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風聲聲)
![]()
文/狗蛋分蛋
1
最近,張勇豪擲5354萬港元,購入香港豪宅的事沖上熱搜,網友們打趣,這是“逍遙子”找到了“風清揚”:阿里兩任CEO最終做了“鄰居”。
張勇的新豪宅,位于香港半山堅尼道黃金地段,屋苑綠樹環抱,可俯瞰維多利亞港的迷人海景。
有意思的是,張勇曾是堅定的“不房主義者”,即便是當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2019年,他依舊是那個不買房的CEO。
有人好奇緣由,張勇的回應云淡風輕:最好的投資不是房子,而是自己。
現在這句話要改了——最好的投資是自己,瞰海豪宅除外。
香港多山,而山因水顯貴。
傳言馬云在香港有兩套半山豪宅,其中最貴的一套以海景出名,位于太平山山頂的白加道22號。
維多利亞港的夜色,仿佛一幅掛在窗邊的私家藏畫。
占有這片海景的,還有馬云的老鄉兼兄弟錢峰雷,環球國際(香港)控股的董事長,外號“錢多多”,此外,恒基李兆基家族、華置大股東劉鑾雄,以及林青霞、周星馳、陳奕迅,都是或曾是這片海景的忠實觀眾。
頂級富豪的終極歸宿,似乎總是一片稀缺的水景。
比爾蓋茨的加州德爾馬濱水別墅是,扎克伯格的太浩湖“避世莊園”是,就連總和“市場對著干”的巴菲特,也不能免俗。
全球的頂級富豪們,大多擁有濱水資產,而“十大頂級豪宅”榜單,半數以上都鐫刻著“濱水”的基因。
這絕非偶然。
萊坊發布的《財富報告》顯示,擁有稀缺水景資源的物業,其價值增長幅度和抗跌韌性,始終遙遙領先。
當不確定性增加時,全球資本總會加速流向那些兼具實用性、稀缺性與保值性的“硬資產”。
富人逐水而居,背后其實是一套精密的決策邏輯:
他們追求的,既是一種不可復制的生活方式,也是對自身身份的定義,更是對家族資產安全與傳承的深遠把握。
這重境界,已然超越了居住本身。
2
然而,并非所有臨水而居的夢想,都能輕易實現,即便是富人,也未必有機會擁有真正的濱水豪宅,核心壁壘在于:
不是所有濱水資產,都有價值。
典型的像惠州的海景豪宅,十年來價值一路狂泄,跌幅甚至一度超過惠州的普通房產。
濱水豪宅,買的從來不只是一套能看江瞰海的房子,而是一種高度稀缺的、綜合性的資源打包產品。
它的價值,建立在三個環環相扣的維度之上,缺一不可:
一、自然根基:不可復制的站位,對應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二、圈層場域:城市核心資源集中,帶來的身份確定性;
三、城市背書:包括城市能級、產業與成長性三重賦能。
在國內,能同時滿足上述條件的濱水板塊,也僅有深圳的深圳灣,上海的陸家嘴、黃浦濱江、徐匯濱江等少數幾個。
其中,未來十年里最值得關注的,無疑是徐匯濱江。
過去,在人們印象中,徐匯濱江是上海城市宣傳片里,出現頻率僅次于東方明珠的“城市名片”,11.4公里連續的濱水岸線,賦予了這里不輸上海任何一個江灘的壯闊。
![]()
現在,這里也是很多人眼中,有錢人的聚集地。
在徐匯濱江8.4公里跑道漫步,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可能就是某個科技公司的一把手、金融領域的大鱷,或是一位聲名顯赫的藝術家.......
