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國慶踩著秋風,卻依然倔強地沐著熱風,如期而至。街頭巷尾掛起的五星紅旗,在暖陽里迎風舒展,聞著路邊飄過來帶有鍋氣的菜香,看著攤主笑著傳遞過來的熱乎勁兒——這樣踏實的煙火氣,突然比一年前屏幕上跳動的紅燭K線,更讓人覺得心安。
回望2024年國慶,記憶還帶著幾分滾燙的溫度。那時的市場像被點燃的煙花,三根氣勢如虹的陽線從屏幕里跳躍出來,瞬間照亮了無數人的財富夢。
朋友圈里突然多了許多“股神”,茶余飯后的話題繞不開“牛市來了”,就連平日里不碰股票的長輩,也會拿著手機問“要不要跟著買點”。
老子說“三生萬物”,那三根陽線生出來的,是藏在每個人心底的期待:期待賬面數字再跳高一截,期待日子能借著這股“東風”更寬裕些,甚至期待一次“一夜改命”的驚喜。
那時的我們,大抵都處在一種“看山是山”的熱忱里——看見陽線,便認定是牛市的信號;聽見旁人說“賺錢了”,便忍不住心動。K線的漲跌像無形的鐘擺,輕輕一蕩就攪動了心緒,連“三觀”都在短期的熱鬧里悄然松動。
現在想起,倒不是那時的熱情有錯,只是我們都太容易被眼前的“紅”,遮住了對規律的敬畏。
秋風一年一輪回,去年的喧囂在三百多個日夜的漲跌里,慢慢沉淀成了心底的平和。市場沒有如當初期盼的那般“一路高歌”,反而在希望與失望的交替里,走得磕磕絆絆:有時前一天還在為小幅上漲欣喜,第二天就被一根陰線拉回平靜;有時抱著“再等等就回本”的念頭堅持,卻在反復的波動里學會了“不跟自己較勁”。
也許正是這樣的起落,讓我們慢慢懂了:真正的牛市從不是幾根陽線就能撐起來的,就像好的生活從不是靠一次幸運就能維系——它需要在漲跌里磨心性,在虛實之間找到平衡,最后沉淀成對“規律”的認知,和對“自己”的清醒。
![]()
身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水深火熱。在歷史的塵埃中,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努力遠遠敵不過外部的變遷。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便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時代風云變幻,希望我們能夠迎來一個有常識的和平時代。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理性地認識到這一點,不是為了失望和墮落,不是為了得過且過順其自然,也不是為了怨天尤人詛咒謾罵,而是為了有更堅強的心志和更充分的準備,去面對隨時可能來臨的厄運和打擊。
任何一種選擇關鍵皆是自洽圓融,不可逆勢而行。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認知。無論哪個時代,財富都不是我們的負擔,更不應該成為我們的困惑,財富背后的貪心才是。歲月讓我們警醒:好的財富,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福報。
明心見性,緣起性空。心若不明,煩惱無窮。舊愁未去,又添新愁,重重疊疊,生命終將如破絮。心靈澄靜,善待財富,喜悅健康,自然自在。
人跟人之間是一個互相成全的過程,工作生活中也是互相幫助互相成全的。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眾生皆苦,唯有自渡;不量力而行,必留后患。
人生有九境: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六工作七嫁娶,八遇貴人九養生。這九境中就藏著儒釋道的三個法門。佛家明心見性進前門,儒家讀書明理進中門,道家全生見性進后門。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現實告訴我們,選擇永遠比努力重要。陰陽、善惡、是非、利弊,人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不撞南墻不回頭。這就是真實的人間。
得失讓人焦慮,會日夜纏繞著我們。生命在修,人生在行,我們的一生說到底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修行。當我們真正進入到一個修行的場域中,我們不會再被一個白眼而念念不忘,我們不再會一如既往地不愛自己。
無論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還是對財富的狂熱追求中,亦或是在喜怒哀樂的情緒里,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欲說還休的常態:好了傷疤忘了痛。
隨著互聯網的密集傳遞,我們突然感覺到記性差了,其實不是記性差,而是信息太密集了。某種意義上說,忘記,其實是忽視,因為這些東西并不是重要或者緊急的。為了應對太多密集的信息流,我們不得不應對各方情緒起伏,最后導致我們只能是疲于奔命。
當我們在做了決定的時候,學會放棄一定是一個更高級的智慧,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做自己該做的事,把他人的因果交還給他人。這就是一個高級的放棄智慧。
人世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淡了,有的人平淡如水,走著走著就近了,有的人相忘于江湖,有的人一個擁抱便記起了所有的前塵往事。
魯迅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本無意義,做得多了,也就有了意義。
