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久不見。
我是羅恩,因為 工作和家庭瑣事,最近文章更新比較少。今天終于騰出時間,和大家聊聊最近的幾件經濟大事。
第一件事:反內卷
7月1日,中央財經會議,反內卷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起初,人們以為這又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ZZ表演,直到我們看到鋼鐵限產、水泥錯峰、光伏減產、比亞迪停止價格戰;以及期貨和股票市場的資源股起飛,大家這才意識到:這次真的不一樣,反內卷可能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一個主旋律。
如果你經常看我的文章,一定可以明白,反內卷對于當下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經濟學其實沒那么復雜,本質上就是一切供需關系的集合。
比如利率的定價邏輯是:當市場上的錢太多,但大家不愿意借,利率就會下調;當想借錢的人多起來,銀行里的錢又不夠用,利率就會上漲;
再比如,匯率的定價邏輯是:一國貨幣比另一國貨幣搶手,它的相對匯率就會上漲,反之,匯率就會下跌;
商品同樣如是,當市場上的消費和投資欲望強烈,商品和資產就會供不應求,于是,企業賺錢、員工分錢、資產漲價,這就是通脹周期。
相反,當市場消費和投資信心低迷,商品供應大于需求,就會產能過剩,企業為了爭奪存量市場,降價、裁員,降本增效,沒錢投入研發,低質量發展,這就是通縮周期,也是現在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
![]()
通縮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名義GDP增速不足()、消費下滑、物價走低。
以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為例,它追蹤的是工廠生產的商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價格變動。
6月份PPI同比增速加速下墜,創下近23個月以來新低,通縮已經放在臺面上。
![]()
要解決目前的通縮問題,有兩個方法,一是刺激內需,二是嚴控供給。
刺激內需這條路我們一直在走,主要方法就是發補貼,比如發行超長期國債用于消費補貼(國補)、二孩補貼等等。
這么做的效果是有的,今年的社零確實也有好轉,尤其是受國補影響的一些家電、3C領域。
可這么做的持久性有疑問,一來隨著時間推移,該蹭國補買手機冰箱的人差不多都買了,影響會邊際遞減。二來,這么做會不會又反哺了生產端,導致工廠繼續加足馬力擴產,導致繼續進入產能過剩的死循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供給端也開始發力了,一場“退出落后產能、禁止無序價格戰”的反內卷大戲席卷而來。
它的本質就是讓生產端的企業形成合力,減產保價,改變供需的天平,再說赤裸一點,就是硬拉PPI。
理論上,如果源頭的鋼鐵、水泥、硅料...價格企穩了,再把成本傳遞到下游的基建、地產、光伏、新能源車,可以遏制住價格向下的走勢,企業也能更好的實現盈利,員工的收入、就業也會因此變好。
當然,這顯然不是一個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過程中也必然伴隨陣痛,比如落后產能出清意味著有些小廠會倒閉,有些人會失業,但中長期看,隨著行業格局重塑洗牌,價格戰轉為技術競爭,經濟和就業有望重回正軌。
再來說第二件事,股市開始有“牛市”味道
最近A股走的讓人很陌生,上證指數于無聲息的突破了3500點。
從之前的銀行、保險等金融板塊拉指數,到以CPO、PCB等為主的AI硬件和創新藥輪番沖鋒,很多個股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
4月7日,懂王提出對等關稅那天,大A暴跌了7.34%,收盤3096點,不少人喊股災來了,可就在那天,我選擇了加倉。
為啥?
很簡單,因為我篤定懂王的所謂對等關稅很難實施,更有可能是談判技巧,先把最壞的結果拋出來,氣氛烘托到位,最后再和各國談判,稅率調低,促成協議,皆大歡喜。
我之所以判斷它的高關稅很難實施,因為美國本就深受高通脹困擾,如果外來商品加征高關稅,必然會有一部分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等于給通脹火上澆油,所以,形勢會倒逼懂王妥協。
后來,中美在瑞士巴塞爾協議達成和解,稅率大幅調降,關稅這事的利空基本算掀篇兒了。
我也私下里和一位做LED屏相關的中國企業主聊過,中國的很多商品,就算價格再提一倍,和美國本土商品比依然很能打,大部分美國進口商愿意對關稅照單全收。
本質上,這是美國過去這么多年保留高附加值產業、中低端制造業外包的必然代價。
所以,關稅這件事對經濟的影響,不能說沒有,但絕對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對股市的影響,更多的是情緒。
同樣的,還有通縮這件事。
按照照理,通縮的大環境不支持股市上漲。
可問題是, 股市博弈的是預期,只為預期定價——當所有人都知道通縮了,通縮便不再是問題。
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未來會不會比現在更差?會不會有更大的風險出現?
現在來看,幾個大的風險:房企爆雷、地方化債、通縮...多數都已經暴露,房地產雖然仍在下滑,但整體可控,加上國補促消費和反內卷的政策,預期和信心有所好轉也不奇怪。
再來看一個重要指標:M1(狹義貨幣供應量)。
M1的統計口徑包括現金、活期存款、微信支付寶余額,可以反映居民和企業的投資意愿。
6月份的M1同比增長了4.6%,創下近兩年以來的新高。
放眼歷史,M1和股市的同步性很高,如果M1后續可以持續走高,甚至穿過M2,M1-M2剪刀差回到0軸上方,那股市繼續走牛是可以期待的事情。
![]()
總之,我認為,支撐股市走牛的因素有幾個。
包括估值偏低、關稅、債務等風險釋放、通縮認知共識、下半年美聯儲降息預期以及國內反內卷+促消費政策組合拳的效果預期等。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接下來幾個月,房價、M1、社零、PPI等經濟數據出現加速走弱跡象,不排除大A又回來到疫情放開初期“強預期,弱現實”的下跌劇本。
最后說一句,一定要動態的看待這個市場,屏除雜亂的聲音,獨立思考,方能讓自己的財富穿越周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