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二臺攀登者欄目《財經調查》曝出一起大規模羽絨服造假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冬季必備的大型“單品”動輒大幾百的價格,到手卻是“假”的。原本應該為我們抵御嚴寒的羽絨制品,竟然充斥著劣質假冒產品,而且,不少直播間里展示的樣品和發到消費者家中的羽絨制品根本不是同一種,甚至連孩子穿的羽絨服也在造假。
![]()
央視二臺攀登者欄目
羽絨服市場的這些造假行為并非個例。多位業內人士透露,由于羽絨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一些不法商家為了降低成本,采用摻飛絲、羽絲、粉碎毛,甚至摻狗毛、豬毛等手段以次充好。更有甚者,將50%白鴨絨冒充90%白鴨絨或90%白鵝絨,成本相差數倍,但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
![]()
央視二臺攀登者欄目
羽絨服的銷售生產是假冒偽劣羽絨制品的前兩個環節,在整個制造鏈條中,原料的生產至關重要。一些羽絨服合格證上明確標明執行標準和安全技術類別、產品等級說明應有盡有。填充物也會寫明是90%白鴨絨,白鵝絨含絨量90%白鴨絨含絨量90%,90%白鴨絨10%羽絲甚至還會附帶檢驗檢測報告,羽絨種類為白鴨絨含絨量為90%。然而這些帶有明確的執行標準背后也是“假冒偽劣”產品,用“飛絲”來做填充物。
![]()
央視二臺攀登者欄目
攀登者欄目央視財經頻道播報:湖州警方在一個假冒羽絨服的制作窩點查獲了超過7萬件假貨,金額高達700多萬元。這些偽劣產品不僅流入了消費者的手中,還可能流向酒店、民宿等場所。商家表示:他們會根據分銷商的需求調整填充物的比例,監管嚴的地方發合格貨,監管松的地方則發劣質貨。由此可知,羽絨市場假冒偽劣產品滿天飛。
![]()
央視二臺攀登者欄目
對于這些售假行為,攀登者欄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將根據不同銷售金額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處罰。此外,還將面臨行政處罰,包括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產品,并處以罰款等。
![]()
央視二臺攀登者欄目
羽絨服作為冬季保暖的重要選擇,本應給消費者帶來溫暖和舒適。然而,市場的亂象卻讓消費者在選購時充滿了擔憂。希望政府、企業、消費者和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努力,構建一個誠信、公正的市場環境,讓溫暖不再“虛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