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八卦女頻道
今年冬天降溫快,最有理有面兒的戶外中產們,反而拋棄了千元硬殼和萬元鵝絨,開始瘋搶起一種最低三五十元的戶外戰袍——外賣騎手服。最貴也超不過300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禁得住磨損不心疼,簡直不要太香。
作者丨tweety
· · ·
自打中產夾緊褲兜過日子之后,連最燒錢的戶外運動,也開始出現大范圍的平替邪修。“大幾百的徒步包被換成尿素袋子,5分錢塑料瓶也能爆改成越野跑軟水袋,露營桌上再也看不見精致擺盤的白人飯,還是饅頭就涼拌菜吃著最踏實。”
要說裝備還能精簡,吃喝也能湊活,可到了風雪交加的高原、山區和雪場上,最講求保暖速干的隨身衣物,該如何平替?
![]()
今年降溫潮迅猛到訪之后,最有理有面兒的戶外中產們,反而拋棄了千元硬殼和萬元鵝絨,開始瘋搶起一種最低三五十元的戶外戰袍——外賣騎手服。
最初,是紐約、多倫多、北海道等海外滑雪場,驚現某餓、某團兩家外賣小哥的身影。那不是黃藍兩大巨頭的商戰打向了國際,而是戶外老炮暗戳戳安利的平替。
![]()
▲圖源:出來教滑雪給老婆買新板
“還以為博主們在玩梗擺拍,仔細一看配文驚呆了——不到百元加厚款的外賣服,零下五度滑了六小時,保暖合身無槽點。”
身穿大紅色配送服的是麥門信徒,他們如克隆人一般遍布國內雪場,搭配黃色雪褲,圈內人稱“西紅柿炒蛋配色”。
![]()
▲圖源:李閃閃不加糖
后來,某寶閃購騎士服撞款F1邁凱輪車隊戰袍,沖上熱搜;某東秒送的紅底金邊款式,又神似法拉利車隊。
“那些座駕萬元起步的騎行圈大佬們,一聽說材質防風耐磨、與大牌同款,原價購入只要300元上下,老騎手還能免費領取……他們恨不得要注冊個騎手帳號,就為了搶到這身行頭。”
![]()
▲圖源:Mrs阿方索
曾經,裝備黨最信奉“一分錢一分貨”,“你在裝備上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會反噬為挨冷受凍時打的哆嗦。”
而剛入坑戶外的新手們,也不敢馬虎對待。“高山徒步時,內膽不速干排汗,很容易失溫;雪場上,外殼不夠防風輕便,太消耗體力,耽誤我進階。”
于是,最通透的戶外中產默默套上了外賣騎手服,“號稱工廠源頭的同款,最貴也超不過300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禁得住磨損不心疼。
1.
/ 50元外賣服
成了“中產戶外三寶”平替/
曾經中產們跟風戶外大牌,也算情有可原。“每年迭代新功能,十八般黑科技傍身,在荒郊野外的,為了保障安全性和舒適度,你也不敢輕信太便宜的平替貨。”
如今最低價的外賣服,反而成了戶外圈信任度最高的專業級別裝備。“外賣小哥風雨兼程,上天入地,單王們更是日行十余小時,顛簸百公里……他們最常上身的經典皮膚,相當于自帶多重實地檢測。”
![]()
某團的外賣服,口袋被設計得又大又深,而且開口沖上而不是側面。這原本在外賣小哥們眼里,能同時塞下一盒煙和充電寶,還不容易騎行時掉出去;現在卻成了徒步越野黨的萬能口袋,揣得下手機、墨鏡、對講機……
某餓的頭盔分為冬款和夏款,被雪友們爆改成自己的室內款和室外款;還自帶藍牙功能,頂得住騎電驢時的風速,保障信號清晰無雜音。
![]()
▲圖源:胖魚的主人
有人質疑,真把扎眼的外賣服穿出街,未免過于顯眼包了,景區保安大爺見了都得攔下你,但現實是——
在冰川和火山巖的場景下,大家為了拍照出片,人均一件大紅大綠的沖鋒衣,穿外賣服毫無違和感;
不少工廠同源貨也推出了無logo款式,這下好了,更分不清你是游客還是外賣員。
![]()
▲圖源:
穿外賣服旅游的風潮,甚至刮到了國外。在最講究時尚的法國,老外們滑雪時穿起了Uber Eats和皇家郵政的制服;東南亞最火爆的伴手禮不再是芒果干和冰箱貼,而是當地外賣品牌Grab的配送服,“披著它旅游,再也不怕商場冷氣的直吹,出門打卡景點時還能防曬。”
最重要的是,你以為外賣服外觀土味,實則在戶外安全系數拉滿,教練和向導一眼就能看見你。
“閃購的橙色騎士服,原本是打工人熟知的阿里橙;如今進了戶外圈,這還是救生衣常用的配色,國際安全橙。”
2.
