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基工程
“橋”見安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90年前,中央紅軍在紫云歷時5天4夜,分4路進入縣境,3路入縣城,3路出縣境,足跡涉及今紫云境內10個鄉(鎮)195個村寨,行程約180公里,也在紫云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當年,紅軍經過的撒金橋、翁弄橋,也被當地人都稱為“紅軍橋”。
75年前,再次解放紫云的激戰,成為安順地區剿匪斗爭的最后一仗。解放軍與土匪在壩寨格當橋,展開了激烈地對抗。
紫云境內的老橋
見證了那段崢嶸歲月的紅色故事
![]()
上圖來源@安順市委黨史研究室
為中央紅軍長征過紫云路線圖
·· 撒金橋 ··
![]()
上圖為上世紀80年代
因修建309省道
對最初的老撒金橋橋面進行加寬改造
@羅興益 攝
最初的撒金橋因“撒銅錢”得名
如今馬鬃嶺下的撒金橋周邊村寨
都流傳著紅軍與村民生死與共魚水情深的故事
人們也常把撒金橋稱為“紅軍橋”
馬鬃嶺下紅軍情
1935年4月14日,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團二師、軍委縱隊后梯隊及干部團沿板當街上、過撒金橋、沿沙子哨卡子崗、馬鬃嶺前往紫云縣城。
14日下午,紅軍后續部隊29分隊經過撒金橋時,突然遭到國民黨反動派飛機空襲,炸傷紅軍11人,犧牲1人。
第二天清早,家住馬鬃嶺的村民周子成干活路過,見到路邊一個受傷的紅軍吃力地用床單覆蓋犧牲戰友的遺體。周子成前兩天見到紅軍路過村里時,不燒不搶,愛護群眾,深信紅軍是好人。想到這里,他馬上幫紅軍為犧牲戰士蓋上床單,并扶起受傷紅軍。但是眼前這位紅軍身上多處重傷,已經邁不開步子。周子成正準備背受傷的紅軍回家照顧時,突然一騎馬的國民黨軍官,帶著一隊人馬猛追過來。幸虧他反應靈敏,背著受傷的紅軍躲進了樹林,才躲過了一難。
后來,周子成不僅把受傷的紅軍安頓在村里養傷,還拿村里少有的大米和雞蛋給紅軍補養身子。直到紅軍養好身子,才依依不舍送紅軍上路追趕長征的隊伍。
·· 翁弄橋 ··
![]()
老翁弄橋@王凱俊 攝
在距離黃鶴營村村委約200米的貓營河上
橫跨著一座老橋
這座橋就是“翁弄橋”
也被稱為“紅軍橋”
軍民魚水情
據當地老人們口述,當年紅軍到翁弄時,在橋邊遇見村里老鄉,經過耐心解釋,老鄉知道他們是好人后,便帶領部分人住到翁弄的大戶人家張樹南家,大部隊則住進村里的一個山洞,即現在的“紅軍洞”,他們在翁弄休息了一夜,天蒙蒙亮,就又出發了。沿狗場村方向向紫云縣城走。
老翁弄橋是平鋪石板橋
因年代久遠成為危橋
2021年,為了村民往來安全
便在老翁弄橋邊新建了翁弄新橋
以滿足兩岸群眾的往來需求
![]()
新老翁弄橋橫跨貓營河上@王凱俊 攝
如今兩橋“同框”
老橋承載著長征記憶
新橋則承載著當地百姓的幸福生活
它們成為貓營河上一道特別的風景地標
·· 壩寨格當橋 ··
![]()
上圖由@紫云自治縣攝影家協會 提供
1949年12月5日紫云和平解放
成立了縣人民政府
1950年3月18日
紫云境內土匪發動暴亂
在敵眾我寡形勢下
縣人民政府被迫于3月19日撤到安順
根據貴州省委、省軍區
關于紫云剿匪由安順軍分區負責的部署
此次剿匪分為兩步
第一步發起紫北圍殲戰
解放紫云縣城和北面4個鄉
把土匪壓縮到紫云南部山區
造成孤立之勢
第二步組織以“四大寨”為中心的紫南圍殲戰
圍殲小羅山及其他股匪
達到凈化之目的
再次解放紫云這場激戰
成為安順地區剿匪斗爭的最后一仗
剿匪斗爭(節選)
1950年11月9日,解放軍138團2營合圍盤踞在紫云縣城股匪。時值場天,擔任主攻的解放軍和武工隊穿著便衣混雜在趕集的人群中,中午,在豬場壩與土匪接上火,守城土匪400余人拼命抵抗,匪團長姚華昆率領眾匪憑借石城墻作掩護,在北門櫓樓上架起機槍阻擊解放軍政城。戰斗至日落,匪首姚聚五準備向紫南下四鄉調兵增援,此時,151團3營已占領羊場。姚匪知道情況不妙,急帶匪兵棄城逃跑,土匪的出逃,紫云縣城再次解放。
縣城被解放軍收復,為阻擊敵人南逃,138團2營4連于11月10日黎明前派一個班從羊場直插宗地,行至壩寨格當橋時,與南逃的姚聚五匪部遭遇,戰士們以寡敵眾,奮勇出擊。終因力量懸殊,戰斗相持三個小時后,全班戰士壯烈犧牲,但為各部隊合圍爭取了時機。各部隊進入合圍圈后,151團進剿長沖、跳花坡,殲滅70多土匪。138團1營從貴定的平伐進行長途奔襲,經120公里的急行軍,直搗據守在羅甸縣邊陽的屠占廷匪部,擊斃土匪100余人,俘虜200人。至12月5日,合圍戰結束,紫云共俘獲土匪960人,擊斃土匪骨干84人,解放了8個鄉鎮。
·· 尅混大橋 ··
![]()
尅混大橋于1985年10月建成@羅興益 攝
紫云自治縣板當鎮尅混村
地處格凸河風景區上游
黃家灣水庫下游
這里一到盛夏時節便呈現出
“稻田碧綠,蛙叫蟬鳴”的鄉村田園美景
最初的尅混大橋處
僅為簡單的過河跳蹬
1984年,縣民族事務委員會撥款
在過河跳蹬的上方
修建了一座三孔石拱橋
這座橋不僅能過汽車
也方便行人通行
·· 座馬河公路橋 ··
![]()
上圖由@紫云自治縣攝影家協會 提供
座馬河公路橋也叫“躍進橋”
于1958年建成
它是當年長順到紫云的交通要道
1999年,對橋面又進行了修建加固
使其更加穩固耐用
《強基工程·“橋”見安順 》欄目
主辦:
安順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
悅讀傳媒
安順市攝影家協會
聲明
編輯、排版、撰寫@李航
本文部分資料由@安順市委黨史研究室 提供
以上圖片由@安順市攝影家協會
@紫云自治縣攝影家協會 提供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