寄一張母親在殯儀館入殮前平躺在床上的照片;頓時,我一陣陣心酸,默默地凝視著她,永別了,母親!
摘自《父母親回憶錄/胡登昭鄔琇冰著》
【核實照片人物】
![]()
上圖為民國三十五年,寧海文藝家學會部分會員合影
左起:胡登昭、鄔琇冰、丁紅(徐錫恩)坐地者、?、?、?
?內必是王正之、徐雪楓、 戴無涯(竺仁靜)三 人,知情者請留言
- End -
鄉土寧海公益平臺
@關注我們就是最大的支持@
對話主編請加微信:
□ 來源:《父母親回憶錄》胡登昭、鄔琇冰著
□ 照片:胡大雷提供(胡登昭之子)
□ 編排:天姥老人
□ 審核:水東居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