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隨著東北部隊冬季攻勢結束,上級又組建3支野戰縱隊,分別是5縱、11縱、12縱。這些部隊都是地方獨立師升格,司令分別是:萬毅、賀晉年、鐘偉。
說到11縱是原冀察熱遼軍區三個獨立師改編而來,該軍區此前已經組建兩個縱隊分別是8縱、9縱。
![]()
11縱成立后,調原7縱副司令賀晉年擔任司令,陳仁麒為政委,周仁杰為副司令。
按說11縱從冀察熱遼軍區走出來的部隊,怎么不讓冀察熱遼部隊干部擔任司令,空降其他人擔任司令呢?
賀晉年也是時候獨當一面了。
賀晉年是陜北紅軍出身的主要將領,擔任過軍長。抗戰時期包括他以及陜西籍將領大多數都留在陜甘寧工作,負責保衛陜甘寧邊區。第一他們熟悉這里的地形、人情;第二更有利于開展軍地各項工作。
抗戰勝利后,賀晉年起初并沒有到東北,而是到晉綏軍區。1946年全面內戰打響后,東北當時主要任務就是發展根據地,進行大規模剿匪,他過去在陜北剿匪很有經驗,被派往東北后,擔任合江軍區司令。合江軍區是北滿匪患最多的地方,前任司令一邊擴編部隊,一邊剿匪,加上剿匪政策和擴軍方式問題,8個月的剿匪有成績,但沒有明顯改善,他被調調去后,執行新戰術,執行新剿匪政策,小半年解決境內匪患。
后來,他被調去騎兵縱隊擔任司令,后改為7縱副司令。
![]()
過去職務與縱隊司令平級,把他調去野戰部隊擔任副司令,也是考慮到打運動戰、大規模作戰以及協同作戰經驗不多。過去在陜北基本上沒有打過多少仗,都是練兵、剿匪工作。即便到合江作戰指揮的部隊也不大,而且與土匪戰術與正規軍不同。
簡而言之,他擔任副司令是暫時性的,一有機會就會被安排獨當一面。
實際上,在1947年底發起的冬季攻勢,7縱司令鄧華肺氣腫去哈爾濱休養,政委去后方開會,7縱由賀晉年和參謀長負責,參加第四次四平戰役,打得很出色。經歷過夏季攻勢、秋季攻勢作戰,加上冬季攻勢作戰,已經具備條件。因此在新成立縱隊后被空降去當司令。
11縱是冀察熱遼軍區部隊,賀晉年可以說完全不熟悉,可為什么讓當司令,總的來說,能力夠了,也趕上了。
副司令周仁杰過去一直擔任獨立師師長,如果直接提拔為縱隊司令,晉升有些太快,而且缺乏大兵團作戰、攻堅戰以及運動戰協同指揮的能力。盡管獨立師打過一些大仗,但都是配合作戰,而且規模不算很大。賀晉年參加大兵團協同作戰,攻堅作戰等,而且他很早就是縱隊正職。
![]()
11縱組建后,部隊正好進入一個休整狀態。后參加隆華戰斗,31師走出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遼沈戰役時,11縱與4縱等部防守塔山一線,敵人數倍以及沒有突破防線,讓11縱在打阻擊中得到歷練。
此后,這支部隊與4縱率先入關作為先遣兵團,與華北軍區部隊發起對傅作義部隊作戰。
1949年部隊南下中南時,他擔任15兵團第二副司令兼軍長,一路打得江西后,被調回東北工作,擔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可能在1954年的“高饒事件”中受到影響,在后來的軍銜安排上出乎意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