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氪「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
36氪「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翻譯完成后,我一看收入,合下來時薪只有10塊。”一位出海短劇的兼職翻譯吐槽道。同在火熱的出海短劇賽道,一些編劇卻已年入百萬。
2024年年末,字節“跟牌”成立了海外短劇業務團隊,并上線了“Melolo”海外短劇App,主打免費模式。除了字節,昆侖萬維也計劃注入5億美元,投資1000部海外本土短劇。與此同時,不少出海短劇有關的新崗位正在招聘平臺冒尖:本土化編劇、雙語剪輯師、雙語化妝師、海外投流專家……
短劇模式從中國興起。在它出現前,中文短視頻平臺上多見網文相關的信息流廣告。 商家以網文中最有懸念、最具沖突性的片段為視頻內容,吸引用戶跳轉閱讀。
2022年8月,中文在線投資的楓葉互動在海外推出了短劇APPReelShort,可謂海外短劇的起點。兩個月后,網文平臺安悅網絡緊跟推出了短劇應用FlexTV。點眾、新閱、暢讀、九州等網文平臺,也紛紛在次年上線了海外短劇APP。
吸引字節出手的,或許是去年各家海外短劇APP的增速。從2023年5月開始,短劇出海的應用內購出現明顯增長。2023年11月,ReelShort超越TikTok,沖上美國iOS娛樂榜免費第1名,短劇出海因此受到廣泛關注。一年后,點眾的DramaBox后來者居上,成功登上海外短劇APP下載次數、內購次數排行榜第一。
![]()
36氪「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相比海外市場,國內短劇市場競爭更激烈,并且已有頭部跑出規模。根據DataEye研究院,2024年Q3短劇運營平臺的前三甲是番茄、點眾、九州,投流熱力值分別為13.98/8.50/5.74億,上線短劇數量分別為649/252/222部,均大幅領先其他競爭者。
因此,海外市場對現在入局的國內行家來說,仍然是“早一步登陸,多一點生機”。
不過,普通從業者想要抓住機會,首先要弄明白——出海短劇究竟是壓榨人工的影視工廠,還是創造神話的影視人烏托邦?
半天解決海外拍攝危機的控場者 ╱ 01
各國印鈔機:神話,超自然,霸總婚姻 ╱ 02
在題材監管真空帶收割紅利 ╱ 03
半天解決海外拍攝危機的控場者
由于正處發展期,海外短劇的大多數崗位尚未形成氣候,需求不算明朗。不過導演王崑琳已然察覺到,身邊有留學背景的同行正轉向短劇出海領域。
影視行業整體收縮的現狀下,這類新興項目屬于少數還能提供創作機會的賽道。“國內項目開機率越來越低,朋友推薦了好幾次,我才決定試試這個方向。”她坦言。
海外短劇制作,主要分為國內拍攝和海外拍攝兩種模式。
青島、廣州、北京、杭州和海南等國內拍攝地雖具備成本優勢,但面臨特殊演員適配難題。導演肖翕勻指出:“國內能找到的白人演員多為斯拉夫裔,就像我們能分辨中日韓面孔差異,北美觀眾對演員的氣質差異同樣敏感。”
口音問題進一步增加了制作難度。王崑琳團隊遇到過演員東歐口音過重的情況,最終不得不為部分片段追加配音費用。遇到口音問題嚴重的情況,她們在拍攝后期甚至要雇傭配音老師全片重配進而改善短劇質量。
海外演員調度則涉及更高成本。若從歐美當地邀請演員,群演和特約費用會顯著拉高預算。不過隨著字節等大廠入局,行業開始出現"打包"模式——平臺集中引進外國演員同時參與多部劇拍攝,既降低單劇成本,又保障演員收入。演員可以在同一時期接多部劇,原來擔心的空窗期不復存在。
對比之下,海外拍攝體系顯現出特殊優勢——外國影視行業的成熟程度通常可以滿足短劇的拍攝需要。“國外存在類似淘寶的演員接單平臺,劇組可在線挑選演員,演員自行承擔交通食宿,按時間拍攝,完成后立即離場。這種成熟機制下,盡管單日薪酬較高,但綜合成本反而更低。”
![]()
● 肖翕勻(中間)與演員 (受訪者提供)
“有海外本地生活經驗,又能把握國內短劇長處的導演,在人才市場非常搶手。”導演肖翕勻指出。行業內已形成的一套標準制作流程是:國內團隊負責劇本開發與平臺對接,海外當地完成拍攝,后期制作則回流國內。這種跨國協作模式,催生了復合型的人才需求,尤其需要兼具長片經驗和跨文化背景的導演。
在肖翕勻看來,除了決策者(導演/制片人)外,團隊其他成員都可以啟用外籍員工。合適的制片人要能控場,在國內和美國當地找都可以。無論是選導演還是制片人,雇主都需要對其人品和能力有清晰認知。“對人的要求,核心原則就是在美國拍攝時,任何環節出問題都能在在半天到一天內完成處理。”
