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合作、共贏未來”,11月5日,2025杭州都市圈科技局長聯席會議暨杭甬“雙城記”科技合作交流會議在富陽舉行。來自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衢州、黃山、宣城8城科技部門的負責人、專家等齊聚一堂,就深入推進杭州都市圈同城化建設、強化科技合作與協同創新、唱好杭甬“雙城記”等議題展開交流與探討,8城共商科技合作事項,共繪發展藍圖。
![]()
協同創新 杭州都市圈科技成果轉化活躍
近年來,杭州都市圈城市間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各城市之間資源互換、平臺互享,共同發力科技創新。比如,杭州湖州聯手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北翼中心、杭州和嘉興打造杭嘉一體化合作先行區、杭州紹興依托“一島一港”聯動模式打造“諸暨島—杭州港”、杭州和宣城建立“杭州研發 + 宣城制造”分工體系等。杭州都市圈科技成果轉化活躍,2024年度都市圈內技術交易額達到78億元。依托杭州都市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各成員單位的資源優勢與支撐作用,科技成果高質量產出,獲2023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187項,其中一等獎54項,占全省一等獎成果的93.1%;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20項,充分體現了科技協同創新的優勢。
杭州都市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理事長童哲銘介紹,聯盟自2022年成立以來,促成了一大批產學研合作項目,有效解決了企業技術難題以及高校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據統計,聯盟成員單位共輸出都市圈技術合同8700多項,技術交易額51.6億元,為都市圈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動能。
聯合共創 唱好杭甬 “雙城記”科技篇
近年來,杭紹甬三地不斷完善專班工作機制、清單化推進重點任務。在科創聯動方面,搭建高能級平臺,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與寧波甬江科創區開展戰略合作。杭甬兩地科研單位和企業共建6家全省重點實驗室,其中杭州單位牽頭4家,共建省級創新聯合體4家、其中杭州單位牽頭2家。兩地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共同組建浙江人形機器人產業技術聯盟,推動良渚實驗室與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建聯合研究中心,湖畔實驗室與甬江實驗室開展“人工智能+新材料”聯合攻關等。在產業協同方面,共建高端制造基地。聯合申報的浙東工業母機、環杭州灣現代紡織服裝、長三角大飛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持續打造環杭州灣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等等。
杭州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未來要強化杭州都市圈和杭甬聯動,進一步發揮杭州人工智能、專業服務等優勢和兄弟城市制造業應用場景豐富優勢,廣泛開展產業賦能合作。進一步深化城市間產業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加強產業鏈合作。
合力攻關 推動都市圈創新協同發展再上新臺階
杭州都市圈、杭甬“雙城記”,是當今杭州區域合作創新的主要平臺和重要支撐。今年9月,《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提升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水平行動方案》正式印發,杭州都市圈、杭甬“雙城記”將成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要一極。本次會議主題是“科技合作、共贏未來”,在推進區域科技合作的倡議方面,將進一步推進區域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在杭州都市圈范圍內,已有杭嘉、杭紹、嘉湖等一體化合作先行區板塊,目前正在研究推進杭湖一體化毗鄰區域建設。杭州數智技術、寧波制造業、嘉興氫能源、紹興集成電路、湖州的新能源汽車、衢州的新材料、黃山的文旅融合、宣城的光伏產業等各具特色,未來將合力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共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在各市范圍內示范應用,共促進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
嘉興市科技局局長吳根軍等多位參會人員在發言中也建議,都市圈城市間應加強合作交流機制以推進跨市域合作。比如定期分享工作動態、典型做法,共同建立科技人才智庫等,高水平助推都市圈科技創新發展。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郭雀屏
編輯:邱丹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