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金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射雕英雄傳》更是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部作品,近期由徐克導演、肖戰主演的電影《射雕:俠之大者》也有著相當高的人氣。在觀看這部電影時,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中的一些歷史細節呢?
今天,就由我們帶領大家,看看郭靖生活的時代,究竟有哪些好玩的知識點——
![]()
細讀金庸
作者:吳鉤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民說
黃蓉會怎么穿搭
在《射雕英雄傳》那個時代,即南宋后期,江南一帶的女性非常趕時髦,服飾多變、新奇而華麗。周煇《清波雜志》說:“婦女裝束數歲即一變,況乎數十百年前,樣制自應不同。如高冠長梳,猶及見之,當時名‘大梳裹’,非盛禮不用。若施于今日,未必不夸為新奇。”莊綽《雞肋編》說,兩浙婦人醉心于吃穿,而恥于營生。周密《武林舊事》也說,都城的婦女兒童服飾華麗。
宋朝女子的典型裝束是“抹胸 + 褙子”。抹胸,又稱“訶子”“襪胸”“襕裙”“合歡襟”“奶頭布”“肚兜”等,總之都是指女性貼身內衣。宋人一般叫作“抹胸”,有時也叫“襕裙”。
至于褙子,有時也寫成“背子”,是宋代最時興的上衣款式,直領對襟,下長及腰或過膝。宋朝各個階層的女性,不管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不管是宮廷妃子,還是秦樓歌妓,都以著褙子為尚。
![]()
南京花山宋墓出土的褙子
![]()
南京花山宋墓出土的女性抹胸
宋朝女性習慣上身穿一件抹胸,外面再套上一件褙子,褙子雙襟敞開,不扣紐,不系帶,里面的內衣也就敞露出來。在炎熱的夏天,女性的褙子甚至會是半透明的薄紗羅,雙肩、背部與小半個胸脯在朦朧的羅衫下隱約可見,更是性感迷人。一首宋代小詞《丑奴兒》所描寫的“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應該便是這種肌膚若隱若現的薄紗羅,從“笑語檀郎”一語看,這薄紗羅大概是閨房中的著裝。
不過,由于褙子還是宋人的禮服,一位宋朝女性穿著抹胸,套上一件微微敞開的褙子,是可以出來見客人的。宋朝女性的裝扮風格確實比唐人收斂,但依然是性感動人。
黃蓉作為一名生活在南宋的江南女子,她的服飾必定有“抹胸 + 褙子”的款式。
![]()
黃蓉的廚藝在宋朝很厲害嗎
《射雕英雄傳》中的洪七公是一個超級大吃貨,他自己說 :“我只要見到或是聞到奇珍異味,右手的食指就會跳個不住。有一次為了貪吃,誤了一件大事,我一發狠,一刀將指頭給砍了……指頭是砍了,饞嘴的性兒卻砍不了。”在美食鑒賞方面,洪七公也是天賦異稟,黃蓉給他做了一道叫作“玉笛誰家聽落梅”的肉條,他略一品嘗,就能分辨出肉條使用了豬耳朵、羊羔坐臀、牛腰子、獐腿肉、兔肉等食材。
不過,洪七公雖然是吃貨,卻不會做菜。黃蓉才厲害,既是美食家,廚藝更是一流,用幾道菜哄得洪七公將“降龍十八掌”傾囊授予郭靖。有些熟讀金庸小說的讀者感到困惑 :黃蓉這么好的廚藝,到底是跟誰學的?

宋朝人家特別注意培養女兒的廚藝。這一風氣應該是從唐朝傳下來的。據唐人房千里的《投荒雜錄》載,嶺南一帶的人家,不論貧富,都不習慣教女孩子女工,而是悉心培養其庖廚之藝,這些女孩子長大后,做針線活都不怎么樣,但燒菜的手藝可不一般,所以上門請求婚聘的媒人非常多,將門檻都踏平了。
![]()
南宋時,杭州一帶甚至出現了“重女輕男”的風氣,中下水平的人家生了兒子,都不怎么培養 ;生了女兒,則視為掌上明珠,請老師傳授藝業,其中就包括廚藝。學習廚藝的女孩子,長大后可以被聘為廚娘,即女廚師。皇宮的御廚有廚娘,富貴人家的私廚有廚娘,市井酒店的大廚也有廚娘。這些廚娘往往年輕貌美,色藝俱佳,氣質不凡,身價不菲,用廖瑩中《江行雜錄》的話來說—“非極富家不可用”,決不是尋常人家所能聘請得起的。她們的廚藝,當然也對得起她們的身價,做出來的菜,必是色香味俱全。
洪七公曾對郭靖說 :“你媳婦兒煮菜的手藝天下第一。”又感嘆說,“我年輕時怎么沒撞見這樣好本事的女人?”看來洪七公還是有點兒孤陋寡聞啊。黃蓉的廚藝確實很不錯,但放在盛產廚娘的宋朝,卻沒什么特別之處。
![]()
宋朝廚娘畫像磚拓片
郭靖第一次請黃蓉吃飯花了多少錢
《射雕英雄傳》里的郭靖,第一次離開大草原,在張家口一家大酒店遇見了黃蓉,靖哥哥請蓉兒吃飯,黃蓉點了很多昂貴的菜品,“一會結賬,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郭靖摸出一錠黃金,命店小二到銀鋪兌了銀子付賬”。那么問題來了,當時“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銀子值多少錢呢?
