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華娛樂CEO杜華最近在自制綜藝里大聊娛樂圈收入差距,把王一博和王怡人這兩個自家藝人的極端案例擺上臺面,直接撕開了行業“貧富差”的遮羞布。 杜華提到王一博時滿臉驕傲:“他半年收入超5億。”這位頂流今年手握12個代言,單場直播帶貨銷售額破3億,連樂華股價都跟著他的行程漲跌。網友調侃:“王一博咳嗽一聲,杜華都得趕緊開董事會。”
![]()
![]()
![]()
但同公司的女團成員王怡人就慘多了。她在泡泡上跟粉絲訴苦:“出道6年沒拿過工資,買包衛生巾都要媽媽打錢。”杜華在節目里解釋:“公司前期投入大,錢還沒回本。”原來藝人出道前三年賺的錢都得先填公司培訓費、專輯制作費這些“債”,王怡人所在的女團EVERGLOW光置景就燒了5000萬,至今還在“還貸期”。
![]()
![]()
![]()
![]()
![]()
這種“先還債再分錢”的模式在娛樂圈很常見。練習生培訓平均每人耗資300萬,出道后前三年收入全歸公司。像樂華這種大公司,每年淘汰率超90%,留下的還得賭能不能紅。有業內人士透露:“去年某男團賠了2000萬,成員現在跑外賣還債。”
網友對此吵翻了天。粉絲心疼偶像:“996打工人還能領工資,愛豆熬夜練舞居然倒欠錢?”但也有行業人認為合理:“投資高風險高,總不能指望公司做慈善。”
![]()
杜華在節目里直言:“市場只認頂流。”王一博這類超頭部藝人貢獻了樂華70%以上的營收,而中小藝人只能喝湯。就連杜華自己也搞“區別對待”——王一博新劇上線,她親自轉發宣傳;王怡人過生日,官微連條祝福都沒發。
![]()
這種馬太效應正在加劇行業畸形。數據顯示,2024年出道的200個新人團中,90%因虧損在一年內解散。練習生們白天練舞晚上直播帶貨,有姑娘苦笑:“跳不動了就去當網紅,好歹能賺點口紅錢。”
![]()
杜華的話雖然扎心,卻戳破了娛樂圈的生存法則:要么像王一博一樣站在金字塔尖,要么就得做好“用青春賭明天”的準備。就像網友說的:“這行比高考還殘酷,紅不了連本都撈不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