/ 中產最有里有面兒的“戶外勞保”/
以前,中產們把攀珠峰、南極科考的大牌同款,穿去上班,被鄙夷為大材小用;
現在,真到了登山徒步的場合,需要這種衣服了,又沒人敢穿。“淺色的不禁臟,買深色又會磨的發白,隨便摔跤刮蹭一下,就破個洞。”
![]()
▲圖源:木啊咦
95后北漂博聞曾買過一款千元沖鋒衣,沒穿過兩三次,就內膽掉皮,據他的徒步搭子分析,是保存不得當,捂的。
“上官網一搜,修補費最貴800塊,我還不如穿個80塊的外賣服,哪都敢去。”
新手追求耐磨,老炮講究性能,潮人拍照玩梗……外賣服穿在誰身上都合情合理,堪稱戶外勞保屆的六邊形戰士。“衣服終于回歸了本質,不再是中看不中用的面子貨。而且價格擺在那了,穿得再破也不心疼。”
![]()
▲圖源:胖魚的主人
戶外圈本就有個共識是,真正的大佬往往來源于民間。“在318徒步線路上,穿拖鞋的才是體能最頂的耐力王;能讓重裝派心服口服的,從不是買了什么超輕鈦杯,而是把鐵鍋和活雞背到山頂,自制大席。”
新手小白和圈外人也深知:滿身萬元級奢侈品logo的,自動劃分為擺拍黨;如果技巧尚屬青澀,穿了千元戶外品牌,也可能招致小題大做的嘲諷。
唯獨百元上下的外賣服,自帶一種專業感十足的氣場,甚至有點強的可怕了,生人勿進。
![]()
▲圖源:編輯名字
“看不懂的游客,可能會自動讓道,因為怕你送貨超時;懂行的見了,則默認你是個邪修派大牛,開啟避讓模式,怕你速度太快沖撞著自己。”
![]()
▲圖源:麥野戶外社
對于戶外中產們來說,外賣服的里子保障了性能,面子上還打破了消費陷阱。因為太好穿、太愛穿了,這種最接地氣的裝備,甚至被測評出自己的鄙視鏈。
某東偏商務,脖領上都有金色反光條,時尚度更勝一籌;
某餓偏運動,具備沖鋒衣同款胸袋,實用性更強;
最少見的紫色某姆超市,則成了戶外中產們的“限量款”,彰顯小眾品味。
![]()
▲圖源:
31歲的徒步愛好者Cozy說,以前在各家戶外品牌里沒少摸爬滾打,現在返璞歸真了,只有外賣服最寵自己。“不光保住了錢包,連肢體都舒展了,心態都平和了。”
穿大牌的時候一看到艱險地帶,你越是怕摔疼身體、摔破衣服,身體就越僵硬,反倒更容易摔跤。外賣服則是自帶身體馴化功能,讓你四肢靈活協調,往哪踩都行。
“可能是外賣服更耐造,也可能是我上身了外賣小哥的超絕精神狀態;累了就往休息區一趴,往草甸上一躺,沒人會投來異樣的目光。連問路的時候,大家也不把你當成搭訕的陌生人了,更有耐心。”
3.
/ 穿上了外賣服
隨時能抵達草原和雪山/
有人說,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光靠勇氣,還需要經濟基礎。“本該最自由自在的戶外運動,反而入坑門檻極高,從一開始買什么衣服穿,就把人拒之門外。”
這兩天雪季開始,眼見著雪友們都在重返雪道、放飛自我,但滑雪愛好者桃女士卻遲遲沒定好行程。“住宿和交通苦一點,也能湊活,身上的每一件服飾才是更嬌貴的消耗品,幾乎需要每年一換,太讓人肉疼。”
![]()
▲圖源:出來教滑雪給老婆買新板
尤其有一種滑雪技巧,叫做刻滑,最費衣服。“因為需要降低重心,幾乎身體貼地,所以袖口、衣角、屁兜……到處都磨爛了。”
直到她在網上發現,外賣服成了戶外圈最流行的頂配勞保,“穿的時候不心疼了,穿完了也不想著如何轉手賣掉回血了,沒啥心理負擔。這才是玩戶外的真正意義,背上行囊,說走就走。”
4.
/ ENDING/
這兩年戶外穿搭越發火爆,都市年輕人太向往去山頂湖邊看看,逃離一會日常。
即便錢包再緊巴,好在“中產三寶”落幕之后,又興起了老爹風、勞保風;如今外賣服風頭正勁,之后也許還會有更多的平替出現……
但大家玩戶外的初衷,從沒變過,“去山野間吸吸氧、撒撒歡,才是正經事。”
原文標題:《50元的外賣服,被戶外中產搶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