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爸我媽總是會要求我讀書用功,說讀書是窮人家孩子的唯一的出路。
但是我爸我媽也不會那么的苛求我,沒想過讓我當?shù)谝晃野终f總當?shù)谝灰餐鄣模攤€第二第三就可以了。
不得不說,我爸是有先見之明的,畢竟很多時候第一不是靠努力就能換取的。
但是我從小到大貪玩,成績很糟,中考沒考上被送去了復讀機構。
復讀機構一年花了五六萬,都是我爸干體力活掙的錢。
復讀機構里面有一個叫承諾班的,吃的比我們好,住的也比我們好,我們的老師一個老師帶好幾個班,他們的老師一個老師只帶一個班。
那時候我初中畢業(yè),才知道原來某種意義上錢也是可以買成績的。
之后上了高中,機緣巧合下了解到班里學習不好的同學可以通過學習某些藝術專業(yè)上更好的學校,當時補習班有個同學問我藝考的一些題我發(fā)現(xiàn)這些并不難。
于是我自己買了兩本書通過了藝考,以陜西省前20%左右的成績上了本地一所211。
代價就是學費比同一個學院的文學專業(yè)同學貴了三倍。
金錢能換來成績,這我知道。
權力能換來成績,我也知道。
我本以為我對這些所謂高校的丑聞都免疫了的時候,看到14篇sci我是徹底忍不住了。
今日(5月10日),重慶大學發(fā)布情況通報,近日,網(wǎng)絡上對該校2021級本科學生劉某喬發(fā)表論文等情況提出質(zhì)疑。學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調(diào)查核實。經(jīng)調(diào)查,劉某喬系該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某華之女,劉某華安排劉某喬參與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論文和專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shù)膶W術不端行為。此外,劉某華的論文中還存在圖片上傳錯誤等學術不嚴謹問題。經(jīng)研究決定,給予劉某華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長職務;按相關程序撤銷劉某喬獲得的國家獎學金等榮譽和獎勵。學校將以此為鑒、舉一反三,持續(xù)加強學術道德長效機制建設,堅決維護風清氣正的育人環(huán)境。
![]()
我是藝術類的,或許對于sci沒有什么太深的了解,這對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我記得大四的時候選了一個研究昆蟲學老師的課,對這些刊物劃分有了新的了解。
按理說研究生發(fā)一篇sci也都比較困難,本科生更是別想了。如果本科能發(fā)一篇sci,那么夸張點說保研基本可以隨便挑學校了。
14篇sci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可能有14個研究生的成果被剝奪了。
我是不信這位同學發(fā)的所有sci都是她爸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是她爸自己帶的研究生用自己一天又一天的努力和加班換來的成果。
而研究生沒有相應的成果是畢不了業(yè)的,那么是否會存在有研究生因為自己的成果被這位女生的父親剝奪了無法畢業(yè)的呢?
相比較教育的不公平來說,我更關注的是研究生成果的被剝奪。
畢竟教育公平,真的很難達到。
我想除了理想主義者應該很少有人再去追求所謂的教育公平了吧?
山區(qū)里的孩子拼死拼活才能考上二本的學校,而在大城市的學生卻一直在歌頌一本率百分之九十的神話。
雙減之后,窮人家的孩子回家自學或是不學,而有錢人的孩子可以請高考高分大學生一對一家教。
或許會有某些特例,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教育資源都是不公平且無法做到公平的。
因為總有人會犧牲一部分東西去換到更多的教育資源,比如說犧牲金錢,比如說犧牲權利,再比如說犧牲自己的前途。
這種犧牲倒是可以的,我是贊同的。只不過之前犧牲前途的人,我們總是無法讓他真正的犧牲他的前途。
現(xiàn)在他的前途是被犧牲掉了,那那些被搶了成果的研究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