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崇禎自縊煤山后,大明不僅丟失了京畿和北方重地,也陷入更為嚴重的內耗之中。在諸多野心家的推波助瀾下,蝸居藩地兩百多年的王爺們萌生了拯救祖宗基業“舍我其誰”的豪氣,大明的帝王世系開始混亂了。
![]()
首先登場的是福王朱由崧(弘光帝)和桂王朱常瀛的“立嫡立賢”之辯,后朱由崧另辟蹊徑不再逞什么口舌之厲,收買了江北四鎮總兵(高杰、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以武力強硬登基。
弘光政權被清軍速滅后,唐王朱聿鍵(隆武帝)、魯王朱以海(自立監國),又分別在福建和浙東重立朝廷。但這兩派不僅不合作抗清,還視對方為“偽”,就差互發討逆檄文了。后來還是被甩一邊的清廷替他們解決了問題,1646年清軍攻占浙東,失去地盤的朱以海也沒了繼續對抗隆武政權的能力了。
注:朱聿鍵是朱元璋的十世孫、朱以海是朱元璋的九世孫,但他倆都不是成祖朱棣這一脈的子孫。由于沒有地盤難以聚集人力,朱以海在1653年(永歷七年)主動取消監國名號。
唐王和魯王的斗爭,讓一個跟皇位八竿子都打不著的王爺突然理解了歷史,原來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自己這一脈在兩百多年前就被“暗許”皇位了。此人就是最后一任靖江王,朱亨嘉。
朱元璋在登基后除了大封諸子為王,還實授侄子朱文正一脈王爵,即靖江王世系。從子承父業的傳統來說,在朱元璋的直系子孫死絕前,大明皇位怎么扯也輪不到朱亨嘉,所以他拿出了非常規的解釋。
方今天下無主,予祖向于分封之日,以粵西煙瘴不愿就封,馬皇后慰之使行,于是以東宮儀衛賜之。目今東宮無人,予不儼然東宮乎!太子監國自是祖宗成憲,有何不可?
![]()
朱亨嘉稱當年高皇帝和高皇后在先祖(朱守謙)就藩時賜予東宮儀仗,這不僅僅是憐愛先祖,還是將自己這一脈定為“備份”太子。一旦大明有難且高皇帝的子孫難以為繼時,自己這脈就該站出來拯救朱氏基業。
所以1645年八月初三,朱亨嘉在桂林發布詔令自稱監國。除此之外他還將大明年號改為洪武278年,其寓意為朱元璋的子孫不行,把大明江山霍霍成這樣,當以我靖江王一系為朱氏皇族的主支。
朱亨嘉在籠絡收編廣西總兵楊國威以及桂林府署官員后,就開始向周邊擴張,如重新委任各地官署官員,還向柳州、慶遠、左江、右江等地土司發出了勤王調令(調用土司狼兵)以擴充兵力。
廣西巡撫瞿式耜并不承認朱亨嘉的政權,以巡撫印文命令各地土司不得聽從靖江王調令,但他沒意識到朱亨嘉的決心和果斷。在得知瞿式耜不聽宣的次日,朱亨嘉就親自率兵至悟州拘捕了毫無準備的瞿式耜。
隨后朱亨嘉向平樂、梧州聚兵,準備兵分兩路進入和控制廣東。只不過朱亨嘉的宏圖大略,在兩廣總督丁魁楚眼里不過是他向隆武朝廷邀功的肥肉。
丁魁楚先是抽調出三千精兵,讓他們打著“恭迎睿駕”的大旗前往梧州。這支部隊到達的當晚(八月二十二日)就突襲了毫無防備的靖江王軍,朱亨嘉不得不狼狽逃回桂林。
九月初五,丁魁楚率后續部隊入廣西并向桂林進攻,二十五日攻陷靖江王府并俘獲朱亨嘉。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丁魁楚派人至福建獻俘,為自己換回了平粵伯的爵位。
![]()
除此之外,隆武帝還下誥敕吹捧丁魁楚之功勝于當年的王守仁,“卿有聞檄擁戴之大志,又有迅平逆寇之巨績。王守仁當全盛之時,無推舉之事,以卿比之,功實為過”。
這里說點題外話,朱亨嘉的僭亂和隆武帝封賞,助力了丁魁楚贏得和瞿式耜之間針對兩廣實權的“督撫之爭”。此后他能在永歷政權里擾亂朝政、投降清廷至永歷政權速崩,都源于此。
搞定朱亨嘉后,隆武政權并未安生多久,當年八月清軍攻入并于汀州俘虜隆武帝朱聿鍵。大明再次沒有皇帝了,而且再次分裂了。
何騰蛟、瞿式祀、張同敞等明朝舊臣則在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明神宗的孫子)為帝,建立了以廣西為基地的永歷政權。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與廣東布政使顧元鏡,在廣州擁立朱聿鍵的弟弟朱聿鐭監國,建立了以廣東為基地紹武政權。
注:永歷政權比紹武政權早立二十天,不過普遍認為由于局勢混亂、消息阻隔,雖然雙方距離不遠,但在最初互相不知曉對方立朝之事。
當年(1646年)十一月,朱聿鐭的監國詔書傳至廣西后,永歷帝拒不承認并派遣兵科給事中彭耀、兵部主事陳嘉謨至廣州,訓斥和要求朱聿鐭取消監國名號。
此舉激怒了大學士蘇觀生,他直接下令處死了彭、陳二人。至于日益逼近的清軍,哪里有大統重要?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抗清先放一邊,必須討滅盤踞廣西的“偽帝”。
使臣被殺后,永歷政權對紹武政權的仇視一點也不弱。這次就不是前一年朱亨嘉的小打小鬧了,兩邊各組織了數萬兵馬誓要剿滅對方。
最初兩軍在廣東三水縣遭遇并展開激戰,由于陳際泰臨陣脫逃紹武軍大敗。但永歷軍沒能笑到最后,在追擊過程中因兵驕疏于防備而中伏。總督軍務的兵部右侍郎林佳鼎和監軍宦官夏四敷被陣斬,永歷政權的上萬兵馬近乎全軍覆滅。邵武軍又趁勢向肇慶反推 ……
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最后還是得靠清軍來解決問題。
由于紹武政權的主力都被抽調去對付永歷軍,清軍輕松攻占了潮州、惠州等地。當年十二月趁著紹武政權精銳外調,在內應的配合下,李成棟(兩廣提督)僅率幾百精銳就突襲并攻占了廣州,朱聿鐭被俘后自縊殉國。
至此大明朝廷又“重歸一統”,但是地盤僅剩西南一隅。以致后面李定國“兩蹶名王”,也難以改變這種戰略頹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