那我們該如何過好這本質上無意義,現象上有意義的人生呢?與人為善,做個好人;成人之美,做個君子。
我們只有先讓自己變成一個良人,而不是期望遇到的人都是良人。
![]()
這一年,我們最深刻的感悟,大抵是對“101”這個數字的讀懂。它是國慶的日期,更是東方智慧里藏著的生活密碼:虛擬世界里,0和1構成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就像當初我們要么覺得“能漲”,要么擔心“會跌”;可中國的智慧偏偏是“101”三層境界的修行。
第一層是“看山是山”(1):初見陽線時的熱血,是對“好機會”的直觀期待,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初心;
第二層是“看山不是山”(0):當漲跌變得無序,當陽線背后藏著陷阱,我們開始迷茫、懷疑,甚至想“是不是自己錯了”——這不是退縮,而是學會了不被表象所迷惑;
第三層是“看山還是山”(1):歷經幾次起伏后,終于明白股市里沒有永遠的紅,也沒有永遠的綠,就像生活里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不再為單日的漲跌焦慮,反而能沉下心看長期趨勢,能分清“想要”和“能要”,這份通透,才是真正的成長。
這“101”思維,正是儒釋道融合的智慧:它不追求非黑即白的終極答案,而是在
「現實(1)→虛空/思考(0)→升華的現實(1)」的循環中,完成認知的超越。
它告訴我們,面對股市乃至人生,重要的不是在“多”與“空”之間押注,而是具備在“陰(0)”與“陽(1)”之間從容轉化的整體性視角。
這份成長,藏在“虛實之間”的修行里。屏幕上的數字跳動是“虛”,今天賺了多少、明天虧了多少,不過是賬面的浮動;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是“實”,早餐攤的熱豆漿、加班后回家的路燈、孩子書包上的小掛件,這些觸手可及的溫暖,才是生活的底色。
我們曾以為虛擬的財富能改變一切,后來才發現:股市的波動或許能讓賬面多幾個零,但工作里的難題仍要自己解決,生活里的壓力仍要一分一秒地扛著,父母的牽掛、家人的陪伴,從來不是數字所能衡量的。
就像王德峰說的那句“人生到了四十歲還不認命,那說明悟性太差”。誰說不是呢?增值做不到,退而求其次求個保值,才是蕓蕓大眾的命。
這里的“認命”從不是躺平,而是認清自己的邊界后,做最務實的選擇。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起追求“一夜增值”的刺激,“守住當下的安穩”才是更靠譜的智慧:不借錢炒股,不把所有積蓄孤注一擲,在工作上多花點心思,在生活里多陪點家人,哪怕財富增長慢一點,至少心里踏實。
![]()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小財或許靠一時的聰明,可長久的安穩,終究要靠“德行”來撐——不貪不屬于自己的機會,不被貪欲沖昏頭腦,這樣就算遇到風浪,也能穩住腳跟。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這一年我們見多了市場的起伏,也更懂了“克制”的重要。那些因為貪念而追高被套的人,那些因為沖動而打亂生活節奏的人,都在提醒我們:比虧損更可怕的,是失去對生活的掌控。
所以現在的我們,少了些“賭一把”的狂熱,多了些“慢慢來”的從容:漲了不狂喜,跌了不焦慮,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讀一本好書,學一項新技能,陪孩子逛一次公園,這些看似和“財富”無關的事,恰恰是“安心”的基石。
2025年的國慶,沒有去年那樣的“陽線狂歡”,卻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信心”。這份信心不再靠幾根K線支撐,而是源于我們心底的“心線”——是認清規律后的不慌,是守住本心后的篤定,是知道“生活的好壞,從不只看賬面數字”的清醒。
就像國慶街頭的五星紅旗,它不是靠一時的風就能飄得穩,而是靠無數人腳踏實地的守護,靠國家穩穩的發展,才在每一個秋天里,都能舒展得那樣安心。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人生如股市,盈虛自有定數。求“半稱心”,是讓我們理性看待生活的常態,從而有更堅強的心志去面對起伏。
從“新文化運動”的激烈求新,到今日“中國式現代化”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我們也在學習一種更加圓融、更具整體性的“101”思維——超越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在傳統與現代、理想與現實、進取與守成之間尋找動態的平衡。
此刻,秋風又吹過窗臺,樹上的鳥鳴聲和著樓下孩子的笑聲飄進了我的星空齋。突然覺得,最好的“投資”從來不是股市里的漲跌,而是對生活的認真:做好手里的工作,珍惜身邊的人,不貪、不躁、不慌,一步一步走穩每一步。至于財富,就像先賢說的那樣,它會循著德行而來,會跟著努力而至——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
這個國慶,愿我們都能在秋風里讀懂:真正的安穩,是有一顆能穿越漲跌的心;真正的幸福,是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提升自我,踏實走下去就很好。至于財富,該來的,終會在時間的沉淀中,找到它最合適的主人。
No.6560 原創首發
章|作者知止齋主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