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鳳陽鼓樓坍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鳳陽鼓樓是在安徽鳳陽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同時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鼓樓。
這座建筑不僅是當地地標,更是文保單位。
![]()
事發時,鼓樓頂部西側瓦片如瀑布般傾瀉而下,揚起煙塵,
萬幸的是未造成人員傷亡。

幾乎一瞬間,鼓樓屋頂上的瓦片便完全坍塌,
瓦片掉落在二層和地面,
![]()
官方說這是部分瓦片脫落,
從視頻圖片來看,這成片掉落、煙塵彌漫的樣子,和“脫落”差距也太大了吧。
![]()
鳳陽明中都鼓樓建于1375年,距今已有650年的歷史。
在1635年時,毀于兵火,僅存基座;
時隔200年,復毀于兵火,僅存基座;
再次時隔約200年,復復坍塌,
但這次僅瓦片脫落。
![]()
好家伙,這是每隔200年毀一次的節奏嗎?
在天眼查上面看,早在2023年鳳陽縣明中都鼓樓就招標維修,
耗資340多萬元,工期半年。
而且維修的重點還是屋面維修、更換損毀檐板、屋椽及脫落瓦片等等。
![]()
這才修繕2年,就垮成這個樣子,400萬都花到了哪里?
屹立幾個朝代都沒有坍塌,現在修了一下結果坍塌了,
那么這個責任該誰來承擔?
朱重八要是地下有知,非將這幫不屑子扒皮抽筋不可!
放在古代,偷工減料的怕不是要被誅九族。
據說每塊磚上都會寫工匠的名字,終生質保,
工匠是要用命擔保的,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敢偷工減料。
是不是圖快,圖省事,
直接上水泥砂漿。
把瓦片糊得死死的。
水泥砂漿一凝固,整個屋頂就成了一塊“鐵板”。
看著是牢固了,但熱脹冷縮的時候,應力沒處釋放。
再加上瓦片本身會吸水,水泥砂漿也會。
時間一長,里面的木結構要是有點朽,或者地基稍有沉降。
“咔嚓”一下,可能就滑坡了。
![]()
當年中標公司為黃山市徽州中亞建筑安裝古典園林有限公司。
![]()
目前,該公司名下關聯多則被告身份司法案件,案由包括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
![]()
而且曾在2021年因拖欠鄭某工資,被法院判定支付其勞動報酬24800元。
![]()
對此,人民群眾的眼睛是明亮的。
也不用懷疑,中間鐵定少不了某些人的回扣,
![]()
很想知道最后的調查結果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