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羅凱燕
11月6日,深圳國際郵輪母港迎來歷史性一刻:兩架次跨境直升機搭乘首批乘客,先后完成從澳門國際機場至蛇口、從蛇口至香港信德機場的飛行,標志著全國首批“海空一體”口岸跨境直升機航線正式通航。自此,深圳蛇口至香港島、澳門的在途交通時間將分別縮短至20分鐘、15分鐘以內,為區域深度融合與口岸經濟、低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當天,首趟澳門至深圳的跨境直升機航班飛抵郵輪母港。
“空中走廊”打造灣區高效交通圈
據悉,此次跨境直升機航線的開通,不僅填補了深圳至澳門的直升機航線空白,也讓粵港澳大灣區“30分鐘高效交通圈”從藍圖變為現實。
吳先生是跨境直升機航線開通后的首批乘客之一。他介紹,自己從事金融工作,經常往返深港兩地,過去從蛇口郵輪母港到香港信德中心至少要1個半小時,如今乘坐跨境直升機只需十幾分鐘。他認為,低空跨境飛行徹底打破了傳統通勤時間限制,極大便利了大灣區跨境人流往來,有望為區域經濟交流和協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首批旅客在口岸查驗通關。
深圳市口岸辦副主任姜成峰介紹,作為低空經濟在跨境交通運輸領域的重要應用場景,這條高時效性的“空中走廊”將有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特別是深港澳三地之間的人才、資本、信息等高端要素快速流動與優化配置,對促進深圳與香港、澳門跨境低空經濟、口岸經濟發展與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航線的常態化運營也將為低空航路規劃、飛行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積累寶貴經驗,助推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鏈的完善與發展。
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妍姿介紹,本次跨境直升機航線開通后,深圳國際郵輪母港成為國內首家同時具備國際郵輪、港澳客船、水上旅游和跨境直升機服務能力的復合型口岸。初期將開通深圳蛇口至香港港澳碼頭、香港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澳門氹仔碼頭等多條跨境低空航線,為高端商務出行、緊急醫療救援等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務。
航線價格方面,目前旅客在深圳國際郵輪母港包機往返深圳與澳門、香港的跨境直升機,單程票價每人約5000元(不含第三方起降費及服務費)。依托東部通航完善的低空交通網絡,旅客還可從大灣區各大城市群搭乘直升機飛至深圳國際郵輪母港,實現 “大灣區城市群-深圳國際郵輪母港-港澳” 的無縫銜接,讓跨境出行更靈活便捷。
三城聯動,推進區域大融合
此次深圳國際郵輪母港跨境直升機功能順利啟用,是深港澳三地政府部門協同聯動,合力推進的結果。前期,三方有關部門就口岸通關方式、航線規劃、標準對接等開展了多輪溝通,確保項目既符合三地法規要求,又符合運營實際,進一步深化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保障直升機旅客安全、順暢、便捷通關,深圳市口岸辦、深圳海關、深圳邊檢等有關單位深度融合,系統創新口岸功能、查驗流程、管理機制等,創造了“一體兩用”的新型口岸形態。這在內地尚屬先例。
![]()
深圳市口岸辦、深圳海關、深圳邊檢等單位深度融合與系統創新口岸功能、查驗流程、管理機制等,保障直升機旅客安全、順暢、便捷通關。
近年來,深圳始終以國家戰略為引領,持續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新途徑、新場景、新載體,以實打實的舉措推動區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
交通互聯互通方面,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相繼通車,與港珠澳大橋共同織密珠江口跨海通道群,將珠江口東西岸通勤時間壓縮至30分鐘級;規則機制銜接上,前海發布深港深度融合發展2025年行動方案,推出23項重點任務深化金融、數據、法律等領域規則對接;產業與民生融合方面,光明科學城集中布局23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港澳及國際創業團隊近千家,前海國際人才服務中心實現635項項人才服務 “一窗受理”。
從 “海空一體” 跨境直升機航線到跨江跨海通道,從科創協同平臺到民生便利舉措,深圳正以 “硬聯通” 筑基、“軟聯通” 提效,持續為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市場深度融合注入澎湃動力。
(本文圖片來深圳市口岸辦、深圳邊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