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在問:什么樣的孩子能成為學霸?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不是最聰明的孩子,而是最能專注的孩子。
優秀的學生不一定智商超群,但一定能在課堂上緊跟老師思路,在自習時高效完成作業,在遇到難題時靜心思考。這就是專注力的力量。
為什么專注力比聰明更重要?
一個孩子就算再聰明,如果上課走神、寫作業時分心、讀書時坐不住,那么再好的天賦也發揮不出來。
而一個也許不算特別聰明的孩子,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學習,反而能扎實掌握知識,取得穩定進步。就像挖井,專注的孩子會一直朝著一個點深挖,直到清泉涌出;而只聰明不專注的孩子,可能這里挖幾下,那里挖幾下,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全心全意學習半小時,比分分心心地學兩小時效果更好。這就是專注的魔力。
現在孩子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無處不在的干擾:
手機推送響個不停
短視頻刷不完
游戲誘惑不斷
各種信息轟炸...
很多孩子已經習慣了不斷切換注意力,很難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聽完一堂課。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他們所處的環境讓專注變得困難。
![]()
不過好消息是,專注力就像肌肉,越練越強。這里有幾個實用方法:
1. 創造“無干擾”學習環境
孩子寫作業時,讓手機離開視線,關掉電視。書桌上只放當前要用的書本。研究發現,單是手機放在旁邊,就會分散人的注意力。
2. 從短時間開始,慢慢延長
如果孩子現在只能專注15分鐘,那就從15分鐘開始。完成后休息5分鐘,再繼續下一個15分鐘。這就是“番茄工作法”,特別適合培養專注力。
3. 找到孩子的興趣點
孩子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時,自然就能專注。比如搭積木、畫畫、讀喜歡的書。保護好這些時刻,讓孩子體驗“全心投入”的感覺。
4. 以身作則更重要
家長自己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刷手機,一邊陪孩子一邊回微信。當你認真聽孩子說話,專注做自己的事時,你就在給孩子上最好的專注課。
成為學霸不只是為了好成績,更是培養一種能夠深度工作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孩子未來的工作中、生活中,都會成為他最寶貴的財富。
與其糾結孩子是否聰明,不如從現在開始,幫助他培養受益終身的專注力。這把鑰匙,能打開的不是高分的大門,而是通往持續成長和內心平靜的道路。
記住,專注的孩子,才能在學習的馬拉松中跑得穩、跑得遠。
—完—
文章綜合:陳穎語文、南京擇校
關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