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出現了很多的劍術高手。劍法高強,劍術一流,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盡管金庸筆下不少高手不用兵器,拳腳功夫出神入化。但是使劍的高手,依舊讓讀者過目難忘。
槍是百兵之王,棍是百兵之祖,刀是百兵之帥,劍乃百兵之君。作為冷兵器中的四大名器,刀槍劍棍,在武俠小說中也是屢見不鮮。
其中寶劍讓很多武俠迷最為喜歡,仿佛佩戴寶劍,就是俠士的化身,就是君子的體現。
玉簫劍法、兩儀劍法、辟邪劍法、玉女素心劍法、雪山劍法、連城劍法,等等,都是來自金庸的筆下。
那么說到金庸筆下最為厲害的劍術高手又是誰呢?有的人覺得是阿青,認為阿青一根竹棒,橫掃了兩千越甲,一個人單槍匹馬闖進王宮刺殺西施,勢不可當,橫少千軍,實在太厲害了。
![]()
阿青因為這一戰,被很多人認為是金庸筆下劍法最強的一個。也有的人覺得是張三豐,因為張三豐在《俠客行》中被提到是古往今來武林中第一人。另外,在《笑傲江湖》中也提到了張三豐的劍術,說張三豐到了晚年,劍術已達神境,極少使用劍招,即便不得不與人交手,亦僅以普通鐵劍或木劍應對。
要知道阿青所處的時代,乃是春秋末年,當時的武器主要還是銅制的兵器。比如吳王夫差的矛,就是一把青銅矛。越王勾踐的劍,也是一把青銅劍。青銅打造的兵器,自然不及后來的鐵制兵器。無論是硬度、韌性、殺傷力方面都不及鐵器,所以阿青可以一根竹棒橫掃。
與其說阿青劍法高強,不如說是當時軍隊裝備不行,無法與唐宋時期相比。因此阿青的劍法絕對是被抬高了,另外張三豐的劍術,仍舊停留在木劍境界,相比于獨孤求敗的無劍境界還有差距,因此金庸筆下劍法最強的人還是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的一生,的確是傳奇人生。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后,都讓讀者神往。20歲前,就手持青鋼劍同河朔群雄爭鋒,三十歲時以紫薇軟劍行走江湖,誤傷義士,所以將紫薇軟劍棄之深谷。四十歲前就進入重劍境界,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四十歲后,則達到了無劍境界,無劍勝有劍,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縱橫江湖三十多年,殺盡仇寇,敗盡英雄。生平求一敗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難怪自稱獨孤求敗,無敵是多么寂寞。于是隱居深谷,與雕為友,后埋骨深山。
在《笑傲江湖》中,獨孤求敗之名再度被提及到。楊過當年在獨孤求敗的劍冢,沒有發現什么劍法。到了《笑傲江湖》中,則有獨孤九劍流傳了下來。獨孤九劍的特性便是以無招勝有招,后發先至,劍法不受內力約束,破解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不管是刀槍劍戟暗器。
作為金庸筆下劍法最強的劍魔,獨孤求敗也留下了三位傳人,并且都是天下無敵的存在。第一位便是楊過,盡管楊過沒有得到獨孤九劍的劍譜,但是有了玄鐵劍的幫助,以及雕兄的指點,楊過在山洪瀑布中練劍,內力越發雄渾,劍法也越來越強。
雖然斷了一臂,卻也因禍得福,迅速躋身一流高手之列。重陽宮一戰,跟金輪法王的差距已經微乎其微。到了十六年后,楊過的劍法和內力又增進了不少,早已不需要使用玄鐵劍。不過楊過也承認,若是有玄鐵劍在手,一百招之內就能結束戰斗。
在《神雕俠侶》中,由于楊過擊敗了金輪法王,所以很多人認為楊過才是《神雕俠侶》中的第一高手。
第二位便是風清揚,風清揚在《笑傲江湖》中出場不多,但卻受到不少讀者的喜歡,是一個沒有什么架子的高手。早年被人欺騙,以至于劍宗失敗,自己無顏見人,隱居華山后崖。
風清揚什么時候學到的獨孤九劍已經不重要了,從他出來指點令狐沖來看,風清揚的武功絕對還在東方不敗之上。東方不敗自宮修煉的是殘缺版《葵花寶典》,有極大的破綻。就連令狐沖修煉獨孤九劍時日尚短,都能發現東方不敗劍法中的弱點,何況是風清揚呢?
要知道風清揚修煉的可是完整版的獨孤九劍,獨孤九劍又可以破盡天下兵器和武功,對付東方不敗,必定完勝。所以沒有出場的風清揚,才是《笑傲江湖》中的天下第一高手。
至于說令狐沖,則是獨孤求敗留下的第三位傳人了,令狐沖作為男主角,奇遇實在不少,令林平之嫉妒不已。
有這么大的福氣,居然得到了獨孤九劍,難怪林平之心里不平衡。令狐沖的獨孤九劍來自風清揚,盡管風清揚說令狐沖苦練20年后才可以與天下英雄一較長短。
但令狐沖憑借奇遇和本身悟性,大大縮短了這個時間。不敢說他在《笑傲江湖》的結尾是天下第一,但有易筋經的加持,成為天下第一高手,指日可待。
在《鹿鼎記》中,再度提到了令狐沖,并將他與獨孤求敗放在一起,用“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來形容他倆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絕頂武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