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張彥文于11月4日14時在學術報告廳為新生講授形勢與政策第一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左紅主持此次課程。?
本次課程以“以史為鑒守初心,醫者擔當向未來”為主題。課堂伊始,張彥文校長從同學們熟悉的領域切入,迅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情感共鳴,讓宏大主題變得可感可觸,為后續論述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他分享了自己從歷史中尋找“做事的興奮點”和“解決問題的智慧”的感悟,將歷史從冰冷的課本知識轉化為個人成長所需的“精神動力庫”。?此外,張彥文校長為同學們介紹了學校設立“白求恩班”、舉辦“白求恩杯”職業道德月等紀念醫學先驅的具體實踐,期望同學們以醫學先驅為榜樣,用實際行動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生誓言。?
講座最后,張彥文校長分享了屠呦呦、吳孟超等近代醫學楷模的先進事跡,并結合學校優秀畢業生案例,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心懷家國,做有溫度的醫者”,將個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國夢”,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二是“精研醫術,做有本領的醫者”,在實踐中鞏固知識、提升技能、錘煉本領;三是“勇擔責任,做有格局的醫者”,承擔歷史使命,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左紅在主持時表示,張彥文校長用兩節課的時間,帶領大家回望醫者救死扶傷的仁心與擔當,明確了新時代醫學生傳承精神、勇擔使命的前進方向。希望同學們牢記囑托,將愛國情懷、堅韌信念融入醫學學習與未來執業之路,把“小我”融入守護人民健康的“大我”之中,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書寫屬于新時代醫學生的青春答卷。?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近年來通過系統推進領導干部講授思政課、主講“形勢與政策”第一課等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學校尤其注重將寶貴的“紅醫精神”深度融入育人體系,引導學生在歷史回望中汲取精神力量。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構建了以“紅醫精神”為鮮明特色的思政教育路徑,更有效促進了學生人文素養、職業精神與紅色基因的深度融合,為培養仁心仁術的卓越醫學人才筑牢思想根基,也為學校衛生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深厚而持久的文化動力。
來源: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