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南,一位車主在試駕全新嵐圖夢想家的新車時,汽車自動剎停、躲開了前方機器人的視頻,在網絡上得到大量傳播。有人戲稱“成熟的AEB系統,已經學會自動剎車了”。
在這起事件中,不僅涉及關于AI、智能駕駛的討論,相關汽車品牌在安全智駕領域的技術投入與生態布局,也成為了用戶關注的焦點之一。
01、一次意外剎車,揭開智駕新圖景
4月7日,賬號@つ凍檸檬發布了一段隨手拍下的視頻,一個機器人和一只機器狗在道路上行走,此時,一輛高速駛來的汽車在兩者面前剎停。
![]()
盡管有些心有余悸,但“雙AI成行”、汽車高速剎停的場景還是頗具“科幻感”,收獲了不少網友的留言。@湖南娛樂隨后也發布了對車主的采訪資料。
原來,車主新提了一輛全新嵐圖夢想家,上路沒多久就偶遇了兩位“AI伙伴”,在司機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車輛已經做出識別并快速剎停,車主也被嚇了一跳,好在有驚無險。隨后,機器人的主人還被邀請上車,體驗全新嵐圖夢想家的鴻蒙座艙,車主還記錄下夢想家AI與機器人關于天氣等話題流暢的指令交互。
透過事件的一系列發展,人們仿佛看到“未來已來”——AI發展來到新階段、機器人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智能駕駛也充分適應各種道路狀態,幫助駕駛員應對各種視線盲區。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視頻發布后,許多新聞媒體關注到其中的新聞點和戲劇性,眾多高影響力媒體下場,從這起社會新聞中強調智駕安全、點評科技向善,從技術發展、城市出行等角度做系統性思考。
![]()
隨后,有網友和KOL發掘到,嵐圖作為品牌方“藏身其中”,于是吃瓜繼續、玩梗不停。娛樂博主將這件事演繹成“AI不‘創’AI”的黑色幽默,科技愛好者關注到AEB系統的精準識別能力,普通用戶則從座椅舒適度、語音交互等細節中感受智駕技術的溫度。在一眾“自來水”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網友參與到對事件的討論中。
可以說,這場由公眾與媒體自發推動的傳播事件,折射出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從“參數競爭”向“場景滲透”的轉化。事實上,生活場景比實驗室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因此當專業、嚴肅的技術名詞應用到具體、生動的生活場景中,會給用戶留下更深刻的感知。
與事件同期的4月9日,全新嵐圖夢想家作為嵐圖汽車第2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嵐圖汽車成為首個達成20萬輛下線的央國企高端新能源品牌。這些“真金白銀”的投票,更進一步證明了用戶的信賴與認可。
02、當智駕回歸安全,嵐圖“自己卷自己”
一場剎車趣聞“出圈”的背后,實則是嵐圖在安全智駕領域長期投入的必然結果。
近兩年,各大車企對于智能駕駛愈發重視,從硬件到軟件、從系統到算法,各種配置層層堆疊,令人眼花繚亂。殊不知,當車企為了迎合潮流一味強調智駕平權、為了追趕熱度將尚未成熟的系統匆忙上馬、為了宣傳將不同等級的智駕混為一談,用戶的駕乘安全已經岌岌可危。
安全是最頂配的豪華。對于新一代智能汽車而言,冰箱、電視、按摩座椅等等配置都是“0”,安全才是最前面的“1”,守住了安全“1”,后面的性能、系統、外觀、內飾才有意義。
嵐圖汽車CEO盧放曾做過一段極為“清醒”的發言:“智駕標準的清晰化與能力的透明化是當務之急,企業有責任向消費者明確告知智駕的真實能力、邊界及能帶來的體驗,這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更是行業進步的必由之路。”
不僅如此,盧放還身體力行,發起一場“肉身測試”,來檢驗全新嵐圖夢想家的安全性。
![]()
今年3月20日,華為車BUCEO靳玉志發布了華為智能駕駛“五維安全”標準,將“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作為缺一不可的智駕維度。3月24日,作為華為乾崑智駕的親密伙伴,盧放駕駛著全新嵐圖夢想家,蒙眼挑戰130km/h的超高速自動緊急剎停,全程一鏡到底,車速最高達到136km/h,最終平穩實現緊急制動。
而這背后的支撐,是全新嵐圖夢想家構建的“乾崑智駕+嵐圖智架”。
![]()
一方面,作為首個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3.0的MPV,全新嵐圖夢想家擁有192線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高精度攝像頭的“感知矩陣”,能夠有效提升復雜路況下的感知能力,同時全向防碰撞系統CAS3.0可以精準識別車輛、行人和各類異形障礙物,并做出準確判斷。
另一方面,嵐圖自研的ESSA架構和全新嵐圖夢想家的車身設計、動力適配、底盤硬件等則能夠提供急剎時更好的舒適性和穩定性。智能阻尼可變減振器、魔毯空氣懸架、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結構、智能電動四驅等等,共同保證了車輛在遭遇突發情況時緊急制動。
而在AEB之外,全新嵐圖夢想家還將搭載業界首發的eAES自動緊急避讓功能,碰到剎停距離過短的極端情況,系統能夠啟動自動緊急避讓,邊剎邊繞行,更是危急時刻能夠救命的存在。
嵐圖從來不會一味“向前看”而忘記了出發的“原點”,智慧、智能的基本條件是安全、安心,因此,在安全這個維度上,嵐圖越自我“內卷”,用戶越安心。
03、結語:安全是智駕的一場長考
不可否認,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在技術迭代與政策補貼的驅動下,性能、續航、智能化功能等是行業競爭的焦點,面對“充電焦慮”、“里程焦慮”等問題,車企們需要通過“飽和”的喊話,引導用戶去積極擁抱新的市場。
但當行業內事故顯現,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痛點逐步暴露,廣大車企也開始面臨新的考驗,下一個階段的行業競爭,或將從技術性能轉向安全體系的構建。正如這起傳播事件,雖然素人視頻的出圈是“意料之外”,但正因為契合了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安全”議題,因此也在“情理之中”。
未來,隨著安全重新成為市場的關鍵決策依據,車企需要隨著市場一起回歸理性、回歸冷靜,重新去思考智能駕駛的意義、場景與邊界,建設“高性能+高安全”的智能駕駛體系,進而引導用戶以更加正確的認知、成熟的心態迎接屬于智能駕駛的新篇章。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