首先我們需要糾正金庸先生的一個錯誤 :在郭靖生活的南宋后期,法定的貨幣是銅錢,以及以銅錢為本幣的會子等紙幣;白銀雖然也可以作為支付工具,但一般只是在大宗交易時人們才會使用白銀,市肆間的日常買賣是甚少用到銀子的。
如果你生活在宋朝,身上只帶了銀子,沒有帶銅錢或會子,要上酒店吃飯,那最好先到銀行(宋人兌換銀錢的銀鋪,就叫作“銀行”)將銀子兌換成銅錢。
![]()
宋代銅錢
宋人有時還會以黃金為貨幣,比較常見的黃金貨幣有“金葉子”,可折疊,可夾進書籍,攜帶很是方便 ;交易時還可以隨意剪切,因此金葉子不失為行走江湖的首選貨幣。
但在中國古代(包括宋代)的日常瑣碎交易中,金葉子不可能是直接的支付工具,需要先到金銀鋪兌換成日常交易常用的貨幣(但在大宗交易中,金葉子應該是理想的貨幣)。所以郭靖請黃蓉吃一頓飯,如果直接用一錠黃金付賬,可能會被拒收。
那么這一頓吃掉了郭靖“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銀子的飯局,如果兌換成銅錢是多少錢呢?郭靖大體生活在南宋寧宗 - 理宗朝。理宗朝時,一兩白銀大約可以換成三貫錢。“一十九兩七錢四分”的銀子,差不多就是五六十貫錢。五六十貫錢是個什么概念?
如果忽略不同時段的通脹或通縮因素,大概等于宋朝宰相一個月的伙食補貼、太學生五年的伙食補貼、南宋初年的二三場宮廷內宴,也相當于一匹老馬、一條商船、一間房子。
![]()
金代的交鈔
我們再將郭靖黃蓉吃飯花掉的五六十貫錢折算成人民幣,看看是多少錢。記得十幾年前,有網友這么計算 :“宋代一兩金子約合 37.3 克,按照 1 兩金子換 12 兩銀子計算,19.74 兩銀子折合 1.645 兩黃金,折合 61.358 克,今天掛牌金價是 234塊錢(當時的金價),也就是說,這頓飯總共花了 14357 元人民幣!”但這么換算并不可靠。
相對來說,以購買力平價折算才是比較合理的。據黃冕堂《中國歷代物價問題考述》,“整個兩宋時期的糧價石米僅在 500—1000 文之間”,考慮到南宋末物價上揚,糧價漲至一石三千文錢,我們取中間價,按一貫錢可以購買一石米計算。宋代的一石米約等于今天的一百一十市斤,而今天市場上一斤普通的大米,一般要賣三四塊錢(人民幣)。這樣,我們可以算出來,宋代一貫錢的購買力,大約等于今天的四百元。五六十貫錢差不多就是兩萬元。換言之,靖哥哥請蓉兒吃的那頓飯,花掉了兩萬元。出手真夠大方,怪不得一下就俘虜了黃蓉的芳心。
![]()
細讀金庸
作者:吳鉤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民說
作者簡介:
吳鉤,宋史研究者,知名歷史作家。多年來致力于研究宋朝文明,主張“重新發現宋朝”“重新闡釋傳統”,著有《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等作品。其中,重點介紹宋朝社會生活的《風雅宋》一書出版之后好評如潮,拿下了含CCTV“2018年中國好書”在內的眾多大獎。
內容簡介:
吳鉤自述少年時代便鐘愛武俠小說,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古龍的陸小鳳系列、楚留香系列、小李飛刀系列,基本上都讀過一遍以上,是武俠小說的忠誠擁躉。像所有喜愛武俠的人一樣,吳鉤也有過夢想自己練成絕世武功的時候。如今寫這本解讀金庸的小書,正是為了了卻少年時的武俠情結。
金庸的小說很多都有明確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場景,很多人物也都是真實的,但小說畢竟是虛構,書中的人物距離我們的生活仍是十分遙遠。吳鉤從歷史知識的角度,對金庸的小說進行解讀,豐富我們對人物的想象,呈現一個更真實、更接地氣的武俠世界。
歷史是什么?是用來掛小說的釘子(大仲馬)。因為有歷史,才撐起了金庸小說的波瀾壯闊。跟隨吳鉤,開啟一段溯源之旅吧!
- End -
![]()
成為更好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