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3690.HK)CEO王興在最近財報電話會上表態,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競爭。這也意味著公司與京東圍繞著外賣業務的廝殺仍將持續。
《眼鏡財經》注意到,自今年2月京東強勢切入外賣市場以來,雙方在用戶補貼、騎手保障、商戶扶持等方面展開對決。而在京東向美團的外賣業務發起進攻之際,美團也在反向切入京東腹地。
![]()
雙方交戰背后,美團正面臨多重挑戰:核心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增速放緩,傭金模式面臨監管的壓力,公司的外賣業務因食品安全問題頻遭監管點名。同時,公司海外業務的持續擴張,導致其新業務至今未能實現盈利。隨著騎手社保等權益保障措施的逐步落地,公司的成本將同步攀升,進而壓縮公司的盈利空間。
外賣業務遭京東強勢進攻,布局即時零售尚存挑戰
今年2月,京東正式進軍外賣業務,并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打造品質外賣。同時,京東打出“免商家傭金+騎手享受社保待遇”組合拳直擊當前外賣市場“商家傭金高、騎手保障低”的痛點。
進入4月,京東再度加碼,上線百億補貼,通過“全民補貼+爆品直降”雙重機制,搶占外賣市場。隨后在當月27日,京東啟動“10萬騎手招募計劃”,全面覆蓋首批開放的130多個城市,并為全職騎手提供五險一金、年假、體檢等福利,直擊美團運力池。
![]()
面對京東的進攻,美團也做出反擊。2月19日,美團宣布為全國范圍內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預計2025年二季度開始實施。4月14日,美團宣布未來三年向餐飲行業投入1000億元,聚焦補貼消費者、扶持優秀商家等方面。
《眼鏡財經》注意到,雙方不僅在業務層面激烈角逐,高管之間也隔空交鋒。4月12日,美團本地商業CEO王莆在社交平臺發文銳評京東的外賣業務,劉強東則以“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予以回應。
4月下旬,京東美團因外賣業務再掀“口水戰”。4月21日,京東黑板報發文稱,近期有競對平臺再次玩起“二選一”游戲,強迫騎手不能接京東平臺的秒送訂單。當日晚間,美團以“莫須有”做出回應,對限制騎手接單一事進行辟謠,并反指某平臺配送延誤主要是自身原因。
![]()
近日,美團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公司創始人王興在談及與京東外賣業務的競爭時表示,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競爭,并有信心再次取得勝利。這也被外界解讀為美團將不惜一切代價參與外賣價格競爭。隨后,美團對此進行澄清,表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明確指向的是反對“行業低質‘內卷式’競爭”。
實際上,在京東向美團的外賣業務發起進攻之際,美團也在反向切入京東領域。今年4月15日,美團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定位為24小時服務的購物平臺,主打“30分鐘送達”,商品品類覆蓋生鮮、3C數碼、醫藥、日用品等。華為、小米等品牌在第一時間宣布入駐美團閃購,直擊京東3C腹地。
今年,美團首次啟動“6·18”,外賣、閃購兩個業務均重點參與,公司的3C產品在疊加國補、平臺折扣、黑鉆會員紅包后,極具價格優勢。
但有分析指出,美團布局即時零售尚面臨一定挑戰。尤其在3C、家電等標準化、高客單價商品領域,美團依賴第三方商家的供貨與配送能力,缺乏京東式的倉儲配送一體化鏈條。此外,美團家電領域的售后體系需要逐步搭建,安裝調試服務有待提升。
廣告及傭金業務增長降速,屢遭監管點名
結合業績來看,美團整體業績仍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長勢頭較前幾季度已有所減弱。
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美團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為865.57億元,同比增長18.1%;經調整的凈利潤為109.49億元,同比增長46.2%。與上一季度相比,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有所放緩,公司在2024年Q4的營收和經調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0.1%、125.1%。
![]()
7成的營收來自核心本地商業,該業務在2025年Q1實現營收為643.2億元,同比增長17.8%,已連續兩個季度增速放緩。在2024年Q3及Q4,公司該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0.2%、18.9%。
分業務來看,公司超
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主要包括配送服務、傭金以及在線營銷服務三部分。《眼鏡財經》注意到,除了配送服務之外,公司的傭金和廣告的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緩。2025年Q1,公司傭金以及在線營銷服務營收分別為240.5億元、118.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0.1%、15.1%,較上一季度分別降速了3.82個百分點、2.66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外賣行業的高傭金模式一直被詬病,平臺以“技術服務費”“履約服務費”“信息服務費”等名目收取商家傭金。
據了解,美團從商戶收取的費用主要包括平臺傭金和外賣訂單履約配送服務費,其外賣實際商戶傭金率在6%-8%之間。結合一季報來看,公司傭金業務收入占核心本地商業收入的比例達37%。
今年5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了重復收費、只收費不服務、轉嫁應由平臺自身承擔的費用等多種不合理收費行為,直指外賣平臺亂收費的現象。一旦監管措施落地,對美團的相關業務也會造成影響。
除傭金問題外,美團在食品安全方面也面臨多地監管壓力。據《第一財經》報道,近日海南、山東、江西、內蒙古、貴州等五地政府部門相繼約談美團,就其平臺存在的食品安全、商戶經營證照資質等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此外,在黑貓平臺上,有關美團外賣的投訴量高超107萬條,投訴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客服處理不當、霸王條款等問題。
![]()
海外業務持續燒錢,盈利空間恐遭擠壓
《眼鏡財經》注意到,美團的新業務尚處于虧損中。
2025年Q1,公司包含食雜零售、共享單車和境外業務(Keeta)等在內新業務實現營收為222.3億元,同比增長19.2%,增速較上季度有所放緩;經營虧損為22.7億元,同比虧損雖有所收窄,但環比有所擴大。
新業務虧損主要受海外業務擴張影響。據了解,美團于去年10月在利雅得上線Keeta后,公司進一步將其擴展至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城市。業務初期,Keeta在沙特推出了首筆訂單享受半價、無限制的免配送費優惠以及發放優惠券等方式來搶占市場,加之中東地區人力成本高、人口密度低、配送履約難度大,進一步抬高了公司運營成本。
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的銷售成本為541億元,同比增長13.8%,主要是即時配送業務、食雜零售以及海外業務的相關成本上升所致。盡管新業務尚未盈利,但管理層明確將海外擴張作為未來戰略重點,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將Keeta引入巴西,并在未來5年內投資10億美元支持該項目,這也意味著海外業務燒錢狀態仍將持續。
在出海戰略持續推進的同時,美團外賣業務也將面臨人力成本上升壓力。公司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將為全國范圍內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隨著該計劃的實施,公司的成本將面臨上升,可能會影響外賣業務的利潤表現。
此前有分析指出,美團全年累計接單天數在260天以上的穩定騎手大約82萬人,考慮到外賣市場與就業群體的規模仍在持續擴大,預計美團此次社保覆蓋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數量可能接近100萬人,對美團2025年整體利潤影響不超過20億元。
美團CEO王興在財報電話會議中亦提到,公司第二季度核心本地商業收入的同比增長率將較第一季度放緩,核心本地商業的經營利潤同比將大幅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