“拍多了你就會發現,國內的制片人、演員統籌都更有規劃,效率遠高于國外。導演把控整個項目的好壞,只有審美過關、經驗豐富的導演,才能拍出好的內容。選擇國內的導演,他更容易知道你想要什么。”
![]()
● 短劇拍攝現場
此外,雙語人才在短劇出海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其中本土化編劇、雙語剪輯是諸多新興崗位中的典型。
本土化編劇主要負責將中文劇本改編成適合海外市場的版本,一般會“按本收費”,一個劇本收入大約1萬人民幣左右。出海短劇的劇本來源多樣,有的是原創,有的則是基于國內短劇或IP改編。對于后者而言,平臺會先與國內版權方合作獲取劇本;再經本土化編劇之手,根據海外市場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理解,分析拆解劇的結構、爽點、橋段,最終重新建構劇本和故事。
對內容質量要求不高的公司,通常只需要直譯劇本的普通譯者,這樣的崗位至少需要滿足專八的專業需求,正職崗位薪資可達萬元。但比起正式招聘,這些翻譯人員實際更多采用實習生或兼職。小語種翻譯的實習崗位日薪100-200元,而兼職的收入則更不穩定——社交媒體上頻繁有兼職翻譯分享出時薪10元的“天價”工資單。
雙語短劇剪輯有較大市場需求。不論是國外拍還是國內拍,出海短劇的后期制作基本都放在國內。業內普遍認為,國內用工成本低、事務少。與此同時,海外剪輯溝通會增加時間成本,內容的生產還是需要坐在旁邊把關。但為了節約成本,有時無法避免素材上傳云端,國內剪輯國外指導的情況。
國內比較缺乏會英語的后期剪輯,不清楚短劇內容的人,很難剪得明白。“如果有雙語人員能在美國完成剪輯,那么短劇生產方就能同時開展多個項目,無需每拍完一部都先回國處理后期。這是最理想的。”
各國印鈔機:神話,超自然,霸總婚姻
網文巨頭諸侯割據,形成了如今的海外短劇格局。
2024年,短劇APP內購收入貢獻排名前10的地區分別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韓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德國。以點眾科技、中文在線、九州科技為首的三大巨頭占據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剩余中小公司發力通過差異性,發力新生市場。
相較于國內的短劇,出海短劇的拍攝方式更加偏向長片的制作模式。以影視素質和付費意愿都更高的歐美市場為例,用戶更愿意為在視聽語言下了功夫的短劇買單,快節奏、多反轉、強情緒反而不是他們的第一需求。
美國是短劇出海的必爭之地。該地區內購收入總值約2.9億美元,占全球市場50.82%。頭部應用有楓葉互動的ReelShort、點眾科技的DramaBox和新閱科技的GoodShort。美國市場分別占據這些應用總收入的69%、57%和66%。美國觀眾偏好超自然題材,如狼人、吸血鬼等,為了符合當地用戶的視聽習慣,短劇多呈現節奏慢、更注重細節和邏輯的特點。
來自嘉書科技的出海短劇應用TopShort則瞄準日本市場,通過職場微短劇獲得較多用戶。根據Sensor Tower應用排名數據,TopShort在日本娛樂應用iOS下載榜中的排名不斷提升,2024年2月末已超越Netflix和本土視頻應用U-NEXT,躋身第6名。
九州文化選擇進攻的是東南亞市場。文化的相似部分和大量的移動用戶規模,讓出海動作變得更輕盈。豪門霸總、婚姻糾葛等情感劇情都可以通過譯制直接上線東南亞,這也就為東南亞短劇市場準備好了數量巨大的劇集池子,奠定了短劇內容基礎。
短劇應用ShortTV在2023年9月被推出,甫一出現,就深受菲律賓、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市場用戶的喜愛。2024年1月ShortTV在東南亞下載量環比激增6倍,首次超越ReelShort成為該市場下載量最高的短劇應用。
中東市場以愛情和本地神話題材為主。目前競爭較小——或許也是中小公司能探索出差異化產品和內容策略的未來市場。
![]()
36氪「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海外本土的資本并非毫無感知,對短劇這塊大蛋糕,他們也虎視眈眈。
2023年,海外短劇市場尚以中國出海企業為主導;到了2024年,海外本土企業開始陸續進場。多個國家上線短劇APP——韓國的本土短劇平臺VIGLOO,就以一次性上線50部原創短劇的大手筆強勢入局。
![]()
