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年代集郵活動繁盛,郵票圖案所具有的社會宣傳功能受到很多地方的重視。
1994年1月24日,郵電部發出通知,對部分郵票的選題征集進行改革,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電管理局申報“地方推薦郵票選題”3至5個,由此開啟了地方選題郵票發行之路。
![]()
郵電部每年在申報的選題中確定一個題材,之后要求申報省進行該郵票的圖稿設計,經過郵電部審核通過后,郵票進入印刷發行環節。
由于各地方只負責推薦,審定和發行權還是國家郵政主管部門,所以在沒有個性化郵票的年代,自主選題既豐富了地方個性化的宣傳要求,又保證了郵票作為國家郵資憑證的權威性和統一性。
1995年1月12日-吉林霧凇-吉林
![]()
第一套地方選題郵票為《吉林霧凇》,作為國家旅游部門認定的四大自然奇觀之一,吉林霧凇從申報到發行用了一年時間,顯然超過常規郵票的發行周期。
為了提高效率,郵電部逐漸放棄了原先的計劃排序,采用哪個省先通過審核就先發行哪個省的方式。
1995年8月30日-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年-河南
![]()
按照計劃,地方題材均為特種郵票,而河南選題的《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年》是地方題材中唯一一套紀念郵票,也是新中國第一套紀念一座古寺廟建寺若干周年的郵票。
1995年9月1日-西藏文物-西藏
![]()
1995年10月9日-九華勝境-安徽
![]()
1995年11月1日-三清山-江西
![]()
1995年12月4日-孫子兵法-山東
![]()
現在看已發行的地方題材郵票中,大多選用的是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族建設和工藝美術品。山東的《孫子兵法》卻另辟蹊徑,用孫子軍事思想核心和五條警句,展現了神秘古樸的文化風格,在當時贏得了不少贊譽。
1996年3月18日-沈陽故宮-遼寧
![]()
1996年4月18日-山水盆景-江蘇
![]()
1996年5月12日-河姆渡遺址-浙江
![]()
1996年7月9日-經略臺真武閣-廣西
![]()
1996年7月28日-震后新唐山-河北
![]()
1996年8月8日-天山天池-新疆
![]()
1996年8月22日-西夏陵-寧夏
![]()
1996年9月21日-上海浦東-上海
![]()
按照原計劃,地方題材為了統一標準,并沒有發行小型張的打算,但《上海浦東》打破了先例,發行了最大規制的6枚套票加1枚小型張的配置,是所有地方題材中的數量之最,更是唯一一套地方承擔印制的郵票(上海印鈔廠)。
1996年11月5日-天津民間彩塑-天津
![]()
1997年6月2日-侗族建筑-貴州
![]()
1997年6月13日-麥積山石窟-甘肅
![]()
1997年7月26日-五臺古剎-山西
![]()
1997年8月17日-壽山石雕-福建
![]()
1997年10月16日-天壇-北京
![]()
1997年10月24日-西安城墻-陜西
![]()
1998年1月18日-嶺南庭院-廣東
![]()
1998年3月26日-九寨溝-四川
![]()
1998年4月12日-傣族建筑-云南
![]()
1998年4月13日-海南特區建設-海南
![]()
1998年6月6日-神農架-湖北
![]()
1998年6月18日-重慶風貌-重慶
![]()
1998年7月24日-錫林郭勒草原-內蒙古
![]()
1998年8月15日-鏡泊湖-黑龍江
![]()
1998年9月23日-賀蘭山巖畫-寧夏(第二輪)
![]()
1998年10月28日-炎帝陵-湖南
![]()
1998年12月1日-靈渠-廣西(第二輪)
![]()
1999年6月3日-普陀秀色-浙江(第二輪)
![]()
2000年5月5日-塔爾寺-青海
![]()
郵電部原先計劃每年安排10個省區的地方選題,三年輪一遍。但由于部分地方未能按時完成郵票圖稿,造成延誤推遲的現象不斷,所以第一輪用了四年時間才全部完成。
地方選題充分調動了民間的設計力量,使郵票設計風格多樣化,不少作品還成為當年的郵票精品,如《九華勝景》《上海浦東》等郵票獲得了當年的最佳郵票獎,《孫子兵法》《壽山石雕》則獲得了最佳印刷獎。
![]()
借著集郵的快速發展,這些題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也充分發揮了郵票“國家名片”的宣傳作用,這些題材,能讓你想起家鄉的故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