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新表現形式的時代,它要求很高的,你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塑造出真實又鮮明的人物”。
國家一級演員李光復(曾出演《人民的名義》《中國式結婚》等劇作)在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上如此說道。
7月20日20:3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中國廣播電視總臺山東總站和山東省煙臺市主辦的《CMG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在央視頻、央視網播出。
盛典嘉賓陣容強大,匯聚賈樟柯、劉德華、龍平平(《覺醒年代》編劇)等行業大咖,以及李若彤、余茵、劉美含、徐藝真等超 50 位演員及劇組主創。
獎項方面,《獅城山海》《家里家外》《今人不見古時玥》《東坡先生趕考記》獲年度微短劇。
巍子(《獅城山海》)、侯京健(《石俊峰辦案記》)獲年度男演員;李若彤(《午后玫瑰》)、徐藝真(《踏雪尋熊》)、孫藝燃(《家里家外》)獲年度女演員。
今年以來,微短劇盛會不斷,從平臺主辦到地方主辦,再到央視國家級盛典,微短劇真正進入到主流賽道。
01
向上 向善 向精是主流方向
在《CMG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上,有一個反復提及的主題——微短劇要有“微而不弱”的創作態度,“短而不淺”的藝術追求,“劇有品質”的行業共識。
結合盛典上“年度推薦名單”、“中國精品微短劇展映計劃”以及“年度期待微短劇上新推介”的條目來看,向上、向善、向精是微短劇后續創作的主流方向。
從獲獎作品到獲獎演員,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趨勢。
四部年度微短劇都在價值觀導向上呈現出積極正向的特點,融合了國家歷史文化,同時勾連起觀眾的集體記憶。
比如,《獅城山海》以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南洋地區獅城為背景,講述了以程恢、劉振東為代表的兩代 “過番客”,圍繞 “山海幫” 的存亡展開的勵志求生傳奇故事。
今年爆火的《家里家外》聚焦 80 年代川渝家庭日常。《家里家外》通過展現家庭生活中的溫情與共鳴,傳遞出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和家庭倫理中的美好情感,貼近大眾生活的同時也引發觀眾對親情、生活的正向思考。
而盛典上獲獎演員均主演過價值觀導向積極的短劇,或出身主流正劇。比如飾演《家里家外》女主的演員孫藝燃和飾演《獅城山海》的巍子。
另一位獲得年度微短劇男演員的侯京健,飾演的《石俊峰辦案記》,則是首部全面反映檢察機關 “四大檢察”“十大業務” 題材的網絡短劇。
此外,長劇“熟面孔”老演員李光復、李若彤等演員也獲得了獎項。
![]()
整體來說,多元正向的題材也是此次盛典主流的推介方向。在“年度期待微短劇”條目里,胡歌、宋佳等演員主演的《奇跡》;科幻題材的《我在月球當包工頭》等短劇獲得推介。
![]()
值得注意的是,非遺系列題材均入列。“非遺+短劇”“非遺+文旅”的形式將成為流行趨勢。今年推出的相關短劇不在少數,比如山海星辰的、麥芽與重慶市渝北區聯合推出的等。
在微短劇的形式上,橫豎屏兼具,橫屏短劇《鸚鵡》《重回永樂大典》等位列獲獎名錄。可以預見的是,微短劇橫豎屏都將齊發力。
02
從平臺、地方大會到央視盛典,微短劇進入主流
近一年來,關于微短劇的盛會很多。一些影視盛會將微短劇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而另一些直接以微短劇為主題。
2025年3月14日,愛奇藝平臺主辦了“愛奇藝熒光之夜—2025微短劇盛典”;4月份,上海廣播電視臺和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微聚東方·2025微短劇品質盛典》在東方衛視播出。
微短劇盛會從平臺主辦到地方主辦,再到央視CMG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微短劇真正進入主流了,呈現出中央與地方齊發力、政策與資金齊導向、跨界融合進一步深化的趨勢。
一定程度上,微短劇進入主流的過程也是微短劇精品化之路,從邊緣到中心,從偏見到正視,微短劇在向上、向善、向精。
正如央視頻所評:“這是一個最好的微短劇時代”。
![]()
話題互動:
短劇進入主流視野,你怎么看?
![]()
歡迎聯系短劇內行人
深度專訪、內容約稿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