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立冬節氣,落在11月7日,具體交節時間是12點04分。這個時間點,屬于“下午立冬”。不僅如此,2025年的立冬,還兼具了“月中立冬”和“早立冬”的特點。這三大特點,意味著什么呢?又會有哪些影響?一起來看看。
![]()
一、下午立冬
所謂“交節”,指的是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到達特定位置的精確時刻。2025年立冬交節時間在11月7日12點04分,已經過了中午12點,屬于“下午立冬”。
![]()
有人可能會問:“立冬反正是這一天,上午還是下午能有多大區別?”
原來,在傳統農耕文化中,這細微的時間差異,被賦予了獨特說法和講究,一如老話說:“上午立冬冷,下午立冬暖”。
怎么理解呢?
從時間上看,上午立冬,意味著太陽還處在初升或緩慢升起的狀態,氣溫還未完全上來,早晨的氣溫,相對還比較冷。
![]()
到了下午后,地面經過了長時間的炙烤,溫度上升更顯著,變得更加暖和,所以相對來說,下午立冬更為暖和。
當然,這句話只是一種短時間內的預測,不具有參考意義。不過,可以理解的是,古人觀測手段有限,難以洞悉數日之后的天氣劇變。在漫長的農耕時代,古人是靠著對自然韻律的極致揣摩來安身立命的。他們將立冬時刻的細微差異也納入考量,恰體現了在宏大天時面前,試圖把握一絲確定性的努力。
![]()
二、月中立冬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黃道)來劃分的,所以陽歷的時間基本固定,時間在每年的11月7-8日之間交節。而傳統的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其月份主要依據月相變化(朔望月)來定,屬于“陰歷”。
![]()
由于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天,12個農歷月在354~355天之間,比一個回歸年(約365.25天)少了11天左右。為了解決這個時間差,古人采用了“置閏”的方法,即每隔兩三年,增加一個閏月。所以,這就導致了節氣在農歷月份中的日期,會有較大的浮動。
立冬節氣,對應的是太陽到達黃經225°的時刻。在農歷中,它通常落在九月或十月。
2025年立冬落在農歷九月十八,處在月中。農諺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冬在尾,倒春寒”,按照這個說法,今年冬天可能不會太冷。
![]()
三、早立冬
從農歷層面上看,今年屬于“早立冬”。
民間有“立冬十月朔”的通俗說法,即立冬也叫“十月朔”。這里的“十月”,指農歷十月,“朔”指初,始的意思,十月朔日,即十月初一。
一如《歲時廣記》記載:“十月朔,有司進暖爐炭,民間皆置酒作暖爐會。”
![]()
一般來說,農歷十月被視為立冬的常規月份,如果立冬落在農歷九月,則往往被視為“早立冬”。由于今年有閏六月,立冬節氣出現在農歷九月,所以屬于“早立冬”的情況。
這會產生什么影響呢?最直接的就是感覺上的冬天變長了。雖然實際上從季節劃分看,冬季的時間是固定的,但體感上,從農歷九月就開始進入冬季,會讓人覺得這個冬天格外漫長。
![]()
因此,民間也流傳著“早立冬,冷在中;晚立冬,冷在尾”,“早立冬單衣過冬”之類的諺語,用于預測冬季不同時段的寒冷情況。
四,讀書君說
從傳統俗語諺語來看,2025年立冬的三大特點都指向一個結果,暖冬。
但實際上,我們多次強調,俗語、諺語具有地域性和局限性,現代氣象學可以為我們提供更科學的分析。
![]()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2025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降水總體偏少,呈“北多南少”分布。提醒我們,根據氣候變化特點,及時調整生活和農業生產,出行計劃等。
比如針對降水偏少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利用冬季農閑時節,抓緊整修、清理田間的水渠、塘壩,確保在偶爾的降水天氣來臨時,能夠最大限度地蓄住雨水,為來年春耕備足“解渴水”。對于越冬作物或果園,可以采用覆蓋地膜、秸稈或雜草的方式,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
同時冬季容易誘發感冒,空氣干燥也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因此,堅持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這些好習慣不宜丟,家中也可備上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出行方面,雖然整體偏暖,但“北多南少”的降水分布,意味著北方地區出現階段性雨雪天氣的可能性增大。如需前往北方,應提前關注天氣預報,為出行留出充足的時間和準備等,防范局地性雪災或道路結冰帶來的影響。
![]()
同時,冬季降水偏少,意味著天干物燥,森林火險等級會持續偏高。無論是進入林區活動,還是臨近山居住,都必須增強防火意識,避免野外用火等,以免引發森林火災,造成損失。
對此,你又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我們一起聊聊。
圖片來自網絡及AI繪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