阿里巴巴、騰訊、網易、微軟等巨頭總部或研發中心在這里匯集,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三大亞洲級藝術殿堂在這里坐落——
片區內超70%的業主,為科技、金融、文創領域的創始人、高管及國際精英。
![]()
自然資源與新質產業結合,是徐匯濱江的天賦底色,如同香港太平山俯瞰維多利亞港,這種“城市核心+壯闊水景”的惟一性結合,是后天無法復制的——
圈層資本。
這種天賦,不僅形成了一種向心力,不斷吸引高精尖產業、高凈值人群集中,更為片區內的資產提供了持續的增長能力。
有數據顯示,近5年徐匯濱江新房成交價格累計上漲42%。房價漲幅在核心濱江段中一馬當先,堪稱——
上海頂豪市場中最具爆發力的區域。
更重要的是,徐匯濱江的未來不限于此。
徐匯濱江,坐擁黃浦江最后大規模成片開發的8.95公里“黃金岸線”,這也給予了它,如今上海任何一個江灘都難得的——
成長力。
作為 “世博-前灘-徐匯濱江”黃金三角的核心,徐匯濱江承載著上海2035 年“全球卓越城市”戰略的落地使命。
![]()
在最新規劃中,徐匯濱江被明確定位為“中央活動區核心段”,也是上海重要的國際文化、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科創金融中心。
如今這份頂層設計,正通過一系列重量級規劃項目,加速兌現:
如“西岸金融城”,體量超180萬方,總投資規模超600億元,聚焦金融科技與高端服務,將于2027年全面投入運營。
![]()
而包括西岸金融城在內,目前徐匯濱江,已經形成以西岸傳媒港、數字谷、創藝倉、楓林灣等項目串聯,兼顧高端產業、高端消費、文化體驗、潮流社交的全維度生活場。
![]()
在未來,人們提及徐匯濱江,將不局限于一個有錢人的聚集地,而是:
一個比肩甚至超越岳家嘴的濱江新封面;
一個全球財富精英向往的生活、工作、消費主場。
3
今年9月,一場土拍讓徐匯濱江又一次成為世界焦點。
一支由中海地產、招商蛇口、徐匯城投、中旅投資組成聯合體,以439.5億總價摘下徐匯東安城市更新項目,一舉刷新了全國宅地出讓總價紀錄。
可以說,項目天生備受期待,而一個多月后的10月24日,項目案名公布,又為這種期待,添了把火——
安瀾上海
![]()
所謂“安瀾”,官方解釋為: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前句取自《吳子》,原指水波平靜,后引申為天下太平。后句來自陸賈的《新語》,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國家安定,百姓德才兼備,生活富足。
以“安瀾”為名,項目似乎天生自帶的“使命感”——它的目標,不僅僅是打造一個項目,而是想要通過一個項目,完成對一個片區,一個城市的升維。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安瀾上海的出現,確實給徐匯濱江帶來一個堪稱“王炸”的組合——
80萬方的高端住區+180萬方的高端商業、文化、產業綜合體。
![]()
這個綜合體正是前面提到的“西岸金融城”。
過去,徐匯濱江文化地標零散、豪宅點狀分布,這個王炸組合的出現將徹底改變這一情況,形成“工作-居住-消費”的生態閉環。同時,這也將為上海帶來: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無短板”的頂豪片區。
當然,想要真正實現這一點,項目的產品就必須出彩,或者換一種說法,如果地段是原石,那么只有產品,才能讓這塊基石洗盡鉛華,變成能折射璀璨光芒的鉆石。
這一次,安瀾上海明顯是有備而來。
深入了解它的打造理念后,我認為,它用“三重顛覆”實現了對“頂豪天花板”的重新定義。
第一重顛覆,來源于空間——
安瀾上海,是上海近年首個“全區抬板”社區,全域抬板4米+。
這也讓小區可以打破傳統平面社區的框架,融匯了更多前沿構想與多元場景體驗。
比如,通過臺板與圍合式交織布局,整個社區呈現出“一樓一島,空中花園”的空間奇觀,大量豐富的垂直交通動線,帶來上海首個“島嶼式“歸家體驗。
![]()
車庫在此,也不僅僅是車庫。
4米的層高尺度,解決了以往地下車庫最大的采光通風問題,呈現出一個“全明陽光車庫”。
更寬闊的空間尺度,也讓車道與車位布局更為科學流暢,極大提升了行車停泊的便捷性與歸家過程的儀式感。
![]()
第二重顛覆,來源于體驗——
得益于地塊超大體量,社區內部的打造,不必像其他豪宅社區糾結于空間,比如園林,安瀾上海可以將其打造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立體式生態花園”。
![]()
4米+的高度,結合首層架空,使一樓的基準面,達到了傳統小區四五樓的視野層級。
![]()
項目約3萬方商業、約8000平米的圈層鄰里聚落,又帶來了配置豐富的生活底盤。
第三重顛覆,來源于標準——
比如戶型,項目主力戶型建面約200-400㎡,保證社區圈層的純粹,同時每一款戶型,通過設計,最大上限滿足高凈值人群對居住空間的想象。
在約200㎡以上的戶型中,項目創新性地打造了“三面采光客廳”。通過270°環幕式視野,將江景與園景無縫融入室內,形成一種開闊且連續的空間體驗。
同時,項目帶來了上海首個超配雙會所系統——
東西雙地塊配置約5500㎡豪華會所,輔以大量架空層作為泛會所延伸,使業主可享的公共資源率達到行業新高度。
總之,通過空間、體驗、標準上的顛覆,安瀾上海為市場,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豪宅產品形態,為全球塔尖人群,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豪宅生活方式。
4
這兩天,徐匯江南新村舊改征收的評估均價出爐,達到73,868元/㎡,疊加各類補貼和獎勵,部分居民拿到的拆遷費,有望突破15萬元/㎡。
這個標準不光在徐匯、在上海,哪怕放到全國去比較都是罕見的。
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徐匯土地價值最生動的注腳,而作為徐匯的價值高地,徐匯濱江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如今,徐匯濱江這幅宏大的藍圖即將成型,安瀾上海的出現,不僅帶來了一個追求世界級濱水資產的機會,還切中了一個,上車上海未來價值核心板塊的時機。
據了解,安瀾上海將在11月8日開放營銷中心,目前已經有部分實景諜照偷跑,從圖片上看,設計、質感沒得說:
![]()
有預感,它可能會帶來一次,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營銷中心場景體驗。屆時,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去瞅一瞅:
世界財富塔尖都在追求的濱水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
(轉自:風聲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