36氪「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在題材監管真空帶收割紅利
短劇的發展歷程和曾經的“網絡大電影”相似:先是無序發展的淘金期,隨后相關政策法規完善,低俗內容被取締,最終內容生產會進入精細化的2.0時期。
國內短劇在狂奔了一段時間后,也迎來了“懸崖勒馬”的政策限制。2020年12月8日廣電總局發布通知[1],對“微短劇”的定義、審核標準、審查細節、備案誤區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和明確。
[1] 《關于網絡影視劇中微短劇內容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
幾年來,政策不斷縮緊。2024年4月8日,微短劇開始分類審查備案。《關于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中提到,5月31日前所有未完成備案的微短劇必須完成備案,包括二輪劇(即在首發平臺播出后,又在其他平臺進行第二次播出的劇集)。同時,短劇要分類備案、審核,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12月25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北京市廣電局聯合約見“紅果短劇”主要負責人,對其微短劇規范發展提出要求。據業內人士透露,紅果方被約談后,微短劇制作公司的老板們都調整了部分業務。“以后黑道題材都不能再拍了,如果拍的話,只能讓故事在虛構世界發生。這類題材,最好還是出海。”
肖翕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出海短劇的。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后,他通過2018年騰訊企鵝影視清夢導演扶持計劃入行,持續制作網絡電影和網絡劇,2023年底,國內影視項目銳減疊加短劇題材收緊,促使他全面轉戰海外短劇。
![]()
36氪「職場Bonus」(ID:ZhiChangHongLi)
“海外短劇題材限制少,處在起步階段,我們有先天優勢。”
已成熟的中國短劇模式,加上已經獲得的可觀用戶存量,中國出海的網文平臺能夠更輕易地把握到用戶的喜好。
以ReelShort為例,其公司楓葉互動早在北美市場扎根多年,2017年起推出女性向互動小說平臺Chapters和網文平臺Kiss。其中,Chapters自有的UGC社區擁有十萬量級的創作者。這樣的平臺矩陣為楓葉互動帶來了堅實的用戶基礎。如今歐美短劇市場爆火的霸總、狼人、吸血鬼題材,事實上都是已經在Chapters和Kiss的爆火過的方向。
相比傳統影視,海外短劇的運作模式也呈現出更多的商業可能性。
制片人Bellona告訴職場Bonus,和傳統影視的打法不同,短劇實際上是一種互聯網產品。國內短劇多為付費和免費模式,主要通過小程序進行,缺乏留存和多元變現渠道;而出海短劇更多的是獨立的APP,可以實現單集付費、訂閱、植入廣告、互動選擇結局等多種變現方式,并且有更多與社交、直播、粉絲群互動和打賞的可能性。
但國外短劇市場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新的商業模式是否能跑通,還有待確認。
最先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的人一定是能夠賺到最多錢的人。在肖翕勻看來,和國內短劇一樣,海外短劇的營收大頭也都被平臺抽走了。因此,目前最賺錢的出海短劇模式,應當是與平臺共同投資制作。2024年7月,他在洛杉磯拍攝的《Fated Encounter》就是采取了這種模式。
![]()
●《Fated Encounter》上線ReelShort (受訪者提供)
平臺共投合作制和承制公司不同:前者是與平臺合出成本,共擔風險;后者則是產出作品供給平臺的內容需求即可。可以說,平臺共投模式下,公司“既是承制方,也參與投資,算是出品方之一”。
考慮到出海短劇播出和投流主要依靠平臺,肖翕勻先后接觸多個平臺,最終選擇與ReelShort合作,雙方根據投資比例分賬。
“現在還處在游戲的初級階段,大家沒有清晰的格局,還在混戰。”群雄逐鹿之下,Bellona認為短劇出海仍是藍海市場。至少2025年,機會還很多,或許等到明年,格局就會徹底定下來。
撰文|田密
編輯|陳桐
排版|宋九卿
